唐文治记录的一次密谋未遂政变

时间:2024-12-27 00:00:0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宣统三年,清王朝风雨飘摇之际,是年秋武昌起义爆发。春末夏初,在上海闸北文极司脱♚路北长康里一座三上三下二层石库门的小楼里,有三个中年人正在密谈。三个人中一个是房屋的主人、当时供职于商务印书馆44岁的张元济(号菊生),一个是当时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督46岁的唐文治(号蔚芝,晚号茹经)。密谈的内容是“救国之策”。密谈的结果是:请28岁的摄政王醇亲王载沣陪着5岁的皇帝溥仪去英国或美国留学,将朝政交付给内阁总理大臣72岁的庆亲王奕痢

以上所述,不见于正史及各种野史,而是见诸当事人茹经先生自己的记录。原文如下:

汪君来沪。汪为驻日本公使,见外侮日亟,国势阽危,特回国召请余(唐文治)与张君菊生在张宅秘议救国之策。议定请醇邸奉皇上赴英美求学,请庆邸当国,多招贤士大夫为之辅佐,或可挽国运于万一。

如果只是上述二人议论,则可认为是在野书生越界清谈。然而参加密谈的第三个人却是尚有公职的大清国驻日本国公使――52岁的汪大燮(号伯唐)。抑或清谈而无行动,则可以“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而论。然而事情却没有到此而止。且看茹经先生的记录:

公推伯唐赴京条陈其事。乃伯唐抵京❦后,醇邸仅召见一次。伯唐痛切敷陈。醇邸曰:“现有海陆军,何有外侮?”伯唐曰:“中国海陆军其可以恃乎?”醇邸遽曰:“汝去!”伯唐出语同朝,皆莫之信,甚有以为无病呻吟者。伯唐废然赴日本,乃知国事万不可为矣。

此段文字说得清楚,三人不但议论,而且派出专人――伯唐去北京游说:敦请醇亲王与年幼的皇上一起离开北京远走高飞。游说的结果可想而知,汪大燮被醇亲王赶出王府,铩羽而归,不久就返回了日本。站在汪、张、唐的角度当然可以说是“密议救国”。但是试想,站在皇上溥仪的角度――虽然只有5岁,还有那位摄政王的角度又该如何分析呢?将皇帝以“留学”之名驱逐出国,让老辣的奕琳迫ǎ这不是“逼宫”“政变”,又是什么呢?此事如若成功,中国的历史是否会改写呢?

以上两段文字出自唐文治的《茹经先生自订年谱》,后被录入苏州大学校史编写办公室编的《唐文治年谱》。近年又记录在陆阳著《唐文治年谱》和张人凤、柳€和诚著《张元济年谱长编》两书。其真实性不必怀疑。

从研究的角度分析,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此事发起人和执行人是汪大燮,当然是“主谋”。汪大燮为何要“召请”张、唐二人呢?“密议”地点在张元济的家中,也可以“主谋”论。以上两个“主谋”对此无任何记录。记录者是唐文治,这是为什么呢?醇亲王赶走了汪大燮却又没有追究责任,又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对茹经先生的文字可以有™多种解释:1.“特回国”,是主动回国?还是被人“召回国”?2.“密议”解为“密谋”是否恰当?3.“公推”,是三个人还是另有第四个、第五个人?4.“遽曰”是“大声说”,还是“急忙说”?理解为“惶恐地说”也无不可啊!5、“汝去”,是“你走吧”还是“你滚!”?总之,茹经先生这段文字,_实值得研究者推敲。如果小说家联系这三位先生在戊戌变法中的遭遇演绎这段“旧事”敷☒衍成文,那亦会是惊心动魄“故事”啊!

2017年10月25日在海盐举办的“张元济先生诞辰150周年・第五届张元济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笔者提交文章《张元济与唐文治关系初谈》并讲述了以上的“旧事”引起几位专家的注意和兴趣,故稍加分析以向行家请教,并供研究者参考。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