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湘潭锰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创新成效

时间:2024-12-26 16:26:4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本文介绍了湖南省湘潭锰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采用多元化方式整合资金,中央、地方、企业、社会多方联合,形成合力效益,多种治理措施齐头并进,走出了一条矿山环境治理的新模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治理效果,达到了预期治理目的,为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起到了พ良好示范作用,为今后我省乃至全国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湘潭锰矿区 示范工程 创新成效

中图分类号:TD16 文献标识码:A ღ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0(b)-0141-02

如何寻找使矿山环境破坏恢复治理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切入点,一直以来是矿山环境管理工作者不断寻找的目标,改善矿区居民生态环境,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引领地方经济开拓创新发展新模式,实现以依赖矿业经济发展的老矿区向多元化经济发展新模式转型,带动地方经济向生态、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探索一条符合老矿区实际的治理与发展之路。跳出“为治理而治理”的传统模式,走出了一条“为民生而治理,为发展而治理”的新型治理之路。本文对湘潭锰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采用的创新模式谈谈浅显的认识,为今后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新思路、新理念。

湘潭锰矿地区地处湘潭市北部,是原省属国有大型企业――湘潭锰矿所在地,素有“百年锰矿、▲中国锰都”之称。然而百年开采给这块土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锰矿地区的生存环境、生产条件和生活品质亟待改善、刻不容缓。为此,2012年1月湘潭市人民政府在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向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申请将锰矿地区列入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同年4月获得两部批准。并分三期下达资金总计21213万元。

1 资金筹措

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及个人自筹”的原t,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资力度。

一是对计划经济时期国有矿山及无主矿山造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由各级政府编制矿山环境保护规划,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专项基金。二是充分发挥备用金制度的约束作用,督促矿业权人主动加大投入。三是在目前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按照“谁投资恢复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创新投入机制,建立PPP模式,鼓励社会资金投入。主要采用以下模式:

(1)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湖南是矿山资源多金属省份,受区域条件限制,经济实力相对薄弱。为筹集治理资金,我们积极向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汇报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近6年来中央共投入治理资金2.1213亿元。

(2)省市县区级财政积极安排资金。省市县本级除公共财政预算安排外,还在矿业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省级矿产资源专项收入中提取资金专门用于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配套资金3278.83万元。

(3)地方企业自筹资金。

湘潭雨湖工业集中区自筹7919.98万元(详细情况见下表)。

2012―2015年,湘潭锰矿区示范工程项目共投入资金32411.8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1213万元,省市县财政资金3278.83万元,企业自筹资金7919.98万元。

2 创新模式

2.1 多方资金整合,形成治理合力

政府主导,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政策扶持制度化,先期筹建雨湖经开区平台,与湖南湘江整治工程湘锰地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独立工矿棚户区改造等项目相结合建设。总投资3.85亿元,分别对湘潭锰矿地区重金属废渣进行治理,废渣区域集中处置工程,带动废地利用约100亩;重金属污染水体处理工程。总投资7.7亿元,对仍居住在五、六十年代简易工棚的2471户矿区居民的平房进行改造,同时拆除棚户区危房80户。在推进建设的同时,淘汰落后产能和污染企业,倒逼现有企业转型升级,共关停锰矿地区“三高”企业28家。

2.2 社会参与,以ppp模式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社会化

为改善锰矿地区基础设施,方便群众生活,加快锰矿地区发展,湘潭市积极吸引社会资金,通过ppp模式,新建了一大批道路工程和饮水工程。

拓宽改造后的潭锰路,总投资2.1亿元;新建的春兰路(锰望路),总投资5000万元;新建白云路14.62公里,总投资8亿元。这些道路改造和修建后,与长沙市实现了更快捷、便利的互通,大大改善了锰矿地区的交通出行环境。

总投资1.8亿元的饮水工程,从湘潭经开区国中水务引水至锰矿地区,解决了3万居民群众的饮用水和企业用水问题。总投资1.2亿元修建的污水处理厂以PPP模式运作,日处理污水量10000吨,有效地减少了当地的污水排放量。

2.3 市场运作,以土地开发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湘潭锰矿区环境治理的同时,对整治出来的建设用地进行招商引资,示范工程一期、二期场地整治工程恢复建设用地1905亩,以24万/亩的价格对外进行招商引资,总价值达4.57亿元。此外,土地、房产的升值和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潜在经济效益无法估量。目前,入驻园区的企业有湖南一力物流公路港、湖南泰和“城市矿产”再生资源、湘潭电化新基地、湖南凌天科技等10余家企业,华夏幸福基金准备在锰矿区建设产业新城,招商引资,企业入驻,将为湘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潜力。

2.4 民生保障,以矿山公园建设打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升级版”

为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与投资环境,湘潭市成功申报并建设了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矿山公园总规划面积9.92平方公里,核心景区1060亩,预计总投资4亿元,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区、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区、井下探秘区、现代工业参观区、矿山综合服务区、科普教育区等六大功能区。目前,矿山公园北门景区、文化广场、主碑广场等工作均已完成,后期主要建设矿山公园博物馆,预计2018年将完成整个矿山公园建设。 3 治理成效

依托湘潭锰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建设,撬动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修复,改善矿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推动了当地的城市化进程,确保了矿区社会的稳定,矿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3.1 社会效益

“百年锰都、世纪之殇”。百年来的锰矿矿山开采、洗矿、冶炼、加工,带来了一系列的次生灾害、环境污染等历史遗留问题。通过三期项目治理,可有效保护项目区域范围8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雨湖工业集中区的建设,为雨湖工业集中区提供建设用地270.1公顷,耕地401.6公顷,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推动当地城市化进程。拆迁和关闭26家企业,逐步解决了有关历史遗留问题。开展废渣场地植被恢复,新建及改造了道路,有效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如废渣治理区域(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北门)已成为锰矿居民健身、娱乐、休闲场所,深得当地百姓的称赞。

3.2 环境效益

新增和恢复林地418.2公顷,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治理废渣、尾矿、淋滤水的污染,切实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同时,市国土资源局与湖南省蚕桑研究所合作,争取省国土资源厅50万元科技资金,立项通过蚕桑种植对湘锰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技术项目。一期种植1✄50余亩桑树试验田,二期种植面积扩大到3850亩。该项目的实施能有效促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实现农民增收,有效改善湘锰地区土地受采空塌陷和重金属污染影响而无法耕种的状况。

3.3 经济效益

通过κ痉豆こ谭段内的废弃工矿地治理,已为园区提供大量的建设用地,通过招商引资,投资20亿元建设省级重点物流园区,建成后年创利税达3亿元以上。通过对矿区的地质环境治理,已恢复及新增耕地面积5.53平方公里,复垦耕地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村民无地可种的问题。

3.4 示范带动效应

通过示范工程的实施,以筹建湘潭雨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平台,相继在湘锰地区启动实施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独立工矿棚户区改造、供水改造和白云路、潭锰路、春兰路等项目建设,总投资达25亿元以上,充分发挥项目的整体联动、示范带动效应。

4 结语

湘潭锰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经过5年的探索,突破了传统治理模式的瓶颈,走出了一条多元化、全社会参与的ppp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新形式、新路子,示范效应突显。从而唤醒了大量的矿山废弃工矿用地、废渣压占土地、毁损土地的复苏,使这些土地得以重新恢复利用,发挥经济效益,带动了湖南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进入新模式和新理念时代。

参考文献

[1] 胡丹,胡志文,欧阳燕,等.浅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J].低碳世界,2013(6):62-63.

[2] 李闽,杨耀红.关于加强矿山环境综合管理的思考[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4(4):1-4.

[3] 任国德,马彦霞.浅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与技术[J].价值工程,2014(7):81-82.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