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财经类专业MIS 课程教学改革

时间:2024-11-10 19:08:0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现今社会对既懂经济财务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很多高校财经类专业都将培养这类复合型人才作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在主修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还必须掌握一些与信息技术管理相关的基本知识。而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正是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等方面知识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MIS 课程从1998年就被教育部确定为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很多高校财经类专业来说,MIS 课程目前也被确立为专业基础核心课,成为培养高校财经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主干课程〔1〕。

一、高校财经类专业MIS 课程教学现状

高校财经类专业MIS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MIS 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功能及其原理、开发过程及其技术手段等,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财经类专业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系统或信息技术对管理决策的重要影响,并能将信息技术与管理决策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更有效地为管理决策服务。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以及信息管理的基本意识和进一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学以致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MIS 课程普遍存在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这就需要及时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继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目前,高校财经类专业MIS 课程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

从教学方法上来看,MIS 这门课程仍以讲授式方法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较少结合项目或任务等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尤其当讲解到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等内容时,由于学生对企业管理的实际工作不了解,仅仅是通过教师课堂上的讲解,让学生感觉是纸上谈兵,自然很难理解和掌握MIS 课程的相关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间也无法很好地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主要就是由于教师授课方式传统、单一,没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引入案例教学的仿真生动性由于MIS 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以及系统工程等多学科且交叉性很强的课程,因此,现行MIS 方面的书籍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理论性也较强,但真正结合案例编写书籍以及结合案例进行授课却较少,教师忽略了引入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这就给教师讲解课堂知识和学生理解课堂知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比如,在给学生讲授MIS 的系统设计阶段时,提到系统设计的任务就是解决新系统怎么做的问题,即对系统分析阶段得到的逻辑模型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系统设计通常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部分,那么学生如何深入领会这些思想?教师若忽略引入实例、引入案例进行具体讲解的话,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接受的知识过于抽象、过于机械,致使学生对听到的理论知识没有感性的认识,只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概念,他们面对实际问题不知如何应用书本知识去解决,最终导致理论教学过于枯燥、空洞,学生学习兴趣降低等问题的出现。

忽略对学生专业背景的考虑,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曾有教学工作者引用侯炳辉教授的说法,学习MIS 应有所侧重,例如,偏工、偏商、偏管等〔2〕。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学校对其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因此,授课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而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MIS 教学不分专业、很少考虑专业背景、相同的教学内容教遍所有专业的情况。即使有些高校针对不同专业在所使用教材上有所区别,但在讲课内容上仍是重点讲解MIS 的基本概念、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和评价等基本原理和技能,同样没考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以及旅游管理等专业背景的不同,没能真正在授课内容上有所区分。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所学零散知识无法系统化实践教学是学生深入理解、掌握以及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必经过程,是培养学生灵活掌握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而MIS 正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相关的课程,涉及到的许多理论知识、信息管理思想以及信息技术在组织中的重要性等,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理解和掌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尤其是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他们整体上技术性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应力求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MIS 的实践也只是通过校内每周开设的上机实验课进行,有的高校只开设14 学时,至多28 学时。可见,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极其薄弱,学生对平时所学零散知识根本无法系统化、体系化。

二、高校财经类专业MIS 课程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采用问题+ 案例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使学生在不断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该课程的目的〔3〕。案例教学法在很多课程教学中早已存在。在讲授MIS 课程的时候采用问题✡+案例教学法,一方面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起学生对MIS 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恰当的案例,能使学生对MIS 课程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性认识,并利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求解问题,从而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熟练掌握该门课程。问题+案例教学法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结合案例创建问题

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引入恰当的教学案例,进而提出合理的问题。恰当的案例是指贴近学生生活的、具有全面代表性和思维启发性的案例。问题的合理是指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针对同样的教学内容,所提问题的侧重点和考核的难易程度应有所不同。只有当问题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匹配时,才能称为问题是合理的。只有结合案例构思出合理的问题,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在课堂上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

2.学生分组讨论问题、逐步细化案例

结合案例确定问题后,学生要进行分组讨论,逐步细化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不是直接将问题的答案讲解给学生,而是进行实时引导,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最终寻找出问题的最佳答案。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小组间可以互相提问、互相沟通,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和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这样学生不再把学习当成枯燥无味的任务进行应付,逐步地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实现了以教材为中心向以问题为中心的转变,从而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分阶段总结、反馈强化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分阶段进行实时总结,如对MIS 案例从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到最后编程实现的每一个环节或每解决一个子问题后进行实时总结,总结每个阶段学生是怎么成功的、什么原因导致了失败等,通过学习总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并随时对学生反馈的信息给予准确的总结和评价。教师恰如其分的认可与夸奖会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维活动。而且,教师恰到好处的指正与批评也会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思维,使学生对MIS 的整体过程、理论思想有更深入的领会。

强调教学内容因学生专业不同而有所侧重

根据所学专业背景可将学生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代表的学生,这类学生相对来说技术性较强,具有较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可以从深层次技术角度分析与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经济管理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二类是以财务管理、财政金融、工商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为代表的学生,这类学生技术性相对较弱,没有从事过系统开发工作,因而对MIS 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没有直观的认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经济管理专业视角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材资料上的侧重

对于技术性要求较强专业的学生, 可以选用黄梯云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其主要是在介绍MIS 有关概念、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从技术的角度系统地阐述WEB 开发的基本技术、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决策支持系统、供应链管理及其信息系统等内容。而对于经济管理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则可以选用严建援等译的《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其主要从管理和决策的角度阐述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和最新的系统开发方法。另外,MIS 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其相关知识发展快速,而纸质教材的编写和出版相对滞后,需要一定的时间与周期,这就需要教师积极组织并开发一些网络教学资源供学生接受,以弥补纸质教材对教学内容更新缓慢的缺陷。

2.讲授内容上的侧重

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即使是讲授同一部分内容,也要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确定同一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例如,当介绍ERP 与CRM 系统时,对于第一类技术性较强的学生,不仅要重点讲解基本理论,而且还要重点讲解其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及其开发技术等;但对于第二类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技术是其弱项,而他们对财务会计知识则比较熟悉,可以重点介绍ERP 系统中的财务模块,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也很乐意接受。

强化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

MIS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都是在实践锻炼的过程中培养的,因此,实践教学的开展很重要。校内相应开设的实验课时间短且不集中,比较适合零散知识点的验证与巩固,很难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因此,为使所学知识能进一步系统化,应同时强化校内、校外的实践教学环节,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1.校内开展课程设计

对于校内实践教学,可以在该课程学习的后续阶段开设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实践,并配备专业教师进行辅导,从而有一整块时间把所学知识系统化。例如,对于技术性较强专业的学生,教师可给出若干个不同主题、大小适中的MIS 系统,由3-5 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课程设计。组内学生共同进行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编程实现,最后组织每组学生讲解自己开发的系统,并与其他组学生互相交流设计经验,取长补短。这样通过♡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实践,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设计问题与项目管理的能力。

2.校外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对于校外实践教学,学校可以要求每个专业至少建立一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一方面,派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锻炼,要求学生通过真正深入实地考察、调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MIS 的战略规划,分析构建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指出现有流程不足的基础上,实时结合信息系统的具体应用进行流程重组等,然后进行新系统的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新系统的实施、测试及维护,这样能融会贯通于社会实践中,从而在实践中掌握和领会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信息系统的管理思想等;另一方面,也可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成为本课程的兼职教师,及时将企业的知识引入课堂教学中。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