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史的讲授与学习
"
论文摘要:数学史教育是新课程的内在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学史作为数学文化最佳载体的作用,对中学数学史的讲授与学习进行了详细讨论.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数学史;讲授;学习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应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之中.“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对社会的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为此,教育部将数学史正式列入高中数学选修课程.
在高中数学课程开设数学史,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方法、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加深对数学概念、方法、思想的理解,把握数学的本质和发展脉络,还能使学生在相对陌生而真实的环境里进行探究和发现,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数学应อ用意识,进而把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促进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历史上一些杰出数学家的生平和数学成就,还能使学生看到数学家是如何跌跤,如何在迷雾中摸索前进,如何一点一滴地完成创造过程,从而在前辈大师严谨治学、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的震撼和激励下,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获得顽强学习的勇气,勇于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挫折.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史选修课的开设,是课程改革的进步,但是对于这样一门新课程,如何讲、如何学、讲什么、学什么是最大的问题.本文对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史的讲授与学习提出了一些看法.
1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史的讲授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的一门科学,与具体的数学问题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来说,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史的教学,是一个崭新而又困难的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知识储备、教学态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1树立正确态度,充实自身知识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史教学,已不仅仅是融人数学教学,而是要更多地起到“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传播“数学文化”的作用.因此,讲授数学史的教师必须转变原有的对数学史知识的观念和教学态度,不能仅仅只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和数学趣味故事,罗列数学的发展历史,将数学史课当成历史课,而是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和教学要求,通过大量阅读数学史料,领悟数学史料中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来充实自身的数学史知▲识,将数学史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授给学生.例如M.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李文林的《数学史概论》等等,都是很好的数学史方面的材料.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史教学,要通过生动、丰富的事例,使学 ت生不仅能了解数学发展过程中若干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与重要成果,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而且体会到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人教版、北师大版的《数学史选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数学简史》等,都是根据这一要求编写的.特别是《中学数学简史》采用专题形式,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尊重史实,突出重点为选取史料的原则,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介绍科学发展规律、数学思想方法,使教师和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初步了解新课标中关于学习数学史的要求….
由于选修课课时的限制,对数学史的教学应采用专题形式,选择既能贴近中学生认知兴趣和实际水平,又能体现重大数学思想发展和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本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内容.同时,各类专题中还应当包含一些辅助材料,如背景材料、数学家介绍、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还可以通过专题介绍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和13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的发展过程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和价值.在选题时,还要注意内容的趣味性实用性、科学性、探索性等原则."
1.3改革教学方式,整合现代技术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得数学史教学不能照搬故有的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因此,数学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师生合作互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
1.3.1巧妙创设问题情境
《标准》指出:“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方法,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生产、生活为基础,创造一个实用、新颖、相对合理的问题情境,在探索与研究的数学学习气氛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反思,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享受数学思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数学史的教学方式除了可以采取讲故事、讨论交流、查阅资料、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进行之外,还可以利用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工具,使得数学史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有趣、高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方法、思想的理解;更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探索数学史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努力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
1.4营造课堂氛围,建立和谐关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以生为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转变角色,做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授予者;要在创设学生能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境中,营造愉快、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关心学生、鼓励学生,促进师生的相互信任与情感交流,使得学生能够敢于提问、敢于讨论、敢于争辩,在数学史的学习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史的学习
《标准》强调: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数学史虽然不是高考的内容,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自身的素质.因此,学生要改变数学史就是讲授数学♪的历史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学习.
2.1积极转变学习观念
“数学史不是高考内容,占用自己的高考复习时间”、“数学史就是数学的历史,学好了高考也不加分”等思想强烈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材料等多种形式强调数学史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转变旧有思想.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要积极转变学习态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自己从喜欢数学史到喜欢数学;要积极转变学习方式,主动收集、分析、整理资料,课上主动讨论、交流,课后积极探讨,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2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以数学史为载体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通常是完美、和谐地相结合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比较能反映数学发展规律、展示数学学科整体概貌、蕴含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编写适宜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材料,结合具体内容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可以在课外阅读、自学材料,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在课后进一步查阅资料,对材料中的要求和存在的疑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最终以小论文的形式体现研究结果.学生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与人物,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写出自己的报告.这些不但能丰富学生自身的学习内容,增加自身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自己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增长数学知识,促进课内的主动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数学成绩.
2.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数学史在课堂上的讲解是很有限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在课堂外通过板报、知识竞赛等方式宣传、学习数学史,可以通过班会、数学角、专题小组等方式交流、学习数学史.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通过亲自动手、主动学习,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通过互帮互助、合作交流,培养自身的合作意识,训练自身的合作技能,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总之,数学史不是纯粹的数学史料,只有将这些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学过的知识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数学史的教育目的.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史的讲授、学习、评价、教材编写等,仍是一项艰巨任务,需要教师们不断去实践、探索、领悟、创新,而数学史知识的运用也必然会推动数学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