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代的饮食文化

时间:2024-12-27 00:43:0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唐朝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朝代之一,其饮食文化也颇有特色。唐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外交往频繁,宗教信仰自由,所以,唐朝的饮食文化十分兴盛。在扬州、长安、洛阳、广州等大城市里,“街店之内,百种饮食,异常珍满。”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水陆珍馔,应有尽有。由于统治者的推崇,道教对于唐朝的饮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唐朝的饮食也出现了。唐朝饮食文化与外国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图景,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饮食生活模式的基础。

关键词:唐代;饮食文化;道教;风尚

一、唐代饮食文化魅ท力

当雄才大略的唐太宗开启“贞观之治”以后,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开始了。富裕风流、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开放流畅的中外文化交流,自由开明的仕进方式,自由自在的言论条件,使整个社会充斥着一种恢宏自豪、开朗奔放的气氛。在这种宽松优越的文化发展环境下,唐人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很快便在没有意识形态束缚的饮食文化领域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自由发挥。“无问贫富之家,教女不以针缕绩纺为功,但躬厄厨、勤刀机而已,善酿酿姐鲜者,得为大好女矣。……故偶民争婚聘者相与语日:‘我女裁袍补袄,即灼然不会,若修治水蛇黄鳝,即一条必胜一条矣。’”[1]崇尚烹调技艺的民俗民风,带来了发达的饮食文化,即使安史之乱以后的扬州城,依然是“街店之内,百种饮食,异常珍满。”而唐朝的饮食文化魅力就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脱俗的艺术造型,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烹调技艺,故饮食之考究、烹调技术之高超,很早便闻名世界。饮食文化发展到唐朝,人们已不再单一追求饮食的食用功效,而是在保持饮食的主体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饮食的艺术欣赏功能和养生保健功能。所以,唐朝的饮食造形十分优美,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令人赏心悦目,食欲大增。同时唐朝也是一个透明度较高的社会,人们的思想开放,衣着开放,生活开放,所以,唐人的饮食制作,也极力追求一种冰清玉洁的透明效果。唐人的饮食质量高低、烹ช调技术的好坏,其光洁透明的程度乃是一个重要标准。故唐人的高级馔食,习惯称为“馔玉”;肉白如雪的生鱼片,习惯称为“玉鱿”;档次较高的美酒,习惯称为“玉液”。李白在《将进酒》一文中写到“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里的“馔玉”即是指珍美如玉的食品。第二是出神入化的烹调技艺,中国古代烹调菜肴的方法极多,炯、煮、烧、烤、烙,烫、炸、蒸、脯、腌,这些方法在秦汉时期已差不多全部出现,而这些烹调方法的技术改进、内在质量提高,则是在隋唐时期完成的。以最常见的脍为例,也许更能说明从秦汉至隋唐烹调技艺的不断深进。脍是细切的鱼、肉。春秋时期,孔子《论语・乡党》已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主张。由于自由流畅的国际交流,世界各国人民的饮食精华都被介绍到了大唐帝国,唐人在广泛借鉴他人烹调技艺的同时,也改进或更新了传统的烹调方法。作为面食文化的发展中心,四川的面食加工技术真可谓一枝独秀。第三是食疗兼顾的奇妙功效,由于统治者的推崇,道教对唐代饮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而道教“羽化升仙,长生不死”的养生理念使唐朝的饮食文化带上了浓厚的养生色彩,食治也成为去病强身的一种优先选择。食治表现在饮食文化上,其一是药膳业的发达,其二是药酒的数量品种大量增加,其三是注重探索饮食规律。唐人用来食治的药膳有两种:一种是给没有病的人强身、美容、保健的药膳,它由纯粹的粮食、蔬菜、水果、肉酪等食物构成。宽松的文化发展环境带给人类的决不仅仅是广阔的思维空间,而且包括自信心、想象力和思维灵感,这便是唐朝饮食文化光彩魅力的源泉。

二、饮食文化繁荣发展的原因

众所周知,一个民族饮食生活习惯的形成,有其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各民族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及饮食原料的不同,各民族的饮食习惯就有明显的差异。唐朝饮食文化快速发展,归因为以下三点:一、经济繁荣,为饮食文化发展尊定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唐朝时期,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比较畅通,多个因素促进了唐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统治者始终坚持较为宽松的统治政策,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国外同日本、印度、西域等地区经济交往频繁,使得唐朝经济空前的繁荣。二、文化昌盛,推动饮食文化的发展;唐朝时期,中国文化辉煌灿烂,士民阶层兴起,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国内唐诗的快速发展与壮大、绘画科技等方面取得进步、各民族间文化交流、融合。国外频繁的交往,在文化上吸收外来的优秀成分以及继承发扬了历代的传统文化,使得唐朝的饮食文化更进一步繁荣。三、民族大融合,饮食文化兼容并蓄;唐朝统治者“胡同为一家”的理念使得生活在内地的华夏民族,尽管在饮食上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但由于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不断交融,饮食文化也不例外。同时,还反映了一个民族的饮食习俗,是植根于该民族的自然环境和饮食原料之中的,受一定的经济状况所制约。

三、道教对唐代饮食的影响

唐朝建立后,统治者因为自己姓李,于是将老子李耳追命为李唐王朝的始祖,倍加推崇道教,使道教在唐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仅次于佛教的重要宗派。因此,一些道教的习俗风靡了全国,道教对唐代的饮食也有了深刻的影响。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鱼、肉在饮食中受到多方限制;道教的教规对信徒的日常饮食有严格的约束,禁食荤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唐朝统治者为了追尊道教,将道教的禁忌推行全国,使全国百姓都以此为约束。734年十月特下令“每年正月、七月、十月三元日起十三日至十五日,并宜禁断宰杀渔猎”。这样,大唐的百姓即使不信教,也必须遵循此制,前后食素三天。道教经典中认为龙多为鲤鱼转化而来,神圣不可侵犯,食之者将遭遇大祸,加之“鲤”与“李”谐音,唐代统治者于是严禁捕杀食用鲤鱼。731 年正月唐玄宗下令“禁捕鲤鱼”[2],凡捕得鲤鱼者必须放生,街市有贩卖鲤鱼者杖六十[3]。推而广之,唐代统治者更是制定出一系列条例,限制钓鱼食用,将禁食鲤鱼推广到限食一切鱼虾。因此,在唐代鱼类经常成为难入肴馔的珍稀。第二,道教名词在菜肴中频繁出现;道教名词频繁地出现在饮食、菜肴之中的情况在唐代前基本没有,然而在唐代的菜谱中却经常出现,形成一种时尚。用道教名词命名食品、菜肴大体可分为如下三类:直接称之为道人的,如 “菊道人”;用“神仙”、“仙人”命名,如 “玉桂仙君”、“仙人鸾”、“八仙盘”、“神仙粥” 等等;用道教传说或典故命名。道教讲求长生不死,所谓仙,按照《释名・释长幼》的解释是“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按照这一说法,唐人食品、菜肴中便产生了许多以“长生”、“长命”来命名的肴馔,如“长生粥”、“长命面”等等。第三,道教节日及节日饮食习惯引入民间;由于统治者对道教的推崇,道教节日在唐代颇为流行,节日的饮食习俗也被带入了民间。道教将上元、中元和下元分别作为天官、地官和水官大帝的生日,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唐代统治者将三元节进一步推广,下令民间百姓也必须遵守三元日食素并且禁捕杀渔猎的规定。今天上元节即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第四,道教养生食品深入人心,道教讲求养生,这个部分上文也有提到,道教炼制并服食丹药是其修炼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时的饮食也特别讲求营养。受这种道家饮食习惯的影响,唐代人无论是炊饭、烹茶、酿酒都喜欢在其中放入一些草药及营养价值较高的物品。这成为唐代饮食文化的一大特点。

四、饮茶与饮酒风尚

提及唐朝的饮食,除了日常吃的食物外,两种饮品也☢是唐朝最具特色的的饮食文化代表。首先谈的是唐朝的茶文化,茶神陆羽撰写的《茶经》就是唐代茶文化的代表,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科举制度、诗风、贡茶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中国佛教二千多年来的历程,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和茶文化等广泛领域。唐朝佛教尤其是禅宗对饮茶风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大发展。我国寺院多建造在深山幽谷森林繁茂,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层深厚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山区。而且我国是茶的原产地,崇山峻岭原有大量野生茶树,为僧侣开辟新茶园创造了条件,故素有“天下名山僧侣多”,“自古高山出好茶”的谚语。寺院广种茶树,也促进了民间茶园的发展。2.推动了 ☹茶叶技术的进步。刘禹锡贬朗州司马时,亲眼看到西山寺僧人创造了一个茶叶新品种,写了一首赞美诗:“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倾余”。陆羽创造的是蒸青饼茶,社会上饮用的也都是这种茶,而西山寺僧人则创造了炒青散茶,佐证常德是我国炒青绿茶的发祥地。3.皎然率先提出了“茶道”这个词。他不但专攻佛经,而且对茶文化造诣很深,有许多独特的见解,“茶道”一词就是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创造性的率先提出,诗曰:“……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三饮”神韵相连,层层深入扣紧,把禅宗“静心”、“自悟”的宗旨以“涤昏寐”、“清我神”、“便得道”贯穿到茶道之中,是诗化了的茶道。茶中有道,悟茶也悟道,把饮茶从技艺欣赏提高到精神享受,我认为佛教对茶道的影响,主要是禅宗思想的影响。皎然把茶道与佛理结合起来,是他的一大贡献。唐代不仅在内地饮茶成风,而且迅速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传播,“自中地,流于塞外”。殊不知唐代文人嗜酒特甚,有关诗文也特别多,因此唐代的“酒文化”是别具一格的。就中唐初的王绩,算得是一个先锋。王绩长期弃官在乡,纵酒自适,他所作待文多以嗜酒为题材,其中有一篇《醉乡记》,将历来的嗜酒文人称作酒仙,以为榜样。文中道:“……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没身不返,死葬其壤,中国以为酒仙云。嗟乎,醉乡氏之俗,岂古华召氏之国乎?何其淳寂也!如是予得游焉。”大凡把酷好饮酒且替饮酒的人称之为“酒仙”。自从有了“酒仙”的美称之后,酒仙便层出不穷。唐代中期就有“酒八仙”之说,称嗜酒的贺知章、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八人为“酒仙”。八仙中嗜酒最著名的当然是李白。李白爱酒,他的酒诗也相当多,其中有许多名篇,《月下独酌》就是佳作之一,还有那一曲千古绝唱《将进酒》,虽说从某种程度是宣扬了一种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实际上也是诗人心灵深处回荡着的一曲痛苦悲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把自己的愁闷痛楚,恨不得都消释在酒中,没有酒就不会有他的佳作,也就不会有他的生活。他的《把酒问月》诗,表达的正是一种寄情于酒的愿望:“所愿当歌对清酒,月光长照金樽里。”还有那首《客中行》,也表达了诗人同样的心境。传说李白最终因酒而死,那是在他大醉之后,下到采石矶大江中捉月,结果被江水吞没了生命。唐代文人饮酒,极重花前月下之酌,李白的《月下独酌》即其一例。这实际上是诗人孤独寂寞境遇的写照,不仅在“月下”,而且为“独酌”,沉闷的心绪因酒而消散,随月而飘去。当然,也难免会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时候,那就很难得到解脱了。这是一门我们所独有的与众不同的文学,十分了不起。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过去!

唐朝因为其繁荣强盛的国力致使了文化极度的绚烂,饮食文化作为文化范畴的一种自然也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唐朝的饮食文化不仅如此,还有许多需要去挖掘,这就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魅力的所在了吧!

【参考文献】

[1]房千里.投荒杂录[普通古籍]:一卷[M].上海:国学扶轮社,1915.

[2]刘d.旧唐书・玄宗纪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段成式.酉阳杂俎校笺(套装1-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