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现路径的思考
摘 要 本文在对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据此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对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路径的思考,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马克思主义对于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在中国,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我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过程,更找到了指导每一历史进程下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当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仍在继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正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在面对由欧债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以它们为理论指导的中国,走向的下一个路口会是在哪里?这实际上是探讨“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路径”的问题,于今天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更具有重要的战略实践意义。
2 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路径
世纪之交,在我国面对加入WTO 的机遇和挑战的背景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关头,基于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个党”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继续继承和发展,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指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指针。“三个代表”提出的“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的思想,进一步回答了邓小平理论中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 提出的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也是今后20 年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而深化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三个代表”同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了更加完善和明确的要求,其中两点引人关注:一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 年翻两番; 二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由此可以引申理解,在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发展是必要的,而如何发展又是慎重的。只有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调结构提效益,才是真正振兴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造福于民。
为了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运用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和辩证论,体现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握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人在继承和发展前人思想理论的基础上,于2003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成为统领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科学理论。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快速发展、时代的迅速变迁,也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定型。那么,既然我们前面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产生了应时代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而我们追问: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如何应用于实践中,也就是它的实现路径是什么。我们可以从逻辑上作一推导:要将理论实现,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这个理论必须是真正中国特色的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二是这个理论确实是能够真正推动社会发展,而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就是经济的发展。据此,我们找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路径”的两个步骤:一是理论,即构建中国特色的理论,二是实践,即用理论指导实践,真正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 对于第一步其实我们已经基本完成,这可以从近年来一些研究学者对于“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中看出:他们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两相比较,我们可以认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而唯有科学发展观是真正植根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理论。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3]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ด81.
[4] 毛慧.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J].成都: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20(3).
[5] 郭国祥,丁俊萍.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59(4).
[6] 陈荣明,李俊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J].沈阳: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3).
[7] 谭培文,汤志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界域的哲学厘定[J].广州:学术研究,2006(3).
[8] 奇卫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历程与新任务[J].成都:社会科学研究,2008(4).
[9] 王皓,山林.论“三个代表”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成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