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人传统的婚俗探究
[摘要]新疆地方史中的普鲁人是维吾尔族中的一族群,对于普鲁人的社会生活习惯的探究在科研领域目前是个空白,对普鲁人的研究具有考古价值,此篇文章浅谈普鲁人的婚俗习惯。
[关键词]丝绸之路;普鲁人;婚俗习惯
丝绸之路是公元前2世纪开始至公元16世纪,在古代亚洲大陆上连接商贸与文明的交通大动脉,也是东西文明接触与交流的要道。它以中国的长安和洛阳为起点,穿过中亚向西至地中海区域,向南部延伸至南亚第二大陆,在欧亚大陆东西长约1万公里,南北长约3000公里的广阔区域里成为人类历史上面积最为广泛的文明之路。
丝绸之路是以古代中国为起点,遍及欧亚大陆及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路线的总称。它还被称为陆地与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这个称法是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费南德.冯.李希霍芬最早提出的,现在已成为习惯性称呼。古代亚洲与欧洲之间的陆地交通运输有着很长的历史。根据我国的历史文献资料,从世界的东部向西部的国际陆运路线分为南路和北路。在古代,从作为东亚最大的国家中国的首都长安向西至罗马,经过河西走廊至敦煌。从敦煌向西走分为两支,一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另一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大秦。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吾尔族是这个大家庭中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几千年来,各民族人民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勇敢创造了悠久而灿烂的文明。维吾尔族同样也为祖国的伟大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研究维吾尔人的历史文化显得尤为必要。婚俗风情可以这样定义,受习俗或者法律承认的一个男人或者几个男人与另一个女人或几个女人的结合,在生活过程中对彼此乃至对孩子的义务与责任。虽然各民族有共同的地方,但是这个责任与义务在民族与民族之间又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完全归结为一种定义。婚礼是维吾尔族人生活中的最隆重的仪式,维吾尔人采取一夫一妻的制度,接受伊斯兰教后,对婚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不允许与异教徒人通婚,特别是针对女人。婚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所以维吾尔人对婚姻尤其是对择偶很重视。普鲁人的婚俗习惯也一样,在普鲁人的婚俗中,既有伊斯兰的宗教文明,也有普鲁人自己独有的特殊风俗。
普鲁村坐落在离于田县中心向北90公里的地方(昆仑山北麓)。于田县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昆仑山南麓,东邻民丰(尼雅县),西邻策勒县,南部与西藏相接,北部与沙雅县接壤。从南至北约471、1公里,东到西宽122公里,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县里有两个巴扎13个村,168个居委会。普鲁村是从于田县到西藏的重要关口,位于克里雅河渠首,库拉普河与喀西塔西河交汇处,村里有250户,1000多人口。普鲁人从古至今延续的各种生活习俗:住在小石屋里,逐水草而居,最喜欢的是手工艺作坊,像毛纺织品如普鲁毛毯等。他们有这样一句话:普鲁人有三宝:小绵羊、鞭子、不倒石ΑT谛陆,普鲁人是维吾尔族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关 Ü普鲁人社会习俗的研究在科研领域至今还是空白,从人类学与历史学角度开展民族民俗文化的挖掘和研究普鲁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坐落在昆仑山北麓的农村都是一些比较大的自然村庄。地理位置处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山脉中,气候温和,环境适合各种植物生长,所以普鲁村里的人的生产结构交融了高原与平原绿洲,一代一代是以半农耕半畜牧的生产方式生存,这里的人被其他地方的人称为“普鲁人”。普鲁人靠勤劳勇敢与智慧创造了绿洲文明。于۵田县是以维吾尔族为主的民族区域,他们的风俗习惯一代接一代遗留至今,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成今天这样的丰富多彩的状态。而在普鲁人的风俗文化中有具有自己的特色的文明保留至今,研究普鲁人多彩的文明,对了解处在塔里木河边及盆地在各个不同时代的不同的历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婚礼是维吾尔人生活中的最隆重的仪式。伊斯兰教对维吾尔人的婚俗有很大的影响。一般不允许与异教徒通婚,尤其是女性。对于普鲁人来说,婚礼也是很重要的。普鲁人现在的婚俗习惯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普鲁人在结婚之前男女根本不认识,按照旧的传统,年轻人的婚礼完全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年轻人没有自由恋爱的权利,所有的事由父母包办。以前普鲁村很小,人口也很少,为了增强家族关系,允许表亲之间结婚。他们的婚礼顺序是先由男方家两三个人在晚上去女方家简单谈论婚事男方的长辈会对女方的家长说:“我们的儿子长大成人了,你们的女儿也大家闺秀了,我们觉得他们很般配,所以想把你们的女儿当作自己的女儿,你们认为呢?你们愿意吗?”女方会对男方说:“我们没有其他意见,如果两人命中注定了,你们的儿子也是我们的儿子。”就这样,简单的订婚就结束了。那时候的订婚时比较简单,聘礼也只是一条毛巾或者两米布而已。南方回去之后会马上准备婚礼,在婚礼前一天早晨,女方会在家里进行一个简单的仪式,当地人称为“小婚”。就是由男方家四五个人带一头羊和两三斗米,为女方打馕,或者将做饭用的木柴驮在两头驴上,一头驴上是库如克,一头驴上是皮尔马,这都是当地盛产的植被,这里的人用它们做柴火。这些都要准备好,送到女方家后,男方才开始为第二天的婚礼开始做准备。在“小婚”晚上,在女方家进行麦西来甫,男方的年轻人会去女方家与她们一起弹奏都塔尔、热瓦普、手鼓,唱歌跳舞,麦西来甫会持续到天亮,然后才会回各自的家准备婚卐礼。当时的交通很不方便,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所以靠的是马或者驴来接亲,接亲的其他人会跟在新郎的马后面,兴高采烈地去接亲,一路上仍然会奏琴唱歌跳舞。
在举行传统的普鲁人婚礼时,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就是叫“撒糖果”。由一个小伙子手里拿着各种水果或者干果,插在大枣或者沙枣树枝上,主要是苹果、各种糖果、红枣、葡萄干等,总之是当地能产的水果。他们会插在树枝上,举着插满各种水果或干果的树枝的小伙子,跟在接亲人群后。男方的人一路唱歌跳舞走向女方家。女方会端着大盘等在大门口,大盘上有馕,有分块的熟肉、糖果、葡萄干,还有放了盐的茶水。女方会站在大门口向男方喊着:“再往前走一些啊,再往前走一些,难道你们不想进来吗?”男方的人会回应道:“我们从那么远的地方来,你们到前面些来吧。”就这样过了一会儿后,女方所有的女人会出来与男方的人跳舞。这个时候,举着插满零食的树枝的小伙子会走到大门口或者墙边,将树枝打在门上或者墙上,来参加婚礼的人都会纷纷去捡撒落在地上的食物。普鲁人认为,如果 ツ能抢到在婚礼上撒落的糖果吃,会不牙疼,所以他们会去争抢撒落的糖果、大枣、葡萄干、核桃等。
接下来,男方会进入女方家里,新郎和伴郎会进入专门布置好的房子里,男方和女方的年轻男女会被请入另一个房子。客人们进来之前,都会先洗手,会给客人们倒水洗手,然后进房子里就坐。一般男女客人分别坐在不同的房子里,然后为他们端上热腾腾的抓饭和茶(一般是筛鋈艘慌套シ梗。吃完后,女方会将男方送来的聘礼在所有的女客人面前摆放出来,然后与男方的女客人拥抱着庆祝结为亲家。请来的阿訇会在所有的客人与亲戚面前为男女念尼卡,在念之前还会验看有没有结婚证。念完尼卡,先问新郎是否愿意娶这个姑娘,新郎回答愿意后,问新娘。新娘虽然回答了愿意,但是阿訇也会反复问三遍,然后才会宣布男女成为夫妻。这个时候让他们吃ผ下沾了盐水的馕,这是祝福他们的婚姻能白头偕老。
以当地人的习俗来说,新娘的脚是不能挨到地上的,挨到地上会不吉利。所以念完尼卡,由新娘的爸爸或者兄弟,把新娘抱到新郎骑来的马背上,由伴郎牵着新郎和新娘骑着的马走。来到男方的家后,在马前面铺好毛毯,新娘下马坐在毛毯上,由新郎的四个好朋友抓起四个角,抬起新娘进入男方的院子里。男方的院子的大树下放着他们准备好的火堆,他们将坐在毛毯上的姑娘从火堆上绕过三圈然后抬进房子里,然后会有一个人将很大一块石头扔进火堆里。他们认为如果石头能扔进火堆的正中间,表明新郎新娘今后的婚姻会幸福,如果没扔进中间,会预示着他们的婚姻会有坎坷。新娘被抬进房子里后,在铺好的褥子下面会放着一块大石头,新娘要坐在那块石头上。这也是祝福他们的婚姻能像石头一样坚不可摧。
普鲁人传统婚礼还有一个习俗是男女结婚三天之内不能喝凉水,不能用凉水洗脸,如果用到凉水,也会预示着他们今后的生活会不顺,会影响他们幸福的生活。此外,在婚礼当天还会有热闹的抢羊皮的比赛。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也会随之变化。随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鲁人的婚俗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一些丰富有趣的特色婚俗风情也慢慢消失了,这是比较让人遗憾的。普鲁人的婚俗以及其他的很多风俗习惯包含了很丰富的内容,值得我们深入挖掘、探索。
[参考文献]
1于维诚.新疆地名与建制沿革[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2[芬兰]E・A・韦斯特马克著,李彬、李毅夫译.人类婚姻史(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尚昌平.沿河而居[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4柳先修著.抚摸于田》[M]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5魏永龙主编:《于田县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6方明编著.丝绸之路[M].合肥:黄山书社,2014.
7靳越.丝绸之路南道考察随纪[J].兰州商业学院学报,1988,(8).
8王铁男.深藏昆仑山的原始村落[J].新疆人文地理,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