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促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1)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粗放型的增长,面临着高消耗、高污染和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摩擦增多等问题。文章回顾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经历的重商主义、比较优势和科学发展观的变化进程,指出在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变化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贸,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4年我国货物进出口额、出口额和进口额世界排名均为第3。我国出口占世界出口总值的比重上升到6.5%,进口比重上升到5.9%。服务贸易出口589亿美元,进口697亿美元,世界排名第9和第8。但在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外贸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ณ转变,长期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扩大出口的格局没有改变,依靠低效海量消耗能源、资源出口产品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出口规模虽然不断扩大,而出口效益低下,出口产品丰富,但竞争力低弱。如果不转变增长路径,继续按照现有模式增长,那么国内资金、资源、环境乃至国际贸易环境等条件将难以支持中国对外贸易高速持续发展下去。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对外贸易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进贸易结构调整和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已经成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经济学解释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商业资本的迅速发展和国家支持商业资本的政策实施,要求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逐渐形成了重商主义理论。重商主义认为,国家必须发展对外贸易,遵循多卖少买的原则,通过“奖出限人”创造贸易顺差以获取利益,最终实现以金银为载体的国民财富累积。其核心观念就是,福利或财富以国家对金银的持有量为基础,出口越多越能为国家带来更多的财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重商主义的理论内容之一由持有金银变为获取外汇和关注就业,认为出口创造外汇和国内就业机会,进口使外汇付出和工作机会从国内转移到了国外。
毫无疑问,重商主义曾经深刻影响过我国的外贸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对外贸体制进行改革,国家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围绕改善宏观管理、下放经营权、促进贸工结合等进行了尝试,这种改革适应了当时国家加快经济建设,释放剩余生产力和获取外汇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外贸体制改革从建立外贸企业自负盈亏机制入手,将外贸体制改革同财税、金融、投资、计划以及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同步配套进行。为了获得更多的外汇,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出口的优惠政策,如为出口企业提供优惠贷款、贴息、出口补贴、退税等,使得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外贸规模急剧扩大,外汇储备快速增加。
虽然巨额外汇储备使我国具有了进口国内所需设备、资源、生产生活物资的能力,并顺利度过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维护了国家的金融与经济安全,但是推行重商主义的外贸政策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弊。外贸长期维持出大于进的“顺差”状态,导致过度追求外贸规模和增长数量,忽略了进出口结构、质量和效益,恶化了贸易竞争秩序,打破了国际贸易均衡环境,引起一系列贸易摩擦。同时,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扭曲了出口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持续的贸易盈余也使外汇储备居高不下,对汇率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最终也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科技革命突飞猛进,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给经济发展既带来活力和机遇,又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说明我国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也提高了经济增长对资源的支撑要求,易引起资源竞争加剧和贸易摩擦,使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增大。从整个外贸发展历程看,我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转变迅速,但依然存在着贸易摩擦日渐增多、净贸易条件恶化、资源约束增强、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这对经济和贸易增长十分不利。新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以可持续发展协调和¡沟通发展诸要素,最终使人自身和社会获得更高层次、更全面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和全面发展的观点,高度重视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适应新的形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对外开放中趋利避害,切实转变贸易增长模式。
二、我国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体制方面 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与国际规则接轨、完善透明的外贸体制,但与之相联系的诸多方面仍然存在体制问题。例如,地方片面追求外贸发展速度和规模的政绩观,忽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轻视环境和人力资源,长期利用超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牺牲了社会利益和劳动者权益,使正常的商品价值得不到反映;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覆盖全社会的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农民工与国营企业职工难以同工同酬,享受平等的医保、养老金待遇;劳动就业的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劳动力供求信息不对称,不利于平等、开放条件下的就业;循环经济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体系尚待建立。
贸易主体和贸易秩序方面 通过不断降低经营准入门槛,实施“大经贸”战略,我国外贸经营主体数量不断扩大,经营层次不断丰富,国有、民营、外资企业成为外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成为对外贸易最具有活力的成分。但由于我国仍然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流通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企业的法律意识、道德水准、知识产权战略、自我保护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市场主体素质良莠不齐,一些企业利用制度缺失或漏洞,偷税漏税、走私贩私、侵犯其他企业的知识产权,在外贸经营中竞相杀价、无序竞争,给消费者和经营者造成巨大损失,严重破坏了外贸秩序,也损害了社会法治和信用环境,损害了我国的形象,是导致贸易摩擦多发的主观原因。
能源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 我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物质资源的巨大消耗,其直接结果就是进口量过大,对国际资源依赖程度过高,环境污染严重。资料显示,我国建筑能耗超过发达国家2—3倍,工业化国家的平均电力消耗弹性系数在0.8—1之间,而近几年中国电力弹性系数达到1.6左右。化肥是高耗能产品,我国企业生产1吨尿素约需要消耗 1-2吨煤、1200千瓦时电力,一定意义上讲,出口尿素就相当于出口能源。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使我国乃至世界资源形势日趋紧张严峻。
贸易服务和监管体系方面 市场经济条件下,贸易服务越来越多地由中介组织承担,而监管不仅是政府部门对具体商品的监测分析,更是对企业的事后管理与追유踪;通过对企业信用的管理达到规范秩序的目的。
目前,我国外贸中介组织发展较快,但是某些行业协会由政府指定或直接组建,并非应企业需求产生。一些协会自治性不足,功能作用力差,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需要,导致中介地位尴尬,Ⓐ企业行为无法规范和自律,无法全面代表行业和企业利益,真正发挥为会员企业服务和协调的作用。信用在微观上可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速度;在宏观上可以促进ถ商品和资源流动,提高经济效率。企业没有信用,会提高交易成本,降低经济效率。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结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信用法律法规不健全,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而经济活动主体日益增多,活动的范围迅速扩展,随之出现的少数企业抽逃资金、拖欠账款、逃废债务、恶意偷欠税、产品质量低劣等信用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没有良好的信用监管体系与制度,政府部门监管难度加大,将难以保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宏观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与对外贸易的正常运行。加强信用管理已成为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意识、增强企业辨别真伪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迫切要求。目前,外经贸、财政、金融、税务、工商、质监、海关、外汇管理等部门都在积极探索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与信用评价体系,但是部门间信用管理系统尚未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机制,需要逐步摸索、探讨和建立信息发布、信息共享和社会化、网络化的外贸企业信用体系。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及其战略选择
我国贸易发展与汇率变动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