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进行研究
1994 年分税制改革在当时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建立了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促进了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比重的提高,强化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促进了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对增强中央调控能力和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具有积极意义。但因为改革不彻底,未对中央地方财权事权做出科学、合理配置而遗留弊端,表现出许多问题。
一、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财权与事权不尽统一,事权划分和支出责任不够明确。财权与事权不尽统一、事权划分和支出责任不够明确主要表现在:
政府同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财政支出范围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财政供养人员过多和财政包揽的事情过多两方面。
财权与事权不尽统一。例如,从理论上讲,国防♚、武警的费用支出事关国家整体利益,应该在中央财政的事权范围内,但是现在部队、武警的营房设施建设均由地方财政负担。分税制下为确保中央两税收入的正常增长,采取了下达增收目标并与地方财力挂钩的方法,迫使地方政府参与了应由国税部门所承担的中央税收的征收工作。
财政支出重叠。除个别支出项目外,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支出项目都是一致的,说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交叉性事务较多。
地方政府间事权划分不统一。现行财政体制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但在地方政府支出划分方而并无统一要求,体制上的下管一级使得地区间支出权责配置差异较大,地区间支出项目在各级政府间的安排不尽相同。
事权划分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政府间事权划分的法律基础是宪法,但是,目前宪法对各级政府的事权划分只是作了原则性规定,在一些事务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权限并不十分明了,在具体处理上不易把握,特别是在经济性事务的划分上较为模糊。
规范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尚未建立,拨款有一定的隨意性,专项拨款钵分散、零星,财政资金的规模效益难以体现;几乎所有的专项拨款都要求下级财政按一定✎比例配套,使地方有限的财力难以承受;同时,对专项拨款使用效果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考核机制,专款不专用的现象较为普遍,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不尽合理,尚不规范我国现行分税制对收入的划分是以现行税制为基础的,需要进一步调整,主要是:
ผ证券交易印花税分享不尽合理。证券交易印花税实行中央与地方共享,但是实际参与分享的仅上海、深圳两地,很不合理。因为一是该税种的税源遍布全国各地;二是受益者是财力较为宽裕的地区,与财力均衡目标相悖。因此,重新调整该税的分享办法已成为必然。
资源税名义上为共享税,实际上除海洋石油资源税为中央收入外,其他税目资源税均为地方收入。税制体制改革之所以这样处理,是考虑到资源税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经济比较落后的资源富集区,将资源税划给地方政府,会产生一定的财力均衡作用。但是,由于资源税的征收体现了国家对资源所有的权益,并且,近几年资源税增长缓慢,财力调节效果并不明显,因此,资源税的共享办法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税制不完善,制约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效应的发挥1994 年的❥税制改革取得了成功,但与其它重大改革一样,它也具有阶段性。税制的不完善制约着分税制财政体制积极效应的发挥。税制的不完善具体表现在:
对偷税、骗税行为的防范打击不力,增值税与营业税的适用范围尚需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较窄,营业税和消费税对高消费的调节力度不够。
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力度不够,管理漏洞较大。
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权限划分尚不明晰,地方税收体系还不完善,农业税收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地方主体税种缺位。我国目前没有开征财产税,与此同类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用税以及契税都自成一体,既不规范,也难以形成地方的主体税种。
內外资企业间和地区间仍存在较大的政策差异,不利于公平竞争。
二、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
根据我国财税体制现状,预计改革将主要在税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和预算制度改革三个领域开展。其中,前两项改革中的加大中央支出责任等举措有望在短期內取得实质性进展。首先,税制改革方面,将着力于降低间接税比重,提高直接税比重。但税制改革全面开展难度较高,预计一些迫切性强、社会共识高的措施将率先推行。
短期内较为确定的是扩大营改增范围,扩大现有增量房产税试点范围,继续推广资源税从价计征,将部分消费税从价内❦征收改为价外;中长期则可能推出存量房产税,推进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税改革,引入遗产税,同时下调增值税率。其次,财政体制改革方面,重点在于改变当前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的局面。预计中央将收回部分事权,在公共安全、医疗保健、教育、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方面承担更多责任。同时,优化转移支付结构,严控专项转移支付规模,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以加大对地方财权的弥补。
最后,在预算制度改革领域,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将逐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不过由于我国公共财政预算自身在透明度和执行监督上存在缺陷,更深层次的预算体制改革还牵涉政府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等议题,短期内恐难有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