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5-01-13 20:16:4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 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某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及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的基础上,对其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县乡医疗 服务体系 审计 对策

一、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落后,导致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2)部分医疗设备欠缺、老化,医疗业务用房不足,服务环境不适应群众就医的需要。全县在用的医疗设备大部分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对农村卫生院实行三项建设时配套起来的,如200毫安X光机、手提式B超机等,大部分设备已超过使用年限,从而影响诊断;还有部分设备是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购置的,至今仍未还清款项。全县卫生院拥有业务用房面积73940.3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有4754.6平方米。近年来,大部分医疗服务单位对基础设施投入很少,只是对门诊、急诊、病房进行了简易的修缮。

(3)¢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配套及急救网络尚未健全。不少镇级卫生院急诊室、消毒供应室等未能按新规范的要求建设和配套,污水处理系统不符合卫生学标准;中医科、中药房未能按照省有关要求建设和配套;大部分中心卫生院“120”急救站尚未建立和启动。

目前,全县镇级定点医疗机构18家,虽然近年来各镇定点医疗机构相应地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人员培训的投入,提高了人员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但基础设施、医疗及管理服务水平仍然落后。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和技术水平需求,部分群众不得不选择到医疗费用高而医疗报销补偿标准相对较低的县外医疗机构就诊。

2、财政投入不足,导致✡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1)县乡卫生院运营成本不断上升,过高地追求利润。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卫生院运行成本费用在原来耗费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些新的运营成本,主要是收费成本、医疗风险或纠纷成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成本、防控物资储备成本、医疗垃圾处置费等。目前县乡卫生院主要是公立医疗机构占绝对主导地位,但运行机制都是差额拨款,多数乡镇卫生院为了能维持正常经营,普遍存在药品超限额加价、擅自提高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等乱收费现象。虽然实行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后患者能报销部分费用,但由于医药费用总体较高,自费部分仍然很多,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从一定程度了抵消了惠民政策的效应。

(2)财政投入不足。县乡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主要经费来源是业务收入,约占总收入的80%,财政投入仅占20%,镇级卫生院更是偏低。由于职工工资津贴、奖金没有实行全额财政拨款,全县各医院大部分实行职工待遇与业务挂钩制度。医院医务人员津贴、奖金根据个人业务所得收入按一定比例发放,个别科室对外实行承包经营。如某镇级卫生院医务人员津贴、奖金全部根据个人业务所得收入提成发放;疾控组则实行独立核算,其日常成本办公费及人员一切补贴和政策性津贴由科室自行负责。

3、财务管理不规范,监管机制不够健全

由于乡镇卫生院业务量小且单一,会计的工作量也随之较小,导致多数乡镇卫生院对财务工作不重视,财会业务基本由医务人员兼办,账簿设置不规范,业务处理不及时,财务管理较为混乱。加之内部控制不健全,造成随意采购药品及耗材、设备的购置或报废不入账、大额现金支付、药品加价计算超标、私设“小金库”、不合规发票入账等问题时有发生。部分重大工程建设存在没有实行招投标、资产购置没有实行政府采购的问题。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尚未建立财务监管或内审工作机构,未能按要求开展监督检查和定期审计,行业监管名存实亡。

二、加强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优化人才结构,多途径培训和引进卫技人才

要不断加大力度,多途径积极推进专业人员培训工作。可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实践带教,采取集中面授、网络远程培训、区域集中讲课,以及医疗队员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B超、骨科、检验及仪器设备维修等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每年应选派一批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到省、市公立医院学习挂职,下派一些市医疗卫生机构的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到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交流服务。乡镇卫生院重点加强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一名全科医生,€县医院应承担起主要培训任务;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每季度应在乡镇卫生院专题培训一次。通过提高乡镇医务人员待遇以及把干部选拔、职称评聘向乡镇卫生院倾斜等优惠政策,在县乡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开展医务人员轮岗试点,缩小城乡技术力量差距,解决城里挤、乡镇缺、流向不合理的问题。要着眼卫生事业长远发展,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实行专项招聘或人才引进方式补充急需紧缺人才。破格引进外地高技能人才,具有高学历及副高级职称以上人才可通过直接引进的方式到事业单位工作,不需要通过公开招考。

2、科学划分职能,完善管理制度

要科学界定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明确工作职责和服务重点,制定规范详细的分级诊疗标准。逐步改善就医流程,实现乡ฎ村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引导群众养成“小病解决在基层,大病转诊大医院”的就医习惯,彻底改变“大医院吃不了,小医院吃不饱”的现状。要大力推行全员聘用制、院长竞聘制、绩效工资制等管理模式,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严格落实基层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考核、晋升、淘汰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通过实行岗位津贴、福利劳保、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和机制,鼓励服务在基层的医护人员安心工作,稳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人才队伍。

3、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卫生系统建设的投入力度

政府的财政投入是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现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市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真正做到卫生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并重点向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倾斜。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快捷的资金拨付制度,科学合理地分配资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实行先预拨,年终按考核最终结果核拨至基层医疗机构,按规定落实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助政策,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政府应按照国家标准定额合理安排基层医院的设备购置、修缮等必要的发展建设支出,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化解债务,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的管理与监督,防止发生新的不合理债务。

4、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的网络建设

5、将职工工资、津贴、奖金各项经费逐步纳入预算管理

要根据国家和省市制定的职工编制标准、工资及津贴标准、社会保障政策在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经费,及时拨付,取消个人收入与业务挂钩制度,解决产生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一是乡镇卫生院经费逐步实行全额财政拨款;二是探索对乡镇卫生院(所)各项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方式。

6、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行业监管

各医疗单位要从制度建设入手,着力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建设,特别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配备专门财会人员,从根本上解决财务混乱的问题,做到靠制度管人、管钱、管事。要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切实加大行业管理和社会监督力度,规范医疗服务和医疗收费行为。建议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设立财务监管股室和内审工作股室,选优配强工作人员,定期对全系统各单位开展财务检查,对下属医疗机构财政收支情况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开展定期审计监督,切实提高县乡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另外,要不断优化就医环境,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完善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规范医疗纠纷处理流程,构建良好医患氛围。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