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研究
【摘要】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我国当代教育的改革进程也在快速深入,为迎合当前的教育形势与人才发展的新要求,高校管理的全面改革成为大势所趋。行政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管理的重中之重。高校行政管理的实效性将直接取决于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综合实力。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作为行政管理的执行主体,唯有正视当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致力于多措并举,强化行政管理队伍质量才能有效保证高校行政管理的有效性,进而推动高校行政管理走上标准化之路。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行政管理定位于辅助高校对人才的高质量培养。近些年来,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事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除了高校教学实践的大力改革之外,高校管理实践的改革也成为教育界所广泛关注与研究的重点。长期以来,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始终保持着较为粗放的管理模式,这不利于管理质量的提升。随着相关领域理论与实践研究进程的不断深入,高校行政管理相关诸多创新理论进入高校管理视野当中,理念与文化要素的整体融合,将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的提升举措列为重点。然而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效能直接受行政管理队伍的主导,一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低下,导致整个行政管理队伍的力量弱化,高校行政管理实践的改革力度也就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疲软,执行力难以到位,抑制了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因此,要想进一步助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必要强化行政管理工作基础,提高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质量。
一、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基本素养
高校行政管理是当前高校管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的目的即在于基于高校不同专业学科⌘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作用于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各个专业的纵深发展均为高校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唯有强化高校行政管理ข,才能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基。随着高校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在社会建设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全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致使高校各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现代化理念的缺失以及定位不明确等方面[1]。而深究当前主要问题存在的根源,即在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综合素质不足,主要表现在认识及理念上的误区,直接干扰着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的提升。在各项管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工作者过多地凭借着自身的指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统一安排,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在学习活动中处于难以逆转的被动地位,对各类活动的接受更局限于课堂当中和教材之内,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难起到有效作用。另外,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的理念过多停留在“管理”层面,而完全忽视了管理的“育人”核心,所有管理活动的开展并不能充分发挥出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作用,弱化了高校行政管理的实际价值[2]。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对高校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只有明确高校行政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才能保证管理队伍质量建设的有效性。首先,行政管理者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思想政治修养作为人的核心因素,对于高校行政管理者的意识与行为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唯有强化党性政治觉悟,才能有力担起“管理育人”的重要使命;其次,无论在何岗位,都需要以良好的业务素质作为前提。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来说,不仅需要了解各类政策,更需要将业务素质范围延伸至系统教育理论、行政管理规律、现代化办公模式等领域,并以此构建现代化管理理念,深化行政管理研究,以更好地适应行政管理的现代化;第三,要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与正派作风[3]。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以与人交往为主,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和良好的组ย织协调能力,并且行政管理为高校管理的核心环节,只有贯彻全心服务于师生的管理理念,才能确保行政管理的实效性。可见,推动高校行政管理的有效改革意义重大,但前提是要有效提高高校行政管理队伍质量。
二、强化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在高校教职工管理过程中普及精细化管理理念
精细化管理是伴随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而生成的全新的管理理念,最初形态源于现代企业管理。时至今日,高校管理的复杂性与难度不断上升,由此呈现出了一定的混乱态势,为精细化管理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融入提供了特定的必要性。纵观当前各机构对于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应用,均需要以强化内部员工的精细化意识作为前提。高校精细化行政管理模式的构建亦有必要顺势而为,切实在高校教职工管理过程中全面普及精细化理念[4]。对此,本文认为可采用多种方式对教职工的精细化观念意识进行培养,包括专家指导、专业培训、专题讲座和参观学习等形式。唯有保证对教职工精细化观念培养的实效性,才能为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为高校发展的稳步推进以及学生的自我成长和高质量教育的开展提供稳定而强大的动力。
(二)强化行政管理者细节意识,划清职责权限
高校行政管理需要从实际出发,不断明确行政管理目标,实现岗位职责分配制度,强♪化个人责任,也有利于进一步明确个人教学任务。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研究需要遵循高校管理的实际规律,针对行政管理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实现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应该在稳定和谐的行政管理环境中,为有秩序的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支持,还应当不断适应社会教育人才需要,进行教育管理改革。通过多种教师培训管理方法来提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完善教学管理工作的整体组织结构,将教学管理落到实处。在教学管理改革的过程中,还应该对教学质量控制和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加以重视,设置职能明确的教学管理岗位。
(三)推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流程的规范化转型
高校行政管理应该遵循规范管理准则,规范管理也是系统化管理的基础。通过规范和规则化控制和管理,才能提升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规范意识,自觉规范自身教学管理行为,严格要求自己。管理活动的实践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合作,教学管理中,教师和学生是需要重视和关注的两个重要主体。针对教师应该完善教师管理工作流程和制度,对于学生的管理应该加大监督力度,自觉引导学生行为,通过规范化的考评规范则,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管理平台和师生发展环境[5]。让高校教职工能够在平等和公开的管理氛围中学习进步。因此,提升规则管理意识,制定科学的管理流程,发挥制度保障作用,不断增加考核监督力度实为必要举措,有利于对高校行政管理者提供严格的约束。
(四)借科技的融入助力高校行政管理实践
一直 ت以来,科学技术始终被放在“第一生产力”的位置,我国社会经济至于当下的发展态势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也有赖于社会经济的全速发展和显著提升。在当前的新时期,基于计算机互联网将信息化技术逐渐覆盖到了各个行业领域,互联网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其要求,决定了信息化和数据化应用的实际价值,而信息化和数据化又来源于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此技术应用于管理中的重要优势便体现在高校管理的各项决策与工作协调,这一优势也推动了高校管理效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能够借信息化应用减轻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强度,从而促进高校行政管理者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高校精细化行政管理模式的构建需要进一步扩大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力度,切实发挥出科学技术的应用价值。
(五)创设良好的高校行政管理氛围
高校行政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实践,单方面的管理势必会抑制实际的管理效果,也会影响到行政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对此,高校有必要给予各方主体以平等的尊重,在不断强化监管与控制的同时,进一步履行好高校的指导与服务职能,深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设良好的高校行政管理环境氛围,以此为高校行政管理者实践工作的改革提供良好的空间。具体而言,高校管理人员应当明确自身的定位,迎合时代的发展提高服务意识,致力于提高对教职工与学生的服务水平,确保高校行政管理能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下开展。
参考文献
[1]杨静.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反思与建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115-116.
[3]程桂萍.培养与管理偕行激励和考核并重——关于高校行政团队建设的若干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14,:164-166.
[4]黄志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统领下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才智,2014,(33):248、251.
[5]范瑜.和谐哲学视野下的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探析——以一个二级学院为例[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4,:49-54.
作者:谢波单位: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