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模式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时间:2024-12-26 15:31:2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中国发展模式是一个具有宏大复合结构和巨大多样功能的“结构一功能”整体系统,它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时空生成结构、实体领域结构和存在层次结构,而其基本功能则表现为物质、制度和精神诸形式,对其可以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具体认识。基于“结构-功能”协同互构关系视角对中国发展模式的结构与功能进行准确的整体解析和客观评价,可以更好地认识其产生原因、建构逻辑和存在价值与问题,对于调整和改进中国发展模式、加速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发展模式;复合结构;价值功能

中国发展模式的产生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现代化所以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它的建构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存发展质量和国家综合实力,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也发生了重要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如何看待和评价中国模式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笔者认为,中国发展模式是一个具有宏大复合结构和巨大多样功能的整体系统,它的建构过程饱纳人类文明因素。具有明确的问题针对与目标导向,同时,依靠多样结构形式和巨大社会功能的协同作用、相互建构推动着发展模式有序演进。从“结构-功能”协同互构关系的视角对中国发展模式结构进行整体解析,对其价值功能进行全面客观的论证与评价,可以更好地认识其产生原因、建构逻辑和存在价值与问题,对于改进优化中国发展模式、加速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发展模式的结构解析

中国发展模式主要指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构形成的关于中国发展的理念、ღ目标、道路、规范、战略和经验的整体统一体。它是一个包含众多内容和层面的宏大系统。对其基本结构内涵可以从时空生成、实体领域和存在层次诸方面进行具体认识。

1.中国发展模式的时空结构。中国发展模式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产生、存在并发生影响,具有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建构逻辑、延续方式和存在形式,分析中国发展模式的时空结构可以从整体历史和宏观层面认识其建构逻辑和未来走势。

中国发展模式的时间结构即它的历时态生成结构。中国发展模式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形成的,但却深得传统文化滋养,具有深厚历史建构逻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平均平等、大同社会和小康生活,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基因,合乎广大民众的理想愿景;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谐,主张和谐万邦、和而不同,奠定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和平崛起,致力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认识论思想,坚持民为邦本的价值取向,这与Ⓐ当今中国坚持实践真理标准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行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民生为本的基本路线存在必然联系;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革故鼎新的开拓意识、兼收并蓄的包容观念则为当今中国力行改革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提供了重要文化支持。质言之,中国发展模式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两千年文明精神的合乎逻辑的延伸和光大。

中国近现代兴起和推行的革命文化对中国发展模式建构也发生了重大影响。从辛亥革命直到“文革”结束,革命文化的长期主导、宣传推广和现实积淀对于中国发展模式的建构产生了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如从革命运动层面看,辛亥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开启了前途和空间;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和制度条件。革命文化的核心是革命精神,其中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不怕牺牲、不惧艰难,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革命精神饱含巨大正能量,是当代中国民族精神塑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支撑,对于中国现代化道路与模式开拓具有重要的理想启迪和精神激励作用。

中国发展模式直接产生和建构于改革开放时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催生了中国发展模式”。但改革开放所以成为必然,直接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大规模建设确立了完整的经济体系、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基础,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初始条件”。而另一方面建国后建立和实行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缺少效率和激励性,无法解决物资短缺和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改革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必然选项。新中国成立前30年建设所奠定的经济政治基础以及所发生的失误和教训,都对中国发展模式建构发生了重大影响。从改革前后30年的关系来看,可以说“前三十年的实践是后30年实践的前提,后三十年的实践是前三十年实践的发展;离开前后任何一个三十年都很难理解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格局”,也难以解释清楚中国模式建构何以可能。

中国发展模式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形成、推广和普遍确立的,具有鲜明的空间结构和地域整合特征。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各地区经济文化水平差距巨大,现在形成的中国发展模式并不是当初就事先设计好的,也不是照抄照搬淼模而是按照“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采取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富裕起来的策略,通过摸石过河、大胆试探方法开创出来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方各类成功的模式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偌大中国简直是一片模式的汪洋大海”,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模式是中国各地无数模式的整合与升华”。中国发展模式的探索通常是按照由易到难、由农业到工业、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到政治的顺序渐次展开的,一般是先进行试点实验,取得成功经验后再逐步向全省全国推广,如农村经济模式就是对起源于安徽小岗村首创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推广。中国发展模式是开放发展的成果,开放的时序是由东部到西部,由沿海到内地,最先开放的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是改革发展先行区,也自然成为新道路、新模式的创新区,经国家评估认可后加以宣传推广成为国家通行模式。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来看,中国发展模式的建构广泛利用了全球资源和市场,广泛吸收借鉴了世界先进管理、技术、文化和文明成果,融入和适应了世界经济体系,是一种聚合中国特色与世界文明成果的包容性发展模式。

2.中国发展模式的领域结构。当代中国发展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诸基本领域的五位一体发展,目前在这五大实体领域都已相应地建构形成了经济发展模式、政治发展模式、社会发展模式、文化发展模式和生态发展模式,中国发展模式就是由这些基本领域模式整合而成的五位一体发展模式。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它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力量和基本方式,尊重市场规律和市场主体权益,有效维护市场自由和公平竞争秩序,同时保持政府对经济的强有力宏观调控能力。中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属性主要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共同富裕政策目标和共享发展理念。中国政治发展模式可称作人民民主模式,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当家做主权利,坚持共产党领导和多党协商合作、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社会发展模式强调民生为本,注重社会稳定和谐,保持政府、社会、公民之间的关系融合与协同协作。中国文化发展模式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根本指导,建设包容传统与现代、整合普遍与特殊、立足现实又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致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来满足人民文化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中国生态发展模式以创造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根本目标和长期任务,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治理和恢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运用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手段管控和消除环境污染。上述诸领域发展模式在结构上相互适۵应和匹配,功能上相互支持和补长,运作上相互联动和协同,共同组成了中国发展模式体系。

3.中国发展模式的层次结构。无论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模式还是文化和生态发展模式,都是由相应的理念、目标、道路、规范、战略和经验诸发展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体,这些基本发展要素对于发展模式都是必要的,但却存在明显差异。依据发展要素的存在性质、地位作用和抽象程度的差异性,可大致将其划分为“理念-目标”、“道路-规范”、“战略-经验”三个主要层次。

发展理念与发展目标属于发展模式的精神核心层。中国发展模式具有成熟理性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等等,它是中国发展模式的精神实质、理论支撑和解释模式。发展目标即关于发展的预期目的、预定任务、预设指标,它基于人民的利益需要和国家战略设想,是发展理念的价值旨归和指标化,对于发展行动具有定向和激励作用。中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现代化、民族复兴和全面小康,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现代公民,中国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说就是以实现这些价值目标为导向和归宿的。

l展道路和发展规范是发展模式的制度保障层。目标与道路具有本质关联性,发展目标需要一定的现实道路来实践。道路选择事关发展目标能否实现,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发展成败,故此可以认为发展道路是发展模式的关键部位和主要标志。中国主流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主要包括改革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和平发展、持续发展、共享发展等内涵要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规范化了的发展形式和制度安排,它的理念、目标、道路及其存在与运行都需要依靠具体规范体系来体现、维持和保障,包括法律、政策、原则等形式。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和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中国现已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建立了一整套法律、政策和管理制度体系,它们成为中国发展模式的重要内容和存在形式。

发展战略和发展经验是发展模式的实践基础层。发展的理念、目标、规范等需要通过一系列战略措施来推动和实现,中国发展模式表现在实践层面,就是积极适应国内外环境条件以促进中国发展的系列战略举措,诸如对外开放战略、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战略、扶贫开发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城镇化战略等等,就是促进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中国发展模式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发展模式是对发展经验的总结概括和抽象表达,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却具有客观内容和现实经验基础。无论是发展的理论、目标和规范设计还是实施战略,都具有可知可测的载体、建制和表现形式。发展经验是发展模式的基础构成和实践形式,也应是我们认识、评价发展模式的基础内容和基本依据。

二、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功能

“结构决定功能,功能表现结构”,是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基于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关系推论,中国发展模式的宏大复合结构预示着其必然具有巨大多样的价值功能,这种价值功能主要表现为物质、制度和精神等具体形式,对此可以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具体认识。

1.中国发展模式具有巨大经济功能。中国发展模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价值功能首先是创造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奇迹”,使国民收入和国家经济实力快速增长,社会快速走向全面小康,从根本上告别了长期存在的经济短缺与贫困状态。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影响巨大,现在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农业大国、贸易大国、外汇储备大国,2014年已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综合经济实力世界第二,许多产品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名列世界第一,产业结构正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跃进,已经成为重构世界经济机制和经济格局、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政府在宏观调控、长期规划、危机管控、战略统筹尤其是促进增长方面卓有成效,这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的经济模式要比西方的更为优越”,其富有效率和特色的经济制度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国经济的成功之处在于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同时又保持了强势政府对经济系统的强大调控能力,相对合理地运用了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实现了两者功能互补、相互矫正,使市场痼疾得到抑制,政府工作更有成效。这种举世罕见的可高效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如何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提供了新的案例和答案。

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理论价值。“对于经济学研究而言,中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金矿,认真总结中国的经验将是经济学研究尤其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中国经济增长实践不合乎西方增长理论范式。明显超出了西方经济学的解释模式,许多经典“定论”已被中国经验所证伪,这预示着现有经济理论需要接受中国经济实践的检验与鉴别,应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经验进行修正和重构。

中国经济模式富有中国特色,但绝不闭关排外,相反,它是“在以自身价值和制度为基础的前提下吸收外来文明成果的结果”,中国对外部资源、资金、技术、管理、文化等各种现代性因素的吸收利用是长期海量的。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国的选择是“利用全球性来寻找现代性”,“在全球化中实现现代化”。中国模式是一种兼容本土特色与世界文明的综合集成型宏大模式,彰显了自主创新、开放包容的魅力和价值。如果能够将中国经济的实践经验全面地升华建构为经济理论,则将是中国发展模式对经济学体系的巨大丰富和发展。

2.中国发展模式的社会功能十分显著。中国发展模式极大地加速了社会成员的分层与流动,改变和重构了中国社会结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猛推进,传统的农民、工人、干部阶层大量分化、重构,新兴和边缘群体大量出现,数以亿计的农民变为市民,到2014年城镇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传统社会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已被根本改变。当然目前“我国社会日渐分裂为‘城市一农村’两个世界,以及‘中小城市一超大城市”两个世界。正是这‘四个世界’的分化使得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内部存在巨大差异,转型发展遇到阻碍,并潜在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

中国模式追求效率和发展,其最积极的社会效应就是促进了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创造了重大社会效益。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各项社会事业也在迅速推进,广泛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人民的生活条件和身心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社会的稳定、安全、和谐和文明指数明显提升。在社会管理治理层面,城市社区自治、农村社区化建设稳步推进。公民社会参与程度逐渐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和覆盖面日益提高,社会有机性和自治性趋于增强。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变化要以人的变化为重要条件和标志,随着社会转型发展,国民的现代性人格快速发育,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依附顺从型臣民人格向现代开放进取型公民人格转变,追求个人利益、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注重个人权利、社会参与和成就贡献,成为国人的普遍意志和趋向。

3.中国发展模式显示出了独特而出色的政治功能。中国发展模式与政治高度关联,产生了重大政治效应,其巨大政治价值首先是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西方选票民主模式的人民民主模式,诠释了民主新内涵、开创了民主新形态。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原则标准是民主,但民主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和制度特色。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致力于实践人民民主这一根本目的和效果,走出了一条融合选举民主、党内民主、协商民主为一体,有效平衡政治、资本、社会三者关系的政治现代化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的人民民主制度适应中国国情和生产力要求,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保障了社会长治久安和人民当家做主权利,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具有稳健性、现代性、开放性、适应性和发展性,可以说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完全“无须复制西方竞争式民主”。

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角度看,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和支配力量,政治的基本价值就是适应和支持经济增长,保障经济稳定持续发展。中国经济模式的基本架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当中的政府被赋予了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能够有效地总览全局、进行整体战略统筹,制定中L期发展指导规划、构建起投资激励机制、发展和保护环境。国家直接掌控战略资源和大型国企,通过立法、行政和经济手段克服市场机制的盲目性和失灵,避免了类似于西方的那种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这是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

从政治与社会的关系看,中国“坚持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和不同权利之间的平衡”,“坚持社会与政府良性互动的模式”,倡导贯彻民生为本的价值理念、制定实施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政策目标,能够有效统筹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注重平衡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和利益诉求,为维护社会稳定、激发社会活力和促进社会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步成熟和完善,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宣传推广,求真务实的治国理政观念富有活力和效率,有效保证和支持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向世界传播了中国政治文化的正义正当性。

从国际政治角度看,中国的崛起开创了迥异于西方的独特政治模式,“打破了欧美在世界经济中的特权和国际政治中的主导地位,冲淡了欧美成熟社会模式的示范效果”,“为欧美认识民主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即不能简单地认为对民主的态度非黑即白,而应综合考虑历史、人类学、发展阶段等诸多因素”。这对西方而言是一种挑战和压力,但它丰富了世界现代化的思想理论和道路选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是一种可资借鉴的新经验、新模式。

4.中国发展模式创造和显示了良好文化功能。中国发展模式促进了各项文化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文化价值。今天的中国是过去中国的历史延续,古老的传统文化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得到继承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传统人文学术、语言文学、艺术工艺等日益兴盛,并走向世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高度重视,现在中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科技人力资源,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实力和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人文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获得了持续快速发展,文化教育、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有效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要,促进了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同时,中国发展模式还向世界展现了当代中国的价值体系和文化精神,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积极世界意义,表达了和谐共处、合作共赢、民主协商、天下大同的哲学信念。相比于西方文化主张的民主、自由、平等理念,中国文化所彰显的仁义、和谐、大同精神明显更具有上位性、普遍性和终极性。民主是个好东西,但人们对民主的理解充满论争和歧义,民主作为政治制度在当今各国具有不同的模式和特点,加之许多导致动乱和暴力的“颜色革命”、利益恶性诉求都打着“民主”旗号进行,美国的民主政治已在很大程度上蜕变成了“钱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希腊已深陷经济危机,国家频临破产,让民主深度蒙垢,这已令许多欧洲人对民主失去信任,以至于有西方学者认为“相信民主是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因为相信民主就是剥夺了我们阶级的权利”。自由的确具有伟大价值,但迄今关于自由的理解依然是见仁见智,人们总是倾向于从自身权益和偏好来主张和使用自由,由此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各种自由诉求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引发的代价触目惊心,种种乱象已使自由污名化。平等无疑是人类的理想目标,但现实社会中根本没有绝对的平等,对其主张和实现终究是一个制度问题。由此看来,民主、自由带有很大的相对性、局限性、歧义性、多效性和纷争性,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政治、制度和经验层面的问题,缺少足够的超越性和普遍性。而仁义、和谐、大同则明显超越了一般的政治纷争和制度操作层次,属于民主、自由、平等的上位理念,真正具有终极性、恒久性、普世性和推广价值。中国现代化发展大力张扬和传播仁义、和谐、大同文化精神,将有利于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新的思想和智慧。

综上所述。中国发展模式具有宏大复合结构和巨大多样功能,它的积极正向价值是主要和根本的,但其负面效应也决不可忽视。实际上中国模式在实际功能效应方面的缺失、畸形乃至异化现象是明显存在的,如贫富分化、环境污染、发✯展失衡等问题就相当严重。结构与功能具有协同互构性,功能积极说明模式具有合理性,而功能缺失则意味着结构存在缺陷,说明现有发展模式远非理想完美,还需要进行长期改进和持续完善。通过对现实功能效应的理性评判可以对其利弊得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以便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结构调整与创新。这对于改进优化中国发展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