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乡镇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坚决按照市委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和区委“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商贸活区、物流兴区,建设成都北部新城、构建和谐青白江”发展战略,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核心,牢牢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三大机遇,解放思想、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用统筹城乡发展的办法和思路,努力推进全镇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出质量好、速度快、后劲足的良好发展态势。
现将我镇上半年工作推进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优化产业结构,全力发展镇域经济
(一)工业经济持续增长
我镇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坚持走“工❥业强镇、三产富镇、工农并举、以工补农”之路,积极发展壮大一批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扩大规模,做大做强。上半年,我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70万元;工业投资完成8700万元。我镇以盘活现有存量资产为突破口,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开放意识和服务意识,截止5月,我镇新引进项目3个,协议资金8000万元,到位资金4000万元。
(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二、深化城乡统筹,大力推进农村发展
(一)扎实抓好产改工作
(二)全力做好耕地实测和耕保基金发放工作
一是竭尽全力全面完成毗河以南9个村的耕地实测工作。二是高度重视东方、福农、华家等村的耕保基金试点工作。积极组织人员加班加点,保证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三)用心做好城乡统筹“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建设工作
上半年,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于2009年3月,在东方村、华家村先期启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我镇庚ก即召开动员大会,成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领导小组,积极宣传,超常规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东方新村红线范围内64户农户的拆迁工作,与2427户农户签订了入住新村《申请书》、《承诺书》和《户型确认书》,新型社区入住率达到98%以上,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度为全区最高,为下一步推动土地规模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着力加快**镇统筹城乡综合示范村建设(五)强力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园示范区建设
三、提升城市实力,三产业持续发展
(一)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二)对外形象明显提高
(三)创建工作积极突破
一是做好生态区创建准备工作。2009年是我区创建省级生态区的验收年,也是2012年创建国家级生态区的关键年,6月5日,青白江区生态办对我镇省级生态区创建工作进行督查,在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后,检查组对我镇的生态区创建工作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二是**镇机关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三是进一步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四、全面落实惠民利民,群众生活持续改善(一)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二)文化配套设施初具规模
一是于4月30日,**镇综合文化站基本竣工。该项目占地面积562.5m2,**镇政府计划投资4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6万,区级以上配套9万元,其余资金自筹对该文化站进行综合打造,设有活动室、活动展览室、图书室、会议室、办公室、电子阅览室(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现已完成了房屋改造,室内外装修,休闲长廊建设,绿化、文化广场和灯光球场建设。二是按照文化部及文化共享工程四川省分中心关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的建设标准,依托我镇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或党员活动室等公共服务场所建设17个村(社区)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目前,我镇的17个村(社区)均已按照上级标准配备建设了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所有的文体设备均已进场。17个村(社区)均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建设有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图书近1000册的“标准化农家书屋”。
(三)社会保障日趋完善
(四)政治社会稳定和谐
五、加强自身建设,行政效能明显提升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镇将根据区委、区政府对**镇“与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配套,发展到10平方公里居住10万人”的行政商务生活区的定位,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围绕“**镇城乡统筹总体规划”和**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着力打造成都近郊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生态型国家级重点镇。
(一)围绕“总体规划”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强力推进产业快速发展按照“毗河以北二三产业共融,毗河以南一三产业互动”发展态势,加强产业之间的联系,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的原则,借助**镇优越的区位优势及特殊的环境条件,根据**镇的资源特色、空间布局及开发条件,全力实施我镇城乡统筹“一走廊、两板块、六区域”ป总体规划,努力将**镇打造成为青白江新的城市中心。
“一走廊”即:毗河滨水生态走廊。以毗河滨水为依托,以商贸、住宅、商务、休闲、旅游等为主体,着力建设青白江新城市中心。
“两板块”即:一是在毗河以北地区,做好主城区服务设施配套板块;二是在毗河以南地区,以发展旅游服务配套为主的产业区域板块。
“六区域”即:一是以高楼、天星、康家渡、甘泉为主的毗河以北主城区居住生活组团区。二是以华家、西江为主的农业休闲体验区。三是以红瓦店、东方、华家、½西江为主的泛龄健身运动区。四是以福龙、东方、华家为主的乡村餐饮休闲娱乐园区。五是以马坪、上元、新山、太山为主的特色花卉及无公害蔬菜水果种植区。六是以新山、马坪为主的特种养殖区。
(二)依靠优势产业带动,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业
借助毗河优势,拓展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发展观光农业项目,加速旅游要素之间的配套融合,把旅游资源的开发延伸到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按照“科学开发、综合利用、整合资源,打造品牌”的原则,进一步挖掘乡村资源的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一是采取有效措施,以“西江月”、“华绿”、“爱民非洲菊”“万亩宿根花卉园”等为重点,建设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种植无公害蔬菜,建设观光花卉园等,开展“农家乐”特色旅游活动,以旅助农、城乡互动。二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衔接支持,加快推动项目区道路、供电、供水等配套工程建设。三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做大做强毗河以南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和毗河沿岸生态商务休闲旅游产业,积极促进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和毗河¢沿岸生态商务休闲旅游产业集中、集群发展。
(三)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实施“一河两岸”战略
积极争取国家级重点镇的配套政策,加大毗河开发和城镇改造建设力度,以特色旅游、河居住宅地产、休闲度假和都市城郊商贸服务项目的开发为重点,努力建设毗河生态产业带。一是加大毗河开发力度,实施“节点”式开发,打造接龙岛、观音岛、王家河心,以生态田园风光为背景,修建特色河堤,培育花草林地,突出文化休闲、康复度假主题,做好以水文化为核心的休闲观光旅游业。二是建设毗河生态商住区,吸引城市居民到**购房置业,聚集人气,形成商机。沿河发展河居住宅区、商务休闲区,建设毗河商务休闲走廊。抓好“**商都”及其他项目安置房建设和羊叉河沿岸风貌的改造工程项目,进一步提高**镇的城镇魅力。三是积极实施旧城改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灾后重建相结合,加快“物流园区”、“安置房”项目建设,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聚集城镇人气。引进社会资金,大力实施旧城改造和市政管网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