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现状及发展对策调研报告

时间:2024-12-27 20:18:2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为了更好地了解京郊失地妇女的现状特征,失地成因,存在问题以及再就业心态等,以期提出解决失地妇女再就业问题的具体对策,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参考,北京市妇女联合会组织并实施了对京郊失地妇女的抽样调查.本次调研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个案调查等方法,共发放问卷28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72份,回收率为99%,现综合分析如下.

一,失地妇女的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的家庭人口.从家庭户规模上看,3人户占49%,其次为4人户和5人户,分别约占25%和20%,2人户和1人户分别约占6%和0.36%.

从以上调查对象分析来看,失地妇女的年龄偏高,文化素质低.在失地妇女中,35-44岁的中青年妇女占多数,受教育程度有一半以上是初中文化,而且存在着年龄越高受教育水平越低ษ的状况,10%小学文化的妇女主要集中在35-54岁后两个年龄组.

二,农民失地的具体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1,失地前后土地面积变动状况

2,土地征用方式及用途

从用途看:国家征用土地主要用以修路和房地产开发,而乡镇征

3,失地前后妇女收入变动

在调查中,失地后增收的人数占12.67%,而减收和持平的人数分别占43.63%和43.7%.从人均收入上来看,征地对于务农女劳动力来说并没有增加收益.

4,失地者从政府所获的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障

5,失地未就业妇女主要生活来源及家庭生活状况

主要生活来源仅有一项的占总数的53%;有第二项的占总数的27%;有第三项的占总数的16%.在失地未就业妇女中,收入来源主要是:靠丈夫供养,政府救济,亲友资助,家庭服务,个体办工商,家庭养殖,借贷以及其他一些非固定收入.无论有几项收入来源,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妇女以丈夫供养为主.

小结:

第一,京郊农民的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已不断减少,相当一部分人已完全失去土地,从土地的人均占有面积来看,有76%的失地妇女只有一亩以下的土地.粮田和菜地等基本用地人均占有面积更是大幅度减少,大部分失地妇女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

第二,城市化建设用地是征地的主要原因.在土地的征用方式上国家征用占近一半,在使用上有相当一部分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修路,绿化等.但应注意保护优良农田及生态环境平衡发展.

三,当前失地妇女再⌚就业心态

在所调查的失地妇女中,表示愿意再就业的占96%.从原因上来看,因为想增加收入愿意再就业的占有再就业意愿妇女的76%;因为家务事多不愿意再就业的占不愿再就业妇女的52.3%,不愿意再就业的妇女中45-54岁的中年妇女占一半以上.

1,愿意再就业的失地妇女的人均土地及纯收入情况

愿意再就业的妇女中没有土地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4.6%,有一亩以上的仅占12.7%;收入方面来看,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占被调查人数的47.44%,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的仅有5.57%.

2,愿意再就业的失地妇女的求职心态

愿意再就业妇女的择业意向

选择企业性质和用工形式意向

从选择的企业性质来看,选择了公有制企业的占全部被调查妇女的53%,选择去私人企业的占8%;从用工形式希望是合同工的占70%,约有20%选择临时工.

从选择就业地区意向

选择本乡镇村就业的占52%,选择本区县就业的占31%,选择在本市工作占17%.从年龄看,选择本乡镇,本区县工作的妇女多发生在后两个年龄组,16-34岁年龄组选择本市工作的较多.

期望的工资收入

受教育程度和期望月收入呈正相关的关系.学历越高希望的月收入就越高.占42%的失地妇女选择500元左右的月收入,占4

1.6%的失地妇女选择千元左右的月收入.

小结:

首先,大部分失地未就业妇女有再就业意愿,希望增加收入.年龄越高学历越低的妇女越倾向于不选择就业,这与她们在就业市场上的年龄和学历劣势有关.

其次,在选择再就业时,失地妇女就业观念较保守,但已开始趋向转变.多数妇女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如希望到公有制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妇女期望成为商业服务业的工作人员.这种观念的转变也反映了失地妇女再就业的迫切心情.多数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所增强,如对于社会保障各项福利的期望等.

最后,失地妇女的就业期望值偏高.尤其是年龄偏大的妇女不希望离开本乡镇村,只想就近择业,同时月工资收入又期望要到千元左右.这对于刚刚开始步入城镇化建设的农村地区有一定难度.

四,失地妇女对未来发展的设想以及诉求社会帮助的建议

1,失地妇女对于提高自身素质的设想

调查显示,大多数妇女认为提高素质是为了有助于自己就业,因此必须学习文化知识.从期望达到的文化程度来看:期望能够高中或中专毕业占53%;期望大专毕业占29%;期望初中毕业占12%;期望大本毕业占6%.年龄偏低的女性期望取得的学历越高.

失地妇女对于通过业务培训取得技能证书方面,也存在差异.被调查人数的70%希望取得求职上岗证书,其中高年龄组妇女更多的是期望获得求职上岗证书,而低年龄组的妇女则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技能,包括电脑,外语,甚至有10%的人希望取得中级职称.

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占65.2%的人选择业余学习,占9%的人选择全日制,可见更多的失地妇女期望在业余时间来提高自身素质,但却不愿意牺牲大量的工作时间.

总之,尽管许多妇女期望提高自身素质,获得更高的学历以及相应的技能证书,但对于不同的失地妇女

而言,学费的来源以及学习的方式则有很大的差异.许多妇女尽管有学习的愿望,但因为自身及家庭的限制不能够真正走进课堂,真正花费时间和金钱来实现愿望.

2,失地妇女诉求政府及社会的建议

对政府决策的建议.各年龄组对于政府方面建议最多的是安排农转非工作,可见就业仍是摆在失地妇女面前一道最大的难题之一.在25-44岁年龄组,有相当一部分妇女有着自主创业意识,期望使用补偿金来自行创业.

对租地单位的政策建议.有55%的人希望用招工指标置换租地,有45%的人期望租地单位与乡政府合办企业吸收失地妇女就业.

对各级妇联组织的建议.有77%的人希望妇联组织能够举荐失地妇女到各行业服务部门就业,另有18%的人希望妇联组织能够安排失地妇女从事家政服务.这两方面建议尤以35-54岁两个年龄组的妇女所占比例较大.

总之,大多数失地妇女面临的主要难题就是就业,其中尤以年龄在35岁以上的失地妇女的需求最为强烈.在对于政府及社会的诉求方面,大多数失地妇女希望能够将征地与就业挂钩,在失去土地的同时能获得相应的就业岗位.

五,总结及建议

1,当前京郊失地妇女存在的几点问题

首先,城市化水平提高使郊区妇女的就业状况发生很大变化,农业不再是主业.使得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郊区妇女,尤其是中年妇女在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而法制不健全所造成的性别歧视又加重了这一趋势.其结果之一是部分妇女的贫困化.这在无业的失地妇女以及一些单身母亲中显得尤为明显.

其次,观念较保守,一时难以适应新的就业环境要求.一是依赖性较强,自主创业意识淡薄.相当一部分失地妇女普遍依赖性较强,缺乏主动寻找就业机会及创业的积极性.二是就业期望值较高,不能切合自身实际.失地妇女普遍都不考虑自身素质和技能实际,希望找到一份收入高且离家近的工作,不愿外出就业.

再次,自身文化素质,工作技能低,就业信息不畅通.40岁以上的妇女情况更加严重,这些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无一技之长,学习能力弱, ت加之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家务负担较重,因此年龄和技术已成为就业的最大制约因素.另外,急需有关部门有组织的对于失地妇女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活动. 最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征地补偿有限,给失地妇女带来了生活风险.从调查结果来看,一部分失地妇女未能享有任何的社会保障,大部分失地妇女仅享有一项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未能做到普及.另外,在政府征地后,给予的补偿十分有限,同时对于失地后的就业投入少,因此在补偿款花光后很有可能陷入贫困状态.

2,政策建议

政府应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充分考虑土地升值对于农民的级差利益,土地从耕地变成价值更高的城市用地后,农民应该能分享土地升值所产生的利益,比如可以以入股的方式参与这个过程.在保障了整个失地农民群体的利益后,才能使弱势中的弱势——失地妇女享有更多的保障.

各级政府应根据各区县的相对优势发展其优势产业,加强小城镇建设,加快城市化,工业化步伐,为失地妇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要多开发公益性服务岗位,发展个体经营,争取后勤服务岗位和援助性岗位,发展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把服务领域做大做宽.

✈ 提高妇女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要根据失地妇女讲实际的特点,以就业培训为目标,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提高培训质量和实效.要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技术技能基础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周期的培训.对年龄较轻,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可组织职业培训,培训的时间可长些;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无技术基础的,可组织一些家政服务,编织,护理,餐饮,服装等方面简单的培训,培训时间可短些;对那些开过小商店,小饭店,小服装店有一定基础和创业愿望的积极开展创办小企业和非正规就业组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