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型范畴理论看医学英语术语中的新词
医学英语术语是国内语言学研究者关注的重要对象。例如,赵金祥对医学英语术语的构词规律进行了研究[1]。李俊梅从神名称谓的引申词义和神名称谓的转义两个方面对希腊神话与医学英语术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2],李洪伟与蔡郁则对医学英语术语与希腊和拉丁语之间的词源进行了分析[3]。宋定宇对医学英语术语的发展进行了历时的考查[4]。从目前国内论者们的观点来看,主要是注重对医学英语术语的构词与词源的传统性研究。尚未有论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医学英语术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的视角对医学英语术语中词义进行研究以丰富论者们对该问题的看法。
1 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是基于认知基础上的范畴化理论。它受到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 enstEin)的家族相似性理论的影响,在美国心理学家埃莉诺罗施(Eleanor Rosh)那里得到了充分的阐述。与经典的范畴理论不一样,它强调人的认知的重要性。经典的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是同一的单元,有着清楚的界限,所有的范畴内的成员是由有限的几个重要特征来辨别的[5]p41。而原型范畴理论则认为,范畴不是以同一来划分的,而是有着一个原型,和好的或差的成员,以及模糊的边界。范畴内不是所有的成员都分享同样的不相连的特征,而是可能由家族相似性联起来的[5]p41。原型可被称作某一范畴的范例。它亦被看做作为范畴化的图式的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或是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6]p54。它成了范畴内其他成员的重要参照对象。事物是通过与原型的相似而获得成员资格的。与原型越接近,它在范畴内就越处于中心地位。因为这样,相似性的概念贯穿了所有范畴化的过程[7]p60。在原型范畴理论中,原型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文化环境和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以词汇car为例,它源于拉丁语carrus,原指古代的马车或战车,到当代,它在人们脑海中的原型更多的是∞指私家小汽车,这个词的形式没发生变化,但在人们的认知中,它的中心意义发生了改变。因而,温格瑞尔(F.Ungerer)和施密特(H.J.Schmid)提出了原型转换[5]p316和原型分裂[5]p318的概念。原型转换(prototype shift)指的是在词义的变化中,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发生变化,词汇所指的的范畴的中心属性发生了变化。前面所举的car的例子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原型分裂(prototype splits)指的是一个范畴内的原型分裂产生多个原型或一个原型分裂到不同的范畴去。这种方式导致了一词多义和同音同形异义的产生。如汉语的同志一词原指亲密的革命战友,后来这种亲密关系中裂变出了同性恋意义上的同志,彻底改变了这一词所具有的神圣的特征。原型范畴理论理认为范畴边界是模糊的,取决于人们认知的变化。原型范畴理论促进了人们对原型的动态性的理解,给我们观察事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2 原型理论观照下的医学英语术语新词
借用原型理论来分析医学英语术语中的新词,可以让我们对医学英语术语中新词的动态演变过程有着更深入的理解,事实上,医学英语术语的新词与原型转移和原型分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新词的出现也体现了医学英语术语范畴边界的模糊性。
首先,医学英语术语中有部分的词是以原型转换的方式产生的。如hospice一词,原来指宗教人士开办的收容所,如今被赋予新义为临终关怀或善终服务。由于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事物认知的改变,该词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这是一种原型转移的现象。而且,在西方,这种善终服务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变化,目前巳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性的运动叫善终运动(Hospice Movement),hospice更多地被赋予了尊重生命的意义。在当下,随着宗☃教的式微,人们用hospice,其核心意义基本上是善终服务的意思。h✯ospice一词在中国人的认知中可以说是一个新词。在以往,我们认为人的死亡在医学上是一个物理过程,对死亡的神圣性和病人最后时间的状态关注得比较少。随着社会的进步,对hospice的关注会越来越多,人们对它的认知也会越来越充分。由于文化语境的差异,中国没有基督教的传统,对hospice一词的理解,其中心意义,对中国人而言,必然是临终关怀,而不是其原有的意义。
其次,在医学术语新词中,在拼缀法形成的词中,被拼缀过来的词的意义在新的词内发生了意义上的原型分裂。如affluzenza(富贵病)一词中,affluent(富贵)一词在被并入新词中时,意义由原来的褒义变成了贬义。词义发生了分裂。同样,在ablEism(体格健全至上主义者)一词中,able(有能力的)一词在并入新词后,其原型意义发生了分裂。原来指的是一种积极的有为的状态,现在这种有能力的(able)的意义被分裂为具有自我炫耀,看低他人的意义。温格瑞尔认为原型分裂在具体的物体的层面很少发生,它更多的发生在抽象的原型身上[5]p318。Affluzenza和ableism两词印证了温格瑞尔的观点。Affluent和able两个词恰恰是两个具有抽象特征的词。
再次,词型转换生成的新的医学术语导致了词义原型转换的产生。如celiac一词,原为形容词,其意义为腹腔的,现被用为名词乳糜泻患者,原有的词义发生了转换。在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里的特定场合,乳糜泻患者成了这一词的中心意义。
除此之外,医学术语新词在被缩略后,其意义也会发生原型的转换。如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一词,在缩略后为AIDS,汉语译为艾滋病,艾滋病一词比原来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更令人感到不安。汉语的艾与爱同音,由于该病与性有关,这成了一种带有歧视性色彩的疾病。偏离了它原来的强调免疫系统问题的特征。在中国人的认知心理上,艾滋病有令人谈虎色变的效果。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感情色彩不如艾滋病那么强烈。滋一词也让人联想到疾病的滋生和该症带来的惨不忍睹的皮肤上的破裂和病征。该词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其道德与表面的特征被放大了,取代了其原有的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媒体的宣传,人们对艾滋病一词也经历着认知的转变。随着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同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一词的缩略语AIDS的帮助的意义更多地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同时,对疾病的命名方面,由于人们认知的变化,用来给疾病命名的术语也发生着原型转换。如前一阵的非典现象。最早人们用atypical pneumonia来指称这种疾病现象。后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유3年3月25日给出了一个更确切的命名,称之为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中国人根据缩写译为萨斯病。现在,人们更倾向于用英文的SARS来称谓这一疾病。
另外,医学术语新词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也发生了原型意义的转换。如Viagra一词在英文语境中,它指的是一种治疗男性性功能的特效药,与哥(brother)没有任何的联系,但在汉语的语境中,它被翻译为伟哥,而且很快风靡。这与中国人的认知有着密切的联系。哥一词在中国有着其特定的意义,指的是伟岸的男子和有魄力的人。从认知的角度而言,谈到伟哥,中国人都知道,在中国的语境中它取代了Viagra的地位。这种词义的转换并不源于词汇的自身,而源于人们对它的认知和赋予它的意义。
除了上面提到的医学英语术语新词与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有着密切的联系之外,新词的产生也印证了原型范畴理论所倡导的边界的模糊性的观点。随着广告业的发展和对人心理的巨大作用,如adsturbation(广告刺激,广告淫)这样原先没有的医学术语被杜撰出来,并进入医学术语的范畴。人们对决策心理的认知导致了decidophobia(决策恐惧)这样的新的医学术语的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潜在的词汇开始进入已存的医学英语术语的领域并贝广泛使用。以词素cardio为例,医学术语中就有许多潜在的词汇,其中cardiovascular(心血管的),cardiodynia(心痛)出现在许多医学文献中并且被收录到医学词典中而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成为已存词汇[8]p152。新的医学术语的不断产生反映了人的认知对新词的塑造功能和医学英语术语边界的持续扩展。
3 结语
由上可见,医学英语术语新词体现了词义变化的动态过程,医学英语术语如其它语言现象一样,随着人的认知的改变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医学英语术语新词的产生与词汇的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有着密切的联系,新词的产生体现了医学英语术语范畴边®界的模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