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鱼病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

时间:2024-12-27 06:34:5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气温回暧,水温升高,鱼类开始摄食生长。与此同时,养殖池中的各种致病菌、寄生虫也开始大量繁生。由于经过越冬的池鱼体质普遍较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极易受到感染或寄生引℃发水霉病、赤皮病、竖鳞病、细菌性烂鳃病、鱼波豆虫病、小瓜虫病、斜管虫病、锚头鳋病等,轻则造成生长缓慢,重则导致死亡,给养殖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因此,广大养鱼者必须切实加强春季鱼病的防治管理工作,为夺取全年养殖丰收提供安全健康保障。笔者现将相关鱼病的主要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一、水霉病

1.主要症状。病鱼体表长有棉絮状的白色菌丝,焦躁不安,游动缓慢,食欲减退,并有与其它固体物磨擦现象,患处肌肉腐烂。

3.治疗方法。①根据水霉菌对盐度较为敏感的特性,用3%~5%的食盐(不含碘)溶浸泡病鱼10分钟左右。②全池泼洒水霉净(主要成分:水杨酸、杀菌剂、粘膜修复剂、 稳定剂),1米水深用量为50毫升/亩。

二、赤皮病

1.主要症状。病鱼离群漂浮于水面,反应迟钝,游动迟缓,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发炎,两侧及腹部鳞片脱落明显,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

三、竖鳞病

1.主要症状。病鱼游动缓慢,反应迟钝,严重时呼吸困难,竖立的鳞片向外张开用手按压有液体从鳞下喷出,鳞片随之脱落。

2.预防措施。①鱼种入池前用3%~4%的食盐水溶液浸洗5~10分钟。②每10~15天使用生石灰进行1次池水消毒,1米水深用量为10千克/亩左右。

四、细菌性烂鳃病

1.主要症状。病鱼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仔细观察可发现鳃片上有泥灰色、白色或蜡黄色斑点,鳃丝肿胀,末端黏液增多,并常粘附淤泥,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进一步检查可发现鳃盖骨内表皮中部常被腐蚀成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渔民称之为“开天窗”。

2.预防措施。①曝晒池底,使用生石灰清塘,杀灭病原菌。②发病季节,每10~15天全池泼洒1次生石灰,用量为10~15千克/亩,保持池水的pH值7.5~8.5。

3.治疗方法。①全池泼洒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1米水深用量为650~800克/亩。②投喂用鲜大蒜粘制成的药饵,每100千克池鱼大蒜素用量为0.5~✍1千克,连喂5天。若同时加入等量食盐投喂,疗效更佳。

五、鱼波豆虫病

1.主要症状。病鱼皮肤上形成蓝灰色黏液层,被鱼波豆虫穿透的表皮细胞坏死,鳃小片上皮细胞坏死并脱落,鳃器官功能丧失,导致呼➳吸困难,虫体同时剥取寄主组织并吸收营养物质。另外,受损伤的组织遭受细菌、水霉的侵入又加速病情发展。

2.预防措施。①定期加换新水,保持池水水质洁净。②放养前用8毫克/l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水溶液对发现有鱼波豆虫寄生的鱼种药浴15~30分钟。

3.治疗方法。全池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用量为450克/亩左右。

六、小瓜虫病

1.主要症状。病鱼体表、鳍条及鳃瓣上布满大小1毫米左右白色点状虫体和胞囊,肉眼可见。鱼体头部、躯干、鳍条处黏液明显增多,与虫体混为一体,好像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鳞片脱落,眼球浑浊、发白,表皮发炎腐烂、局部坏死。

七、斜管虫病

1.主要症状。寄生在鱼的鳃、体表,刺激寄主分泌大量黏液,在寄主皮肤表面形成苍白色或淡蓝色的黏液层,组织遭到破坏,导致病鱼呼吸困难,食欲下降,体质消瘦,漂浮在池边水面呈侧卧状,不久即死亡。

八、锚头鳋病

1.主要症状。锚头鳋大量寄生时,病鱼烦躁不安、食欲减退、游动迟缓、体质瘦弱,体表还呈现大小不等的红色伤口,为其它虫体寄生和病菌感染创造了便利条件,❤从而引发并发症,导致死鱼数量增加。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