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时间:2024-12-27 06:57:5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民族声乐若要发扬光大,必然会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融合其他音乐艺术的可取之处。本着价值传承的根本目的,民族声乐只有在不断创新、不断吸收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对民族声乐价值性艺术的维持和传承。以探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为主线,对国内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进行阶段性总结。

关键词:音乐艺术;民族声乐;创作

一、民族声乐的发展以传承本真为主

1.破除作品题材的限制性特征

中国是文明礼仪的开源之流,其人民自古以来都遵循着孝、忠、义等礼仪文化为丰富自身思想行为价值取向的根本。而民族声乐艺术源自民族,民族又由人民而组成,因此,在过去的民族声乐艺术题材中,以中国传统礼仪和伦理文化、奉献精神为主的题材占ต据多数。尤其在建国初期,许多作词作曲者受历史文化环境的熏陶创作了大量与建国大业、歌颂祖国相关的曲目,例如,《走向复兴》《红旗颂》等。同时亲情题材也是民族声乐永恒不变的核心点,例如,《母亲》《父亲》《爸爸的草鞋》等。这些曲目题材秉承了一贯的中国民族特色,但在时间的推移下,这些曲目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和声乐技巧基本只是在传统民族声乐的基础上打转。因此,本着弘扬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原则,我国民族音乐人必须融合西方声乐艺术技巧,对民族声乐进行综合性的升华。例如,《送你一朵东方茉莉》曲目就在保持民族声乐特色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声乐元素,故这种创新性的曲风加上宋祖英的高超声乐表演技能,使得该歌曲荣誉当选奥运会获奖歌曲。因此,作曲者应从中获取一些创新思维,不能仅将题材的内容限定在歌颂的范围内,要利用融合性手段赋予歌曲更深层次的灵魂。

2.提升民族作品的多元化特征

在曲目固定的条件下,即使声乐表演者能通过自身的理解对民族声乐曲目进行二度创作,也极难完全跳脱作品固定的风格层面。因此,从观赏性角度来看,民族作品风格过于固定是不利于声乐艺术创新发展的需求的。因此,作曲者应在创作的范围中积极探寻创新改动的手段,如:在乐器的配合、曲目主旋律特色、曲风结构等内容中,可以加上技巧的变动特色,从而构成多元化的民族作品新风格。但改动过程要注意,形可变意不可变,民族声乐艺术的创新是为了传承,因此,作品的创作方向绝不能脱离民族声乐的实际价值观。

二、民族声乐的发展状态

1.利用科学的方式充分结合西洋声乐特征

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声乐文化艺术之所以具有中华特色,是因为民族声乐的形成必然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基础上的,中华文化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熏陶和沉淀,其民族声乐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必然是深厚又深刻的。同时中国的历史进程与西方存在本质上的差别,这也是中西方在民族声乐文化中从表现形式到发生技巧都十分不同的根源所在。虽然中西方声乐文化在思维特性、审美标准等方面有不同的意见,但音乐的艺术和价值是可以互通的。因此,在民族声乐的基础上加以西洋音乐的特征是经过音乐界学者实际认证的。中国民族声乐的特征在音色方面可以简单总结为优美自然、连贯有美感。同时也因汉语发音的特性使得中国音乐人格外注重声音的脆实感和清亮感。这一点及其体现被意大利音乐学者称为“连贯的中国声乐美”。而西方的声乐发音则特别注重吐字间的腔内共鸣和字句间的联通柔和感,因此,中国民族音乐人便将“连贯和柔美”作为切入点,将中西方民族唱法糅合,形成了一种定义为“完美唱法”的融通技巧。在技巧融通的重点中,中国音乐人特别突出了西方声乐的美声唱法,即在表演过程中要求表演者凸显声区统一的特色,利用真假音结合的手段凸显了民族唱法中的气息灵活特色,而该技巧可有效加深民族£声乐的表演渲染力,为听众提供了更具层次的内涵美感。若要对该种唱法有更深入的立体体会,可参考《沁园春雪》《在银色的月光下》等曲目,重点体会其发声共鸣的特点及词句表达的韵味美感。

2.糅合艺术本真特征与时代的变动特色

实际上民族声乐所具有的绝对民族特征也并非一成不变,相反,民族声乐也是在民族的发展中逐渐成型的。因此,在现代社会,民族声乐绝对有必要在新时代的推导下逐渐更新既定形态[1]。但考虑到变动方向对民族声乐发展价值的干预性特征,要求民族声乐艺术家在保持本我创作的状态下,对时代背景下民众对民族声乐的看法也同样进行一定意见的收集和采用。换句话说,民族声乐必须具有时代性特征,如此才能从艺术的角度在时代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完成时代创新和保持艺术本真的民族声乐艺术家中,谭晶女士可以说是集大成者。多年来,她一直追求完美融合民族音乐与时代曲风的完美方法,其在歌唱类综艺《歌手》中与陈力宝先生合作的《九儿》,可以说是将现代声乐表演艺术与民间曲艺完美结合的极优秀作品。《九儿》通篇只有四句歌词,但在谭晶高亢的歌声下,其曲目表达的愤恨凄凉等情绪充分与唢呐声融合,完美地将西方歌剧唱法与民族唱腔融合,与唢呐的演奏营造了一段“音乐的对话”。而在表演过程中,谭晶在衣着妆容方面所✫表现的沉稳大气也属于绝对的西方时尚文化,因此,融合了各类西方文化和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曲目,堪称经典[2]。

三、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未来展望

在展望之前首先要明确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传承过程中必须保留什么,要从哪方面在此进行升阶,以及做出创新举动的尺度范围要求。因此,下文将从理论、情感两方面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未来进行展望。

1.理论层面

民族声乐传承中最主要的是对声乐理论进行完整化的传承,从作用层面来看,声乐理论是中国民族声乐的内涵和灵魂。而从内容看,声乐理论也绝对是中国民族声乐具体方法和实践过程的完美再现。因此,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家若想在维持本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声乐文化,最重要 ☹的是明确自身民族声乐的理论知识。将传统民族声乐理论融会贯通,要求国内民族声乐艺术家理论学习具备持续性,如此才能有效地将传统声乐理论内容运用到现代民族声乐改良成型中,维持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本真”状态。

2.情感层面

民族声乐艺术的曲目内涵是形成艺术特征的一方面,但声乐表演者对曲目的理解和再造方向却也是形成声乐艺术最终表演形态的要点。因此,要求民族声乐表演者必须具备情绪到位的表演能力,能够对不同曲目进行不同情绪的清晰认知。只有当表演者将自身情绪与曲目情绪融合,才能从更深层次的丰富内涵中带动观众对曲目的感情状态,否则对于观众而言,民族声乐表演就只是一场带有中国特色文化特征的“普通”表演。需要强调的是,在中国民族声乐的情感体会发展中,表演者对作品的情感体会不能局限在作品所述的题材范围内,也要经过长期的表演训练,将自身演唱技能融合西方艺术风格,研磨各个国家对近似题材的不同表现方法,再将其与自我堆砌在情感上的思想进行融合,从而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表演达到一种无关国界、无关艺术方向特征的“本质情感输出”。

四、结语

对目前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分析可知:民族声乐无论是在作品创作的深度和难度上,还是在对民族声乐演唱技巧的发挥运用上,以及作品演唱的个性、风格艺术想象和表现力上,都突出了强烈的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时代性,为中国民族声乐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根基,更为中国声乐艺术成为国际声乐艺术的一枝独秀打下了坚实的根基[3]。

参考文献:

[1]贾敏.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思考[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

.

[2]陈鹿.试述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6

.

[3]李恬.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6

.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