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的内化途径

时间:2025-01-14 05:48:4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形结合 知识内化 途径

数形结合就是借助直观图形解读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相关数量关系,让学生通过思维对接,获得深刻、独立、立体的数学感知。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通过对图形解读、设计问题、引导感悟、实施评价等途径,揭示数学概念的内涵,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巩固数学的认知基础。数形结合具有其他教法无可替代的优势,这无疑是重要的教学资源,需要加以强化运用。

一、图形解读,揭示概念内涵

从小学一年级认识数字开始,图形就伴随课堂教学始终。教师对图形给出合理解读,能够简化概念程序,降低概念难度,有利于数理知识的传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图形进行深度剖析,逐渐掌握了数学概念的经纬度,对有效理解概念的内涵有重要作用。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抽象思维相对弱一些,而图形直观性更强,因此,利用图形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用形象的图形来表达,自然能够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便利。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对“毫米”的概念有清晰的认知,教师让学生观察米尺,找到毫米的长度单位,然后拿出数学课本,先估计其长、宽、厚各多少毫米,最后用直尺进行实际测量,对比估计和实际测量数值之间的差距。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操作步骤,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并在具体操作中对“毫米”的概念的认知更为透彻。教师让学生认识米尺中的毫米单位,对数学课本这个有形物体进行估计,用米尺进行实际测量,就是通过对图形进行解读,进而掌握数学概念。

二、图形设问,激活生本思维

数学概念的解读需要有一个过程,教师利用图形表达数学概念,并不能让学生瞬间掌握图形的要义,因此,教师要借助图形设计教学问题,给学生创造更多思考的机会,这样才能逐步建立数学概念的基础。数形结合,“数”是数学概念知识,“形”则是展示手段,借助图形设计引导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巧妙借助图形设计思考问题,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整合、웃分析、概括等思维方式,逐渐形成崭新的数理概念,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时,教师将学生领到操场上,再用米尺测量出1米的距离,然后提出思考问题:这是1米的距离,1千米就是将这个距离扩大1000倍。大家估算下,这个操场的跑道一圈有多少米¿呢?以操场为起点,到你们家有多少千米呢?以学校为起点到南宁市有多少千米呢?学生开始议论纷纷,很快就给出一些答案。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纠正,让学生深刻领会千米的实际应用。通过让学生实地观察,就是根据眼前的形推演文本中的无形概念――千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建立了千米的认知,实现了数形结合,学习效果显著。

三、图形感悟,桥接内化途径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图形设计呈现多元性,教师要根据教材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相关图形,这些图形是对数学内涵概念的有形表达。为了让学生的思维顺利启动,教师要结合图形和数学理论给出适当提示,帮助学生实现文本与思维对接,一旦生本、文本、师本达成和谐统一,数形内化才成为可能。图形感悟,其实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图形展开的自主学习活动,要让学生从读图之中感悟数学概念的精髓。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画面:狗熊、马、牛、老虎、鹿等动物去参加森林运动会,当它们走到一座小桥前,忽然发现桥边有一块提示牌“限重1吨”。问:这表示什么意思呢?这些动物能够过桥吗?该如何过呢?学生对画面内容非常感兴趣,开始热烈讨论。成果展示时,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给出合理的答案:这个桥承重为1吨以内,动物个体体重➳都不到1吨,都可以过桥的,但需要一个一个地过。教师让学生从图形解读中形成感悟,其实就是实现了数形的内化。

四、图形评价,巩固认知基础

图形评价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图形构成展开的深度认知行为,从深度解析中挖掘数形结合的必要性,从图形设计中进行课堂训练,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历练,对学生的数学认知进行巩固,都能够提升数学课堂学习的效度。

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初步认知,然后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用剪刀将其剪下来,最后让学生研究这个平行四边形,看其有什么特点。学生开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并适当作出积极评价,学生大多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是对图形的实践认知活动,学生对图形进行评估,由此获得的认知更为深刻。

总之,数形结合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思想,从无形到有形、从抽象到直观、从深奥到浅显,简化了学习思☭维,提升了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数形结合的途径众多,教师要对教材学习内容进行深度解析,对学生的学力进行仔细调研,更好地应用数形结合思想为教学服务。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