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高效历史课堂

时间:2024-12-26 03:20:4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初中历史课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想学、乐学。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初中历史;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参加教育教学工作,笔者就一直担任初中历史教学。面对一批又一批渴求知识的孩子,总以为自己教了,学生就应该会;复习了学生就不应该忘;纠正了学生就不应该再错。可年复一年,发现学生死记硬背,课业负担重,学得困难重重;教师教得辛苦,一遍又一遍,教学效果反而不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笔者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怎样才能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建立高效课堂。

“一流的教师教思想,二流的教师教方法,三流的教师教知识。”笔者认识到:教得好的老师,不仅是因为他下的苦功夫比我们多,而是因为他的方法比我们有效。教得轻松学得愉快,教学效果好,也没有大量繁重的作业,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善于教学的人,教师很闲适,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很好,学生都归功于教师教学有法;不善于教学的人,教师虽然很辛苦、很忙碌,学生学习效果却不好,学生都埋怨教师教不得法。那么教师要怎样教,学生要怎样学才能营造高效率✯的课堂呢?

以湘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的开篇,第十五课《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一课教学为例。

一、教师要学会“解读教材―驾驭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学应该是教师立足教材文本,对教材进行学法的加工,要对教材的内容拓宽、加深,把教学过程组织成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必须经过一定的、积极有深度的思维活动,才能获得知识。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与新知识建立联系,使新旧知识发生交互作用,通过同化与顺应的方式将新知识有效地融合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建立新的、更高级的知识结构网络,并实现有效迁移,使知识在应用中提升为智慧。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是把知识转化成学生个人知识,把人类智慧转化为学生个人智慧的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含量。学习了十五课中的九一八事变后,教师可以联系现实,提一提“钓鱼岛”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我们要专注课文中的基本知识,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例如,课本提到在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下,日本又阴谋策划华北事变。教师要讲清,日本想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基本知识是智慧含量最高的知识,要讲深讲透。基本知识是能够举一反

三、实现有效迁移的知识。因此教师钻研教材,首先自己要“懂”,要弄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追根究底,实现教材的重组与再创造,使知识变得鲜活、生动、简练与凝重。其次要“透”,即透彻地理解教材,一知半解只能照本宣科。再次要“化”,教学的功夫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化”的功夫。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化静态为动态,化被动为主动。最后是“活”,即不但要活学, ヅ更要活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产生新的发现。例如,学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学生通过探究得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海峡两岸可以合作,构建和谐社会。这样教学得到拓宽。教学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激活知识,教师要善于把最有价❥值的知识以最有效的方式与手段交给学生。

二、做好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让学生自主学习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

教师除了钻研教材,还要做好教学预设。预设学情,课前询问学生,在前面的课堂或课外活动中与学生交流;在正式或非正式的交往中,了解学生的兴趣、个性、态度、学习方式及特点。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个性差异和能力等做好教学预设。大多数学生知道歌曲《松花江上》,利用课前多媒体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展示东北的美丽富饶、日寇的入侵、东北人民流亡的图片导入新课。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提问:大家知道这首歌与历史上什么事件有关?这件事的经过、真相你知道吗?东北人民为什么流亡?用歌曲图片、教师的语言双管齐下来营造有效的情境。因™为教师的语言能力,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对知识的表象;精炼、一语道破的语言,使学生思维敏捷、思路清晰;通俗深刻的语言,使学生觉得通俗易懂;抓住本质、声情并茂的语言,使学生感到学习不是苦役而是享受。这样,把学生融入教学内容中去,实现学生知识经验与教材内容的有效对接。

真实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学生凭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不了问题,处于一种困惑与矛盾的状态之中。欲知其究竟,使人产生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所学知识真正发生兴趣之时,也就是情境营造有效之时,学生的自主性就调动起来。他们自己就会“钻进去”,即主动地去学习。欲求其明了,欲罢不能的学习内驱力,就会使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探求“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真相,国民政府不抵抗导致东三省沦陷,人民流离失所,伪满洲国的建立,东北人民的局部抗战。这样学习就变成了一种愉悦的体验,而不是一种外在的强迫。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如果一个教师自己都不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又如何能培养起学生对所学学科的热爱。”因此,教师的每一节课,都要满怀热情,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想学、自主地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启发。

2. 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学会适应性学习

教育教学方式的不当,长期被动学习、逼迫的学习和机械记忆、背诵学习等,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能让学生品尝失败的苦果,使他们对自己彻底失去信心,导致“差生”越来越多。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知识被老师教得枯燥、乏味,学生厌学,不堪重负。他们宁愿去劳动,过早地接受体力劳动对他们的惩罚,而不愿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接受学不会的心理折磨。转变差生承载着多少家长的期盼,也承载着社会更多的责任。积极成功的体验能产生极大的学习动力,这是教育永恒的指点,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方式速度和步伐前进,不仅是一种宽容而且是一种教育的智慧和美德。任何一门学科最初的教学目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通过恰当的启发,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与行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自信。在第十五课的教学中,鼓励学生讲述知道的局部抗日英雄的故事。教师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启发学生认识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使日本又阴谋策划华北事变,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材料“1935年底,北平学生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呼声”。师生一起分析认识“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教师的适时启发,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学生真正的求知欲由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激发出来了。只有遵循知识本身系统的启发教学,学生才会越学越求知欲强,积极性高,才会变得聪明。

三、让学生尝试去合作、去探究,获得理智与情感的体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合作学习的本质是交往、对话、互动和分享。它有双重目标,即学业目标和交往技能目标。在第十五课的教学中,对西安事变爆发后国际、国内各种不同的态度和主张,学生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与感悟。学生可以在合作交流中进行思想碰撞,开阔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提升学生的智慧和人格。

西安事变应该怎样解决?它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学习。教师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在讨论中互相启发,激发学生的灵感,打开思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还学会了与人交往、相处、合作、互助。

合作、探究学习后,教师要引导各小组对自己的合作、探究结果进行整理、表达。整理的过程可以使小组成员各抒己见,互助分享,形成共识,也可能是各种意见和矛盾无法统一,需要在全班进一步合作、探究。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并选择最佳解决的方式,在教学中始终要给予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以发现的眼光、以质疑的心态,超越老师,超越教材,超越自我。

四、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后巩固和拓展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是让学生去“温”,让学生梳理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体系,发现知识之间的内涵和关系。学生通过使用自己理解的语言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表述,这是一个深入理解知识,创新应用能力的发展过程,就不需要学生进行大量机械重复的练习,学生的课业负担得到减轻,教师只要适当引导评价即可。如果教师过于勤奋,什么都自己小结、归纳,必然会造成学生的依赖、懒惰。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必要的补充。作业不是机械重复,而应通过作业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和引导学生对知识发生兴趣。在第十五课的教学中,我们布置的作业是: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奉命将东北军撤至关内;1936年,张学良却对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联共抗日,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后来,江泽民同志评价张学良为伟大的人物,你怎么评价张学良?在历史上,他还有什么贡献?

当然,营造高效的课堂,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充满爱心,才能给学生以温暖,才能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最成功的教育是培养人的兴趣,激活人的潜能,激励人的教育。教师最大的成功就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让我们用真爱赏识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浅浅的微笑,一次充满关怀的抚摸,一次紧紧的拉钩,一个竖起的大拇指……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