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
论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
1.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经济与外部世界的关联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正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全球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我国的经济已日渐融入全球经济的大潮,完善审计准则,加快国际趋同,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审计准则国际 趋同,其实质是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这不仅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对会员组织的要求,也是其他国际组织的要求。随着持续的全球化,许多主要资本市场正在积极努力,推动向全球公认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趋同。包括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欧盟委员会、金融稳定论坛、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组织,都强调全球资本市场需要高质量的、统一的会计、审计准则,提出了各国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应与国际准则趋同的要求。世界各会计组织,只要不想游离于国际经济金融合作之外,不想游离于国际会计市场之外,就不能无视国际审计准则趋同这一趋势。
℃ 2.我国审计准则建设现状尽管独立审计准则建设取得了明显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审计准则建设,满足注册会计师执业需要,并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差距。
第一,行业面临很大的风险。近年来,企业经营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导致审计风险日益增大,主要体现在:企业组织机构及其经营活动的方式日益复杂,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影响日益加深,会计准则要求的判断和估计日益复杂,一些企业管理层进行财务舞弊的动机和压力日益增大。如何使审计实务更加有效地应对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给行业带来的风险,迫切需要通过出台有关审计风险准则予以解决。第二,传统审计实务存在缺陷。现行审计准则是建立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基础上,存在很大缺陷。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忽略对固有风险的评估,注册会计师往往不注重从宏观层面上把握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而直接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容易产生审计失败。因为企业是整个经济网络中的一个细胞,所处的行业状况、监管环境、企业的性质以及目标、战略和相关经营风险可能最终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企业管理当局串通舞弊或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内部控制是失效的。注册会计师不把审计视角扩展到内部控制以外,很容易受到蒙蔽和欺骗,不能发现由于内部控制失效所导致的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第三,国际审计准则有了新的进展。美国安然公司会计造假丑闻发生后,美国国会通过了《2002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包括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在内的准则制定机构影响很大。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针对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带来巨大审计风险,于2003年底及时出台了4个审计风险准则,以指导注册会计师有效地识别、评估和应对审计风险。与此同时,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还正在加紧修改其他相关准则。如果我国不加快有关准则的制定和修订,不仅部分准则项目将难以满足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需要,还将拉大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差距。第四,会计准则加快制定进程。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业务需要两把尺度,一是会计准则,一是审计准则。由于部分审计准则与会计准则存在紧密联系,一旦会计准则出现制定、修订和废止的情况,审计准则应当及时出台或修改。目前,我国正在加快会计准则的制定进程,审计准则建设也要相应加快步伐。
3.国际审计准则发展现状审计的历史十分悠久但审计准则诞生至今不过50多年的时间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民间审计准则不仅规范着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提高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质量而且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制度安排在降低其交易成本维护其有效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0年来西方职业界在审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审计准则理论方面创立了E斯坦泼M穆尼兹的国际审计准则为代表的审计准则体系在审计准则的实践方面建立了以美国一般公认审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国际审计准则为代表的民间审计准则体系。
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与审计实务的国际协调相适应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各国和各个区域性国际性会计组织乃至证券组织以及其它国际政治经济组织纷纷致力于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活动作为直接成绩一套较为成熟的✔国际审计准则早已呈现在世人面前然而各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环境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利益的斗争使得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并非一帆风顺。
从国际审计准则看其体系已经发生变化国际审计与可信性保证准则理事会前身为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已将审计纳入可✄信性保证业务,将注册会计师的业务分为可信性保证业务和相关服务可信性保证业务针对的对象主要包括会计报表和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系统与过程行为等针对会计报表的可信性保证业务有会计报表审计和审阅业务针对财务信息的可信性保证业务有财务信息审核业务,上述业务提供的保证程度有所不同审计提供的可信性保证程度最高相关服务针对的对象是财务信息包括商定程序和信息编制业务,两者不提供鉴证意见美国审计准则体系包括公认审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说明审计业务以外的其他鉴证业务则由鉴证准则进行规范面对国际审计准则体系的变化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正在对其准则体系进行研究以期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协调一致 4 ﭢ.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综观当今世界,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拓展市场的经济运行方式,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与趋势;影响贸易 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正在大幅度削减,贸易自由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资本市场、跨国并购和战略联盟的发展,使资本、劳务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更加便捷,推动着经济领域中各种标准、制度的国际化趋同;信息资源正在被更广泛的区域、更多的群体所分享,日益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共产品。所有这些,都为以知识化、信息化为核心的专业服务业的国际化提出了新要求、注入了新活力。
会计服务业是专业服务业的重要领域之一。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信息资源和国际通用商业语言,会计服务业对各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财务报表事实上成为一种全球化资源分配的决策依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独立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业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真正的趋同将使投资者更容易比较不同的投资机会,而无论这些投资机会在地理上相距多么遥远。投资者们将推动会计体系的趋同,使之更透明。 针对目前的国际情况我们应该注意到:第一,趋同是进步,是方向。趋同是协调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要求。任何一个不想游离于国际市场之外的组织,就不能无视准则国际趋同这一发展趋势。第二,趋同不等同于相同。各国在经济环境、法律制度、文化理念以及监管水平、会计信息使用者和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忽视各国国情,忽视会计审计发展状况和环境特点,趋同是难以实现的。第三,趋同需要一个过程。各国国情的差异决定了合作自愿性,需要积极且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努力追求符合国际效率、公平、主权和全球多样性发展要求的建设机制。第四、趋同是一种互动。趋同并不意味着单向运动,它是世界各个国家之间、以及各国与国际准则委员会之间、国际准则委员会同各区域会计组织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借鉴,相互认可。5.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的意义
第一,利于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如果双方都依据协调一致的会计准则来编制报表、披露财务信息,则会有利于双方的理解和沟通,从而达到加强合作的目的。第二,有利于促进我国会计实务的协调。会计的国际协调可分为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和会计实务的国际协调两个方面,前者也被称为是形式上的国际协调,后者则被称为实质上的国际协调。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旨在消除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使得会计准则更加科学和合理,为企业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的编制提供高质量的准则;而会计实务的国际协调是为了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会计实务国际协调是会计准则协调的必然延伸,是会计准则协调的目的所在;会计准则协调是实ค现会计实务协调的必然条件。
第三,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在一个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制定的,而中国的市场经济环境是从计划经济转型而来的,目前与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还需要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和准则,循序渐近的制定相应的具体会计准则,而且应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因此,研究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问题,找出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分析协调状况,有利于中国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