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审计
浅谈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审计
自2009年四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几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更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内容中四大体系之首。所以作为ท卫生主管部门如何实施好公共卫生项目,如何管理和使用好专项资金,是我们当前迫切探索的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
1.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审计的主要内容 2.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审计的方法开展调查分析是搞好审计查证的关键。在对会计资料审计查证的基础上,通过采取询问法、审阅法、核对法、实地考察法、实际盘点法等方法,了解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审计的实质就是围绕审计的目的,收集充分、适当的证据,据以评价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因此,证据的收集十分重要。而证据的获取,必须经过科学的审计组织并使用相应的审计方法。
3.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审计的一般程序3.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审计部门接受审计的委托或指令,从准备工作开始到实施审计之前的工作过程。审计部门在接到审计任务后,组建审计组,制定审计计划和方案。审计计划应在考虑组织风险、管理服务需要及审计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对审计工作作出合理安排。良好的审计人员素质是保障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 基石。《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规定:“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做到独立、客观、正直和勤勉”、“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保持廉洁,不得从审计单位获得任何可能有损职业判断的利益”。审计人员保持相对足够的独立性,以确保审计部门有较高的权威性,保证其审计的客观公正性。在审计实施前,必须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对其制度建立、实施方案、财务管理以及以前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等情况进行分析,优化组合审计资源,重点分析评估审计风险。在实施审计前,应根据经过批准后的项目审计计划编制审计通知书,与3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并作好必要的审计准备工作。
3.2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审计的重要环节。审计组依据审计实施方案,深入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检查和初步评价,收集、判断审计证据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与被审计单位初步沟通意见,在这一阶段中,审计人员按审计的一般方法进行检查、取证、分析、评价。
3.2.1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可以运用审核、观察、询问、函证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ป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包括书面证据、实物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等在内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和建议。3.2.2审计工作底稿。审计人员应将审计程序的执行过程及收集和评价的审计证据,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应内容完整、记录清晰、结论明确。涉及问题取证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由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签名或盖章确认。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完成后,应及时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按相关法规的要求归档、管理和使用。
3.3报告阶段审计终结阶段,包括筛选、分析审计工作底稿,完成审计报告,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并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终结阶段还应包括监督建议的整改和落实及后续审计等环节。
3.3.1审计查证工作结束后,审计组应及时提交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被审计人员及其部门的基本情况;审计核实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审计意见;需要反映的其他问题。3.3.2审计报告应征求被审计人员及其所在部门的意见。被审计人员及其所在部门在接到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之日起10日内,将意见书面反馈审计组,逾期不反馈意见的,视为对审计报告无异议。
3.3.3审计部门审核审计组提交的报告,报分管审计的领导审批后,向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实施单位提交审计结果报告,并抄送纪委、人事、监察等部门,同时向被审计人员及部门通报审计结果。3.3.4后续审计。对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被审计部门应认真落实整改,并于报告发布之日起3个月内向审计部门报告整改落实情况。审计复核要坚持,首先,指定专人对审计项目进行全面复核,以约束和规范审计行为,确保每个审计项目都能做到查清楚、说明白、定得准。其次,通过实行审计复核,强化审计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审计质量内控制度有效,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4.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审计的发展趋势随着公共卫生投入的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加快,对中
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审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1在审计的职能上。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审计已不能只停留在监督的角色上,而必须扩大自身的审计范围,并向效益管理延伸。审计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帮助和促进项目实施单位提高专项资金管理水平与效益,实现监督与服务并举。
4.2在审计的方式上。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转变。随着医改步伐的加快,传统的事后经济监督已不能适应♥时代特征,应转向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并举ร,从单纯的经济方面向管理方面扩展。使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审计工作渗透到专项资金管理的全过程,为提高专项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积极作用。4.3要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审计的效率和质量。会计软件已相当成熟,应用日益广泛。相对而言,审计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不普及,大多数审计机构和人员仍采用手工查账,摆脱不了对纸质账簿的依赖。审计人员应注重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运用,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既要有能力审查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正确性,又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工作本身,运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4审计程序要规范。审计人员要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制定并落实审计工作程序。从审计任务的下达、审计工作方案的编制到实施审计、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工作报告等整个工作流程都必须有一套规范的程序,审计人员应该一环套一环,并对每个环节进行控制。4.5审计取证要有效。审计人员获取的证据必须客观、真实、充分、有证明力,收集的证据一定要经过审计人员、被审计部门的有关人员签章才可有效。
由于多种原因,目前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审计通常只是对已有控制或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事后审查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而没有把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结合起来,更无法把审计贯穿于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的全过程。此外,事前、事中审计比事后审计在揭示、纠正问题等方面更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只有将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才能真正发挥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审计的作用。总之,随着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进一步提高,各方面对 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审计工作认识的逐步提高,审计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审计将为实施好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和使用好专项资金,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审计,保证项目任务落实和资金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