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电子书包应用情况调研报告
摘要:电子书包给学校教学与教育出版带来变革。研究者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多个代表性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家长、教研员、电子书包开发商、出版商进行了调研,较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电子书包的实际应用情况、发展态势与困境。
关键词:电子书包;教育出♀版;数字出版;中小学教育
近几年来,电子书包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电子书包在替代传统教材方面已初步取得一些进展,但是也面临很多困难,暴露出很多问题。笔者通过对一线学校、家长、教研中心、开发商等各方的调查,获得了大量电子书包应用开发的真实信息,有助于各方研判电子书包的发展应用趋势并制定应对策略。
一、电子书包应用调研的背景与方法
1.调研背景
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电子书包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香港地区已于2003年开始试行电子书包计划,效果良好。台湾地区2009年起在部分中小学校试点推广电子书包,以解决学生书包过重的问题。♋2008年,联想集团、汉王科技、金蟾(易博士)软件等IT公司和人教集团、广东出版集团、盈动锐智公司等,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中国中小学电子书包实施方案》,立即引来众多关注。2012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用4年时间,完成约100个区域试点和1600ง所学校试点,其中中小学试点1000所左右。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实践内容,电子书包受到众多教育界和产业界人士的追捧。近年来,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广东、河南等地有不少中小学校加入到电子书包应用试点的行列。
2010年起,传统教育类出版社开始遭遇到电子书包的严峻挑战,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一直在思考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外教社认为,传统教育出版社采用何种应对策略、决定要不要开发电子书包之前,首要的是应全面了解电子书包有哪些优势、其先行使用者有哪些真实的使用感受和意见、电子书包的实际应用效果如何等方面的信息。为此,笔者陆续就我国中小学应用电子书包的情况开展了多次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学校与家长等各方对电子书¢包功能和优势的认识、电子书包在教学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各方对推广电子书包的态度、出版业界及相关企业对电子书包的应对策略等。
2.调研方法
本调研的调查对象主要包括我国北京、天津、吉林、浙江、江苏、湖北、广东等地的中小学校长及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家长和电子书包开发商。具体包括北京小学、深圳福田区天健小学、天津南开实验小学、吉林市第二十五小学、吉林市第四小学、武汉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扬州三元桥小学、北京九中、北京五十中、湖州吴兴区研训中心、人教社云汉数媒科技有限公司、联想集团、广东出版集团、广州金蝉(易博士)集团公司等。
调研方法主要采取访谈法、咨询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调查法等。对电子书包使用者教师、教研员、学生、家长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访谈了近50位师生的使用情况和反馈意见。对电子书包开发商主要采用了咨询法,询问其核心技术和功能优势,了解其资金、技术、内容方面的困难和瓶颈。笔者还查阅了大量的报道和相关文献,以了解电子书包的兴起、发展、普及、优缺点等相关信息。
二、中小学实际应用电子书包的情况
1.教师方面的反馈意见
教师们认为电子书包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但想要彻底取代纸质教材,还有很大难度。教师们并不看好在教学中使用这类产品:
第一,使用范围小。大部分老师不打算在教学中使用电子书包。有的老师没有听过也没有使用过电子书包。一些学校的电子书包仅限于图书馆藏书。电子书包造价高,不易在各地区普及,对于农村地区来说还是天方夜谭。从学段看,电子书包应主要放在初中和高中,小学并不适合推广。
第二,不利于培养学习专注力。电子书包不宜在小学推广,因为小学生爱玩、好动,电子学习设备更容易被当成游戏机。大容量信息学习工具如果利用不当,也会把学生淹没在过量的知识海洋里。
第三,不利于培养阅读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应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会在书本上圈点批注。在课堂教学中,多数师生还是倾向于使用纸质图书。课外阅读中,一些教师可能会建议学生使用电子书包了解多方面的信息,掌握更丰富的知识。
第四,阅读体验有很大欠缺,阅读体验不如纸质书好。电子书包的,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对学生的视力健康造成影响。电子书包阅读器的字体字号、阅读视角等都还有待完善。
第五,不利于培养书写习惯。学生如果仅使用电子产品学习,只懂得按鼠标,不利于学习写字,即使电子书包中有手写工具,也不能和在纸上写字相比,长此以往,学生的书写能力就会弱化。
第六,内容差别化导致很难全部实现电子化。各年级学生学习的科目及进度不同,这就使得有些科目适合电子化,有些科目实行电子化效果未必好。
第七,提供的内容不够丰富。一些老师认为现在买电子书包除了看看词典、打打游戏,作用不大。一些电子书包只内置了许多教辅、词典,内容不够丰富,学校不认可,教育部也未指定购买,所以就可买可不买。
第八,对备课的辅助作用有限。电子书包在教学中起的作用很有限,一些老师备课、查阅资料时只是偶尔使用电子书包。有些语文老师上公开课时喜欢在各种版本的教材中自由选择,这个时候用电子化教材倒很方便。
2.家长方面的反馈意见
第一,形式大于内容。家长们认为用电子书包给孩子减负有形式主义之嫌,很多课外作业若存不进电子书包,孩子们就得背两个书包上学,增加了负担。
第二,成本太高。一次性拿出1000-2000元置办一个电子书包,大多数家长认为成本太高,更新教材和内容如果要付费,成本就更高。它也不如书本耐“摔打”,难免造成损坏,如果这样不仅加重了家长的负担,还会因此影响孩子学习。
第三,操作难度大。要想用电子书包教与学,需要系统地学习操作方法,但目前的电子书包功能操作难度大,学习操作电子书包势必会加重学生原本就很繁重的功课负担。 第四,影响身体健康。家长们认为小学生接触这些电子产品为时过早,尤其会使孩子的视力急剧下降,眼睛经常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
第五,学习过程难以监控。中小学生自控能力差,电子书包虽然方便了学习,但也容易使孩子沉湎其中,分散上课的注意力。孩子上网、玩游戏或者浏览不适宜的内容,这些实际上很难实时监控。
3.典型案例:江苏扬州三元桥小学的电子书试用情况
三元桥小学是扬州市启动的“电子书产品教育教学开发与应用实验研究项目”试点单位,项目组向学校捐赠了50本电子书(阅读器),每本电子书的重量在200克左右,能储存150多本书,有近450万字的储存量,在五年级试用。笔者对该校进行了实地调查,访谈了该校的校长。
该校所用电子书产品使用了新型的电子纸张技术,无辐射、不刺眼;每本电子书的屏幕上都显示着书库、音乐、档案管理、最近阅读、图片等九个栏目,底色类似真实书籍的微黄色,字迹也呈现印刷效果,学生们通过操作左右键,屏幕就会像真的书籍一样,显示出“纸张”一页页翻动的效果。电子书中具体的教材内容跟苏教版的其他教材完全一样,厂家还在电子教材内增加了一部分校本课程,因为涉及电子版权问题,又在实验阶段,签定了保密协议,所以还不能售卖。
在10多天的试用中,该电子书被找出了一些问题。有教师反映,目前电子书的功能只限于阅读、朗读和欣赏层面,距离无纸化上课还有很大距离。而用惯纸张的学生也表示,操作时有些麻烦,还不是很习惯,同时黑白界面也略显单调。该校校长指出,试用的电子教材很低端,只储存了部分教材内容,仅限于教材的朗读、翻页;人机互动还做得不够,学生无法书写,缺少输入的过程;目前该校没有在全校推广使用的打算。
三、产业界开发电子书包的情况与态度认识
1.电子书包产品开发商的困境
第一,缺乏深度数字产品。目前,包括汉王和方正在内的数十家电子书阅读器生产商都已相继推出电子书包产品。一般以教辅切入,作为学生的课外辅助伙伴,提供背单词、课外阅读等功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积累。但这些电子书包仅可作为学习的辅助工具,并非课堂教材,只是纸质教材的补充。它们很难进入市场,仅以资源为导向,缺乏深度数字内容,其资源不够丰富,更新缓慢。由于资源、硬件、技术、观念等原因,最早推动电子书包的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等国,其电子书包产品最终都未能实现大规模的应用。
第二,难以全面提供教材内容。实现课本电子化在技术上已不成问题,但电子书包最大的短板是教材内容。现在市场上所有的电子书包产品没有一个能提供完整的教材内容,提供的内容跟其他辅助教材设备区别不大。另一方面,全国教材版本非常Σ多,更新速度相应也快,且教材出版在国内一直都处于地方垄断,因此要想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电子书包项目计划还需解决太多的问题。
第三,缺乏产品标准。目前各方电子书包产品差异大,质量良莠不齐,有的难以保证优质的服务。目前产品功能、性能还不完善,有彩色化、记笔记功能、价格成本、功耗等难关要过。各开发商实际上都是各自为政,他们认为开发电子书包不难,推出产品向教育及出版等相关部门推荐以求得政府的资金扶持才是难点所在。
第四,价格、产品服务是发展瓶颈。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书包的价格肯定会越来越便宜,不过,何时才降到普通消费者的心理价位,仍是未知数。随着电子书包的普及,厂家要跟上售后服务也有很大困难。
第五,推行难度大。业内人士表示,电子书包虽然好处不少,但推行起来有一定难度,如何向学生收取硬件费用,如何计算电子教材费用等,国家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学校也不敢贸然尝试。另外,推广所需配套设施方面也存在不少难题,如学校教师、教室的配置,教室保障电池供电等条件还不具备。
第六,与传统出版业的冲突。政府不能也不会完全放开教材内容。教材内容一旦全部数字化传播,传统教材出版业面临的就是死亡。由于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分成比例很难确定,教材完全数字化还是一件比较遥远的事情。在电子书包未来的推广中,传统出版的利益必须得到保障,但如何保障也是难题。同时,开发商无法全面处理与出版社、作者等方面的版权问题,而单一依靠出售硬件产品并不能获得丰厚的利益。
2.出版商的态度
目前,我国大多数教育类出版社对电子书包采取观望态度。相关人士表示,教材和普通书籍不同,中小学生的教材出版、发行是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国家未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出版业的最大利润来源于教材教辅,如果直接推广电子书包取代纸质教材,肯定很难成功。现在的电子书包除了价格高、不够人性化、电子内容承载力不够等问题,在利益分配上也还有待明确。电子书扣除重新排版、设备方分成等其他成本,最后利润和图书差不多,甚至更低。而且目前电子书包的数量依然比较少,没有形成产品规模,电子书包的发展并没有为出版企业带来量级的利润增长,所以多数出版企业对此不太积极。
3.典型案例:广东出版集团等推出的电子书包方案
在第三届全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广东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北京人教希望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教网)和广州金蟾(易博士)集团三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出了_一套完整的电子书包解决方案――“教育内容+移动终端+服务平台”模式,打破了过去电子书包是单纯硬件产品的概念。
但是在实际调查中了解到,广东出版集团、人教网及易博士的电子书包主要包括人教版、粤教版系列教材配套的相关资源,内容不够丰富,且更新缓慢。人教社只提供内容,不经销。易博士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生产阅读器,暂时还没有推出教材内容,内容合作需与出版方洽谈,目前还较为缺乏。整体而言,这个项目的具体实施目前还面临较多困难。
四、调研结论及应对策略
目前,电子书包仍然处于“炒概念”阶段,各方都处在摸索期。在我国,完善的电子书包产业链尚未形成,电子书包能否普及还有待观察,电子书包的应用在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难度相当大,要推广普及电子书包,教育内容是否有效衔接、教育体制如何改革配合、电子课本如何收费、版权问题如何解决、新华书店体系如何安置、教学模式如何改变等都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难题,亟需探讨解决途径。但我们应明确认识到,电子书包无疑是未来教材的一个发展方向,电子书包与纸质教材应该各有用场、相得益彰,而不是完全替代纸质教材。目前,作为内容提供者的出版商还不宜贸然进入电子书包市场,但内容提供是出版商应该着力做的事情,电子书包最终的竞争是内容的竞争,内容才是核心竞争力。教育类出版社凭借纸质教材的内容优势,应争取成为电子书包产业链不可缺少的内容提供商、内容服务商。
应对电子书包的发展趋势,作为内容提供方的出版者,我们的做法应是一方面期待功能强大的电子书包产品问世,另一方面不断做足内功,完善教材内容,为以后的发展和融入电子书包产业打下基础。现在,出版商并非一定要立即投身电子书包产业,可先从三方面入手打好基础:一是内容创新,生产出适合师生教学需要的教育内容产品;二是运用数字技术大力开发配套产品,将数字内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三是与技术商合作,推出一些特色数字出版产品。在具体产品开发上,教育出版商可以尝试推出以纸质教材为主,同时配合音像、电子、网络的立体型教材;可开发与教材配套的学习电子资源包等,苏教版语文教材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可以借鉴。如果教育出版商将来决定要做电子书包,也不应该只是注重教科书载体的变化,而更应该视之为借助数字化技术进行的一次教学革新,将传统意义上的“课本”变成学生学习的“学本”,为老师、学生提供规范化、个性化、交互式的移动教育教学产品,开发出能真正带来教育进步的电子书包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