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海洋经济发展成功经验启示与借鉴
[提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陆地空间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压力日益增大,人们逐渐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占地球总面积70%的广阔海洋,蓝色海洋正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领域。为此,世界各国政府均加大对海洋的重视和开发利用程度,采取多项政策措施,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梳理和分析澳、美、韩、日等典型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现实,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海洋经济;澳大利亚;美国;韩国;日本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资助项目《海洋经济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贡献与拉动效应研究》(项目编号:L13BJL011)部分内容
中图分类号:F307.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二、国外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综观世界海洋经济的发展,目前全世界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已经制定了详尽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澳、美、韩、日等主要海洋国家均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并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且取得了诸多成效,他们在统筹海洋产业协调发展,发挥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等方面,均值得中国借鉴。
(四)日本。日本既是一个岛国,又是一个陆地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为此,日本一直十分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将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步转向开发海洋,提出“海洋立国”战略,并陆续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首先,重视制定合理的海洋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并出台完善的海洋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2007年4月,日本通过《海洋基本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日本海洋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加以规范;其次,日本在对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十分注重海洋经济与腹地经济产业的互动和相互促进。日本政府结合腹地原有产业的发展状况,建立临港产业集聚区,形成“以大型港口城市为依托,以海洋产业为先导,腹地与海洋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最后,日本政府十分注重鼓励私营资本对海洋经济的投入。例如,日本的关西空港产业园在建筑过程中吸收了大量民营资本,成立了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民营资本共同参股的股份公司。通过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海洋经济,不仅使得海洋产业快速发展,还减轻了政府财政的负担、提高了财政资金的效益,也为民间资本ง找到了好的投资渠道,实现了多盈的局面。
三❣、国外海洋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
(一)制定完善的海洋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应加快制定完善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加强对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合理布局海洋产业。尽快编制包括海水养殖、海水利用、海洋新能源开发、海洋旅游等领域具体规划。建立健全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完善相关的财政政策、投融资政策,并抓紧制定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在财政政策方面,结合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通过财政补贴、政府低息贷款、财政直接投资等方式,加大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海水养殖、远洋渔业和海洋新能源开发等战略新兴海洋产业的支持力度。在投融资政策方面,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和金融机构等投资海洋产业,尽快形成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的投融资格局;支持有实力的涉海企业上市融资,并考虑建立促进海洋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加大对海洋科技的投资力度,鼓励创业投资基金对高科技海洋企业的投资;完善海洋自然灾害的保险机制,探讨建立由被保险人、保险公司、政府等共担风险的保险和担保机制。抓紧制定包括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交通法、海洋资源法和渔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得海洋经济发展有法可依,也有法必依,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
(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发展。在我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中,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和海洋盐业始终占有较大比重,特别是前三项占比高达70%以上,而海洋渔业就业人数占全部海洋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更是高达50%。而从长期发展潜力来看,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等传统海洋产业的发展潜力极为有限,而像海洋能源、海洋生物制药、海水利用等这样的战略新兴海洋产业则潜力更大,然而后者在我国海洋经济中的占比是很低的。这说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层次较低,海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有待转型和升级。因此,应加快推进中国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海洋战略型新兴产业。首先,还应继续巩固海洋第一产业发展。尽管第一产业对海洋经济的贡献最小,但鉴于其基础性的地位及先天的弱质性,政府应继续保护第一产业的基础性地位,结合各海域资源的先天禀赋,发展特色海洋渔业,实施科学捕捞,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加大对海洋科技的重视和投入力度,鼓励科技创新,提升海洋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大力扶持包括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海洋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最后,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其在海洋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现阶段,我国海洋第三产业在以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旅游业为主导的基础上,建议大力发展海洋信息服务和海洋环境监测等现代服务业,实现海洋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加大海洋产业科技创新力度,重视人才培养。美、日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均表明,提高海洋产业的科技含量是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而我国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30%,远远低于美国60%的水平,这也正是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滞后的症结所在。借鉴美、日的经验,我国应逐步加大对海洋科技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首先,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资金支持体系。政府财政应在海洋科研投入,特别是基础性及重大科研项目的投入中占据主力,并出台完善的鼓励政策,吸引企业、金融机构及民间资本加大对海洋科技的投入;其次,紧紧围绕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加强海洋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开发。对于国内急Ⓐ需的紧缺高端人才,可以考虑从国外引进,出台完善的人才引进政策和制度,吸引海外人才有序有效回流。同时,加大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依托科研院所和产业园区,积极培养一批具有科技创新能力或管理能力的高级海洋人才。还应完善高层次人才的户籍和流动政策及股权期权激励政策,营造良好的人才使用与培养环境;再次,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密结合,更多着眼于自主创新的应用;最后,按照产学研一体化的要求,打造实现先进科研成果快速产业化的平台,促进高科技成果的转换,提升转化的成功率。
(四)改革分散式的管理,构建统一综合的海洋管理体制。中国现行的海洋管理体制是以分部门、分行业为典型特点的分散式管理模式。各部门和各行业无序竞争和重复投资问题十分,突出,区域分工体系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协作和配合,造成大量的浪费和内耗。例如,北方的青岛、大连和天津均试图将自身定位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纷纷上马大型集装箱和原油码头,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不断升级。为此,国务院应从中央层面成立专门的国家级海洋综合协调决策机构,统一负责“发展规划、海洋研究、开发开放、环境保护”等重大战略和方针的制定,而地方则建立相应分支机构,负责配合中央和协调地方的海洋管理具体工作,如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保护海洋环境等。
(五)加强海洋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对海洋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大,由于过度捕捞、海洋油气污染、陆地废水排放、海水养殖污染及其他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我们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海洋资源的涵养,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建立健全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严格控制陆域污染物向海洋的排放,在进行排污总量控制的同时,加大企业的排污成本和违法惩治力度,提升企业自觉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和责任,并对重大涉海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等;其次,建立健全海洋灾害预警机制和防灾减灾体系,加强海域防御工程建设,建立海岸生态防护网,加强沿岸滩涂保护和防潮堤坝建设;最后,严格审批标准和制度,按照海洋功能区的划分进行科学用海,加强监督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