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个体发展功能的实现问题研究
" 论文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实现对于高校树人育人使命的履行和学生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探析当前高校德育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实现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当前高校德育课程系统中较为弱势的隐性德育课程方面入手,综合当今学术研究前沿成果,在界定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隐性德育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具体任务,力图阐释隐性德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发展功能实现的客观困境,为如何进一步实现当前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发展功能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 隐性德育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 个体发展功能
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此意义上,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隐性德育课程日益得到重视。
自从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Hidden Curriculum)于1968年在其专著《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中针对显性课程首次正式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以来,隐性课程便成为课程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著名道德专家柯尔伯格认为,隐性课程可以作为促进道德成长的手段;精神病学家斯奈德则认为,没有一所学校没有影响师生的隐性课程,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所有学习者的价值感和尊严感,这是显性课程所不及的。我国学者也认为,隐性课程对人的个性品质包括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是实施德育和个性教育的一种方式。 因此我们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研究隐性课程。而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则要求我们尤其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发展功能在隐性德育课程中的实现问题。
一、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概念界定与个体发展功能
(一)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概念界定 根据上述概念,我们可以认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是指那些不同于正式课程,以间接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方式作用于学生无意识、无特定的心理反应,在客观上产生教化,却无法量化评估,对学生道德成长发生影响的 ッ各种ค非学术性教育活动。具体说来,应该包括显性德育课程体系中的隐性部分、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即物化的高校环境和硬件设备、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即高校成文或习惯的管理体制与规章制度、精神层面的隐性课程即集中反映高校历史传承和价值取向的校园文化、学术风气、办学理念等。
(二)高校隐形德育课程的个体发展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认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理论前提。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般规定,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和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以自己特定的方式,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这一根本任务,将自身固有的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隐性德育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对大学生的品德塑造和全面发展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引导政治方向
所谓引导政治方向,就是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等方式,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超越性本质的体现。具体说来,就是通过隐性德育课程中正确的价值导向、目标导向、政策导向和舆论导向,在社会转型期全民价值观趋向多元的新形势下,将大学生的思想引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使他们的思想发展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
2.约束规范行为
所谓约束规范行为,就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理解并认同社会规范,使大学生的行为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具体说来,就是要在隐性德育课程中向大学生传导社会规范,通过肯定、褒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否定、惩罚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来实现对大学生行为的约束和规范,从而使他们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主动维护和遵循社会秩序、积极共建和谐社会的同时,为自我发展赢得合理而自由的空间。
3.激发精神动力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即通过各种形式的外部刺激,使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体现在隐性德育课程中,就是运用民主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和奖惩激励等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拼搏进取、发展自我,早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优秀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4.塑造个体人格
所谓人格,一般是指人的性格、品格及资格的总和。从心理学意义上讲,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等特征的总和;从伦理学意义上讲,人格即人的品格,体现人在一定的社会中受教育和自我修养的文明程度;从法学意义上看,人格是指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它体现了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个体人格,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对急剧变化的竞争的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泛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发展趋势和终身学习的本领、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具有和他人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这不仅仅是高校教育某一部分的目的,更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独有使命,而是整个高校教育的共同任务。但惟其如此,隐性德育课程才更应该得到重视,隐形德育课程的作用才更应该得到充分发挥。因为只有这样,高校教育才能够全方位、多侧面、各角度地塑造、健全和完善大学生个体人格,引导他们早日成为健康的人、有用的人、优秀的人。"
二、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个体发展功能实现的客观困境
(一)研发的困境
深入研究高校隐性德育课程问题,不仅是构建完善德育课程体系本身的客观需要,而且是有效发挥隐性德育课程作用的必由之路。但由于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论证和实践尚不充分,隐性德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构建仍然不尽如人意。目前学界不仅没有统一对高校隐性德育课程概念的认识,而且在其要素系统的研究方面也缺乏清晰的层次性。这使得隐性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步履维艰。理论的缺失和实践的停滞,一方面导致实践的无力和理论的检验,另一方面更加敦促学界愈加重视高校隐形德育课程的研究。
(二)实践的困境
当前高校教育中,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合理搭配和有机统一客观上广受忽视。隐性德育课程作为高校德育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是显性德育课程在隐性领域的延伸,又是对显性德育课程的有益补充。然而我们在实际德育过程中,往往着眼显性德育课程的同时,有意或无意的忽略了隐性德育课程的发展。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高校对于显性德育课程的设置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和严格的考核机制,而对于隐性德育课程的设置和发展却无法做到全面有效地把握,往往陷入有心无力、事倍功半的困境;另一方面,隐性德育课程作为显性德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和全面延伸,内容极大丰富,不仅包括有形的活动和实践,更包括无形的传统和文化,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常常顾此失彼。
(三)资源的困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民物质生活资料极大丰富,但是精神生活状况堪忧。这一矛盾在高校生活中也逐渐凸显。一方面是大学生个性发展之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自由主义的泛滥,另一方面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问题、新矛盾解决时捉襟见肘、力有不逮。当前,新媒体发展迅速,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良莠不齐的信息爆炸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一道棘手的难题。在这样的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试图单纯依靠现有资源、利用隐形德育课程合理引导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相关政策、制度的滞后和师资资源的制约,也是短时间内难以摆脱的窠臼。"
三、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个体发展功能实现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高校课程文化建设
作为高校德育课程的共同组成部分,隐性德育课程和显性德育课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一方面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转化,共同对受教育者发挥影响;另一方面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比又具有潜在性、非预期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特别是对人的情感、意志方面的影响更为突出,更多地表现为非物质性和精神文化潜能的再现,这是显性德育课程永远也无法达到的效果。因此,必须正视隐ล性德育课程的补充作用,精心设置隐性德育课程,充分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核心是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作用。首先,是要“言传身教”。高校教师应当为人师表,应该加强自身人格修养、重视仪表,首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表及里地以身作则,为学生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树立现实榜样。其次,是要“敢于教”。大学生个性极大发展的今天,师生关系事实上的民主化和平等化已经成为一种客观趋势。课堂之外的平等交流甚至友好讨论越来越成为师生间的重要沟通渠道,而这种隐性教育因其广泛性、随意性和对等性,往往更易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生活中敢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敢于批判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敢于发表和时髦流行的观点不同的看法,旗帜鲜明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敢于”是前提,只有理直气壮,才能收到实效。再次,还要“善于教”。相对于显性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创新性很难提高。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显性德育课程之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人格魅力为媒介,在学生中增加启发疏导、提高民主参与、扩大民主讨论,以非正式的形式适时开展对政策法规的针对性宣传和错误社会现象的批评。这不仅ศ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健康成长,从根本意义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二)完善高校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是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一方面处于管理制度的规范约束之下,另一方面又以习得的方式从中获取思想政治认知,并在不自觉间将这种习得的思想政治认知与在书中学得的思想政治认知进行检验与比对。”因此,要充分发挥隐含高校制度文化中的德育功能,就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校各方面的制度。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功能发挥的实际效果。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融入学校管理之中,建立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所谓的大学制度化建设,就是指大学生自觉地把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容当作自己发展和修养的目标,把存在于外部的制度规章内化成自己内心世界的道德信仰,并自觉加以实施的过程。”
高校制度建设,一方面是合法性制度的建设。这部分制度强调系统性与传承性,要求对规章制度等硬性规定的认同和遵守;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体系、文化形态等文化心理的培育。这方面制度的建设,首先需要增加民主和质询,以广泛的参与提高全员认同;其次需要勤于梳理整合与论证,切实提高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再次需要以人为本、德威并重,兼顾人文情怀与制度要求,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是合理性制度的建设。高校的制度除应履行“制度”本职的规范与保障功能外,还应做到制度文化的内涵创新、学术本位的回归和科学精神的贯穿。社会对于高校的角色期待,客观上要求高校不断淡化行政色彩,重新回归大学“传道授业解惑”和创新治学开拓的类本质。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才能在高校得到完整意义上的实现。
(三)完善高校环境文化建设
高校环境文化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的基点,也是隐性德育课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重要着力点之所在。高校环境文化以其广泛性、潜在性和包容性,对身处其中的学生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完善高校环境文化建设,首先要强化和细化高校的历史传承,将校训、校风、校史的正面积极因素导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历史自豪感的同时,增进学生自信、振奋学生斗志、坚定学生信念,在改进和重塑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力图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学生自主践行符合正面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和传统习俗的正式和非正式活动。其次,要完善高校文化的养成教育机制。及时改革不利于学生个体性发展的陈规陋习,积极遏制校园文化尤其是校园亚文化中的行政化和官僚化趋势,为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自我和提升自我营造宽松的校园文化环境。再次,要发挥基础设施的有益补充作用。积极建设和完善高校教学工作和学生全面发展必需的基础设施,以硬件环境为现实载体,培养、引导和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保持积极地心态和践行健康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