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น育面临如何提高质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一、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体现着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指高等职业教育按照自身发展规律,通过教育教学,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地方经济和高职教育自身的长久、稳定和持续发展。;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首要的特征是教育发展的长久持续性,就是要合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着眼于教育的米来发展,促进良性发展,实现教育连续发展。;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还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教育的公平性。一方面,指高职教育在不同的地区之间通过均衡教育资源,满足各区域适龄年轻人的受教育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是指在每一个高职院校内部,各专业设置、教学资源的分配等基本做到均衡,契合社会的需要。二是高职教育整体性优化发展。;高职教育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师资力量、教学效果等要协调共进。
二、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是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相匹配的。原因在于:
一是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国内经济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从世界角度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分工与合作不断深化。这就意味着我国人力资源的建设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而我国现实却是人力资源短缺,尤其是高端技能人才的短板现象严重。早在2004年,上海市人事局公布了《2003年上海人才资源状况报告》,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200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提出,我国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不足。经过十几年高职教育的快速和有效发展,据《中国质量报》报道,2013年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短缺,结构不合理,领军人才,培养投入总体不足。可以说,培养以高技能人才为核心骨干的自主技术工人队伍、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已迫在眉睫。
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力争一到2020年,使我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格局。
二是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不足。一方面,职院校活力不强,表现在政府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政府经费投入不足,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滞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在当前我国生源紧缩的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因为招生困难面临停止办学的局面。
2.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促进国家工业化、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也是给更多适龄青年提供高等教育学习机会的重要途径。职教育的大发展♋,办学规模的扩大,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起到推动作用,也为大众化阶段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12年全国共有1 288所高职专科院校具有高考招生资格,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占全国其他各类毕业生人数的45%;高职教育的发展不仅仅在数量上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贡献,而且从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提升方面也为大众化起到促进作用。2003年、2004年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55%和61%。据《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2011届高职专毕业生就业率为89.6%,比2010届上升了1.5个百分点。上述数据说明,无论从教学质量还是从办学规模上,我国高职教育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
3.是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其高等是基础教育、中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键链接点,满足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其职业性的特点,可以使学生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使更多的学生走上更高层次的就业岗位,满足了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2012年我国高职在校生人数已达1000万,毕业生人数276万。尤其是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大量设置在地级或县级城市的高职院校布局给他们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麦可思调查, 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23%是在本Σ市入学,83%在本省入学,解决了由于经济等方面因素远离本土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职院校不但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圆了大学梦,又能够在自己的家门口读书,而且上得起。
ด 三、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加强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但规模的扩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没有统一步调,质量不高是目前制约我国高等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症结。主要表现于大量参与办学招生的高职院校没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落后,教育教学方式与手段不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办学成本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不高,社会对高职教育不满意,等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6年,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等部颁布《关于实施国家不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以指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改革、提高质量。2011年,教育部先后发布《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面提升的历史新阶段。目前,国家已经启动了不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目的就是通过不范建设,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办特色高职,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质量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从บ经济学的角度,当高职教育不能有效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时,它的生命力就受到威胁,也意味着高职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因此,职教育质量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原因在于,对于国家和政府而言,正是因为高职教育的质量问题,使得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的人才供需矛盾无法解决或者缓解;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因为高职教育质量问题,使得学生无法在校期间受到合适的职业教育服务,无法在就业、择业中找到与其成才预期相同或相近的工作;对于社会用人企业而言,技术工人不足,一技难求的矛盾无法解决。为提高质量职教育应做好以下工作:
明确定位,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教育要坚持自己的职业性特色,明确符合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高职教育中,就要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主线,合理设计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加大实习实训的权重,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因此,职教育也不能简单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社会,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社会是高职教育的重要职能,也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从高职院校的区域特点来看,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分布在各地级市或省会城市,这种布局结构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职院校的生命力来自其专、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与当地企、人才需求的匹配度,如果二者呈正相关关系,那么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较好,当地经济也呈增长趋势。因此,职院校要与当地企业、行业建立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了解企业对人才、技术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另一方面,开展校企合作,利用企业技术能手、生产线等资源,开展学生的实习实训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职院校要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为企、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智力支持,提高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重视就业工作,加强学生就业教育。一方面,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择业观和就业观,端正就业态度,强化从基层做起,从基础做起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和企业建立密切联系,选派优秀学生到企业实习或者顶岗锻炼,为学生搭起与米来工作联系的平台;也可以通过为企业定向培养的单式教学的方式,与企业签协议,为这部分学生解决毕业去向的问题。
3.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体现
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使命是使培养出学生有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华东师大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认为,职学生毕业后,想就业的,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想升学的,可以专升本;想留学的,可以留学;想创业的,可以创业成功,这样才称得上是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刘润忠曾撰文指出职院校必须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一是要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学会学习,特别是有效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二是适当增强基础理论的系统传授,使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为继续学习提供工具;三是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跨专业选修其他专业课程,为毕业后可能面临的跨专业转岗,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