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及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时间:2025-01-14 05:46:0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中国是拥有5 000年悠久文明的古老民族,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创造性、文化内涵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如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结合运用中国元素为手段,契合现代时尚元素,设计出既代表中国特色又拥有时代特征的服装是每一个服装从业者的责任。设计既要突出传统,又จ要©体现时代精神,使传统文化内涵通过服饰体现出来,还要通过服饰表达在新的时代特征下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促进作用。这对于提高我国服装的价值、满足消费者时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我国服装产业能开拓国际市场,壮大服装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我国服装业中国梦的重要条件。

1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的综合,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讲究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独有的中国特色,其精髓博大精深。这种文化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对其不断强化,已经深深地烙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整合,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反映了中国特有的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审美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纯真、质朴、平淡,高度概括了中国儒家文化的本质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凝聚力,注重和谐,注重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同时对外部文化兼收并蓄,形成了独有的以追求道法自然为目标的哲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经世治国达到完美的统一。绘画、雕塑等艺术上追求大智若愚、大巧不公,注重作品的神似,讲究一种境界,是具体与抽象、灵动与拙朴、写实与传神的综合体,其审美表达为多样性。艺术作品表达的内涵与审视者的角度和人生经历相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 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独特表现

中国传统服装讲究含蓄美。人们在其上可以观察到独有的中国文化精神和艺术表达方式,这是东方文明的历史沉淀形成的特别符号。中国的传统服装以宽衣体系的平面表达为主,讲究意境的通达,通过纹饰的变化表达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认知,通过色彩的专属认定来体现和维持社会的阶级属性。在结构设计上多以直线和垂线为主,以最简约的平面裁剪处理方式进行结构分解,以系带式为主进行闭合处理。把对自然的理解、喜爱和敬畏以图案的形式表达于章纹中,传递人们对宇宙的认知观。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纯粹性、自由性、创造性,是写实与虚幻的完美结合,正所谓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化。

服装设计注重细节的同时,对服饰的穿着组合有明确的要求。中国传统服饰采用上衣下裳制度、深衣制度和短襦制度,结构上采用平面通裁方式。其服装的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结、宽大袖身、配以多变的圆领与直领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其中唐朝的圆领衫一直延续到明代,并对朝鲜、日本等近邻国家影响深刻。女装的襦裙裙腰高系,腋下以丝带系扎,同时裙身修长,配上薄纱织制的披帛,挽于两臂之间,行走时摇曳多姿,别具美感。

中国传统的色彩理论是以五行变化为基础的,对色彩的喜好源于黄帝时期。这一理论体系代表了中国几千年的审美爱好。在这个理论的形成中,是以男尊女卑血缘延续为主要社会意识思想,加上对神秘自然现象的崇拜,通过儒、佛、道家等哲学思想的补充发展,形成阴阳五行学说的色彩理论,最终构成了中国传统色彩的表达方式。

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是中国社会审美观念的外在表现。从中国服装的发展进程看,色彩包含的独有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和民族特征。在周代,就确定了中国的服色制度,规定了皇帝着冕服、玄衣、红裳,服饰图案配以十二章纹,王公大臣等衣着按此规制依次降低一个等级使用。而在民间,每到喜庆的节日人们穿红戴绿来表达心中的喜悦。

在用色上,以纯色的红、黄、黑、白、青等 5 种颜色为正统色,作为服装的基本色调。具体到哪一种色为尊贵,与每一个朝代所崇尚的思想和五行理论有关。例如周朝尚火(红色),秦朝尚水(黑色),汉朝尚土(黄色),汉朝之后尚木(青色)。同时五行和星相术结合,认为黄属土,居中央;青为木,居于东;红为火,居于南;白为金,居于西;黑为水,居于北;黄色居五行中央,居其他色之上,最为尊贵,为天子专用色。从此也奠定了黄色在中国几千年传统中的尊崇和专属地位,成为了皇家的专有用色。最著名的便是宋太祖的黄袍加身成就帝位,可见人们对于黄色的态度。黄色还是佛教中的主要用色,通常所说的再塑金身、佛靠金装等都是黄色的主要表现。

3 西方文化及其对服饰文化的影响和表现

从地理环境上看,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文明,是在一个相对固定而且封闭的地域环境中发展形成的。自古以来,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佛教、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文化都曾在这块热土上相互碰撞、交流和融会贯通,共同形成了以含蓄、包容为特征的中国文化,加上漫长的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统治,构筑起高度发达的文化体系。

从地缘上看,西方文明是开放的,是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美洲文明等多种文明交互融合的产物,是以宗教文化为代表的包含整个西方世界中所推崇的标准和价值观的文化体系。以宗教、个人主义为主要代表,以此构成西方文化模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这种文明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科学、哲学、民主、建筑、文学等的综合,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发展。

在西方文化中,宗教确定了人人自由平等的观念,即上帝、真理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最后成为上帝的宠儿。这种思想和中国宗教文化截然不同。

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模式的又一个典型表现。在西方,人们把个体的发展作为最高追求,强调个体发展的重要性,ฬ强调社会发展进步是在个体发展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的,突出强调个体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对社会的进步作用,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价值创造的意义,强调个体权利高于一切,主张个人奋斗和竞争意识。张扬自己的个性,对自我的充分认识是实现自我表现价值的前提,认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但是突出强调个体的奋斗高于一切。

西方服装服饰的造型和色彩装饰等受宗教和个人主义影响较大。在圣经中就有对服饰的规定:女人做礼拜要蒙着头巾,男人则不能蒙头。同时十字架的宗教意义对服装的形制也是西方服装服饰发展的根源,到后期的丘尼卡的缠绕式形成了西方服装的主要类型。西方的个人主义崇尚人体美,所以西方的服装以突出人体为前提,其形制外向,注重人体的自然属性,注重人体ก的自然表达。文艺复兴之后,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立体的裁剪方式应用于服装,省、褶裥的作用使服装能更突出表现人体的自然美。服装的作用是用以表达自我价值的工具,所以西方的服饰是以露、透为美,以服装弥补人体缺陷,追求自然法则通过人体予以表现,这与中国服装追求与自然和谐、着重表现精神气质与气韵不同。其裁剪方式和造型手法以线条、图案、色彩本身的客观化来集中表达,服装是为突出、表现个体而服务的。

4 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文化应用的缺失

4.1 创新乏味,模仿横行,设计缺乏历史内涵

以模仿与仿制为主的再设计是服装界一直以来的做法。许多设计师在设计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简单拿来主义为主,以传统题材为目标的设计没有任何新意。多数设计师追捧西方的设计师,认为西方的文化和设计理念是先进的,因此在设计时不对国外的设计作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借鉴,尤其是没有从设计所表达的历史文化内涵上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只是追求设计形式上的相似,设计的作品缺乏独有的文化内涵的支撑。单纯的模仿不能做到神似,也就无法满足骨子里满是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消费者对时尚的至高追求。设计的作品以简单的某一种所谓的中国元素为主,表面上看是中国模式,仔细分析却缺少以文化为支撑的思想骨架,产品没有长久的生命力。

4.2 设计远离市场,为设计而设计

服装设计是依托于个体差异和文化背景的设计,是以产品的艺术表现与人的个体魅力相结合的艺术创造,服装设计的根本目标是为个体的着装提供合适的产品。在进行服装设计时,如果忽视了设计与个体的组合关系,忽视设计与地域的文化属性的结合,忽视服装的最终极目标,单纯为了设计而设计,其最终的设计产品必将失去消费者。因此,在进行服装设计时,必须明确定位,明确设计的服务目标,不能简单地走为设计而设计的路子,不能为生活存在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5 现代服装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与发展

现代服装设计必须是依托文化背景的再设计,是结合思想精髓的再创新。从中国传统服装的设计元素来看,服装设计所要求的既不是对传统的重复, 也不是对西方的简单复制, 而是以一种宽容、包容的治学精神与广泛的时空文化进行不同因素的组合, 从而使得设计师从传统的服装艺术中取材,进行更为自由的再设计。服装再设计不仅强调文化的传统性,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利用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来表现当代的精神理念, 以独特的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来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在设计时必须抓住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从中吸收优良的人文内涵,以时尚化元素来表达传递,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提高知识的修养,提高对文化历史的把握能力,在长期的积累下消化为自然的情感。在当代各个方面都提倡传统化、民族化的大环境下, 中国服装传统元素的再设计是永不落幕的艺术文化。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