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
邓小平,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在长期的行政管理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内容十分丰富、行政管理工作各方面都有所涉及的行政管理思想。这些散见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章、讲话中的行政管理思想, 实际上已成为一整套系统完整的行政管理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充满了改革创新的特点, 是一个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体系,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源于丰富的行政管理实践
邓小平的行政管理理论源于他丰富的行政管理实践。我们通过尽可能地把握邓小平在各个重大历史时期杰出的行政管理实践, 来全面深入地认识他的行政管理思想体系。
革命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邓小平领导了白色起义 、龙州起义 , 起义后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邓小平在这片 ☺根据地管理100 多万人口, 20 多个县, 并在这里开始了对革命根据地进行行政管理的历程。1931 年8 月, 邓小平担任中央苏区瑞金县县委书记和会昌中心县委书记, 负责全县党政军的全面工作, 是战时行政管理的组织者、指挥者。抗战期间, 作为晋冀鲁豫区党委第一书记的邓小平, 领导了该地区所有政治、军事和行政机构, 从创建行政管理机构, 到探索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方法, 都做出了重要贡献。1941 年,邓小平在《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一文中开始从理论上探索党领导政府的方式方法问题;1943 年, 在《太行区的经济建设》一文中总结并介绍了太行区政府战时行政管理经验。1948 年, 邓小平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执行`中央土改与整党工作指示的指示 , 全面总结了新解放区党政工作的经验教训, 这个文件对解放区人民政府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解放后至文革前
邓小平是新中国行政管理的开拓者之一, 建国以来在行政管理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50 年代初, 作为西南局第一书记, 邓小平提出进入城市后会有很多复杂的问题, 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式是通过召开各界代表会议去解决, 要注意团结大多数, 在政府机构要有1/3 乃至一半的位置给非党人士。在西南财经会议上提出要搞好现金管理, 抓好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工作。在中央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提议建立和加强政府监察委员会, 作为监督行政工作的重要措施。1954 年在全国财政厅长会议上, 邓小平提出财政工作六条方针。60 年代初,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遇到很大困难, 在邓小平的参与和主持下, 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方针。在这一阶段, 邓小平的行政管理实践和思想具有明显的全面性和复杂性。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 邓小平开始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历史教训进行深刻的反思, 对行政管理工作中具有全面性、原则性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如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等各方面行政管理体制。
二、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党政分开党政分开即党政职能分开。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原则的领导和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重要干部。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主要方式是: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 通过党组织的活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 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和国家政权机关的性质不同、职能不同、组织形式或工作方式也不同。应当改革党的领导制度, 划清党组织和国家政权的职能。
权力下放。1980 年, 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讲到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具体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 在党组织和国家政权组织的关系上, 权力过分集中在各级党委手中;二是, 在政府与社会上的关系上, 尤其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权力过分集中于政府;三是,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 权力过分集中在中央, 地方缺乏必要的自由权, 积极性难以发挥;四是, 在党内关系上, 集体领导制常常不能保证, 党内民主生活不稳定。这些问题的正确解决, 必须靠权力下放。
权力下放的总原则是:凡是适宜于下面办的事情, 都应由下面决定和执行。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 要在保证全国政令统一的前提下, 逐步划清中央和地方的职责, 作到地方的事情地方管, 中央的职责是提出大政方针和进行监督。在政府同企事业单位的关系上, 按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的原则将经营管理权下放到企事业单位, 逐步做到各单位的事情由各单位自己管,政府的职责是按照法规政策为企业服务并进行监督。在党和政府同群众组织的关系上, 要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 逐步做到群众的事情由群众自己依法去办。
三、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本质特征
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内容丰富, 其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全局性。行政的意义不仅在于微观枝节, 而且在于宏观视野, 只有站得高才看得远, 在确保全局的背景下解决细节问题。邓小平指出:治理国家, 这是一个大道理, 要管许多小道理。其行政思想的全局观念不仅体现在中国国家发展大的方面, 而且体现在行政管理的各个具体方面。如从观念解放和制度改革入手, 把大批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提拔起来, 保证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 后来居上。
创新性。行政的发展与创新是行政工作获得持久生命力的基本保证。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中的创新观体现为两个方面, 即行政机构要增强活力, 具体工作要敢于试、大胆试。如各级领导班子的年轻化, 废除终身制, 建立正常的干部选拔和退休制度;把精简机构视为一场革命;提出建立一个敢字当头的领导班子。
民主性。早在改革之初, 邓小平就强调行政机关必须始终将民主程度的高低作为行政管理改革成败的标尺。他认为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 , 民主并不单指人民当家作主, 更多地应体现在具体的制度上, 用制度确定下来, 来保证人民权利得以实现, 而且用法律来保障人民权利不受侵犯。
法制性。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实行依法治国, 建立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加强行政法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其行政管理思想中依法行政的内容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人民性。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中最显著、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其深厚的人民性, 主要包括:1 、高度尊重国家的人民主人地位;2 、强调人民的国家人民管理;3 、强调人民群众在重大决策中的重要作用;4 、人民群众是行政管理成绩好坏的评价者和判断者;5 、人民群众实行民主管理需要共产党的领导;6 、必须坚决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
四、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对中国行政改革的指导意义
对于入世后的中国来说, 要回应各种挑战关键是如何把中国特色 与国际惯例 接轨, 建立高效、透明、精干的政府, 实现小政府, 大社,会 的目标, 最终实现中国行政管理现代化。中国的行政改革, 必须以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为指导,尤其是其哲学基 ッ础对于推进世纪行政发展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对待群众, 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群众观, 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 是邓小平行政理论的最突出特点。理顺党组织和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司法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 做到各司其职, 并且逐步走向制度化。根据这个原则, 中央、地方、基层单位应针对不同จ的情况, 确定党政分开的具体方
正确处理政治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集中力量解决关键性问题
1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 正确处理行政改革中的重大关系。例如,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发展是硬道理, 而政治和社会环境的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是压倒一切的大道理。在民主与法制的关系上,邓小平也强调民主和法制, 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 民主要坚持下去, 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象两只手, 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
2 、行政改革一方面要处理好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 另一方面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关系, 尤其是处理好党政关系、政企关系、干群关系;对于改革中已经取得的成就, 必须及时用法制加以巩固, 而且我们的行政改革必须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
准确分析国情, 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1 、我国的行政改革, 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我们当前最大的实际 , 也是我们行政改革的前提条件。
2 、我国的行政改革, 必须同对外开放的大环境相结合起来。必须处理好借鉴西方先进经验与抵制其消极影响的关系。
3 、我国的行政改革, 要有中国特色 。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切合实际, 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决定自己的制度和管理方式。只有一方面坚持以邓小平行政思想为指导, 一方面结合中国优良的传统行政文化, 另一方面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 三方面有机结合, 中国的行政管理在新世纪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4 、我国的改革要以三个有利于 为根本标准。我国的行政改革必须用三个有利于 来判断, 打破姓资 姓社的无谓争论, 解放思想。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