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苏联观
【摘 要】文章从邓小平对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努力以及借鉴苏联经验、创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归纳邓小平的苏联观:外交上坚持和平路线,维护两国利益;政治上吸取苏联经验,立足实际改革;经济上批判僵化体制,摸索发展道路。
【关键词】邓小平;苏联观;中苏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何谓“苏联观”
本文的苏联观(即邓ม小平的苏联观)指邓小平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方法,通过对苏联发展经历的历史考察与体验,得出对苏联历史发展的基本认识与批判性评价。本文重点分析邓小平对苏联外交政策,经济、政治制度的看法与评价。
二、邓小平的苏联观
(一)从邓小平对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努力归纳其苏联观
中苏关系的发展异常曲折。从60年代的意识形态冲突,70年✞代的国家安全冲突,80年代的国家利益冲突,到最后走向和平友好,经历漫长的过程。下文通过考察邓小平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对中苏关系正常化做出的努力,理清邓小平对苏联的认识过程与情感态度变化历程。
2. 6∞0年代邓小平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1960年6月,苏联一手挑起中苏两党的论战。以邓小平为首的代表团到苏联进行谈判。谈判中,邓小平同赫鲁晓夫进行面对面的斗争,捍卫了我国的主权尊严。1960年,苏方撕毁《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撤走全部在华苏联专家。此⌚时,邓小平建议:“对赫鲁晓夫,我们应该采取的办法是顶住,坚持原则,即使只剩下我们一家,也要坚持到底”。回顾邓小平数次出使苏联的经历,我们看出,此阶段邓小平对苏联的态度仍然是批判的、公正的。他站在维护我国主权的外交立场上,坚决反对苏联的军事扩张野心和政治上的大国沙文主义。
3. 70年代乐观评估中苏战争爆发可能性。70年代,苏联实行军事扩张并对我国进行武装挑衅,威胁我国国家安全。毛泽东曾一度认为中苏面临战争的危险,且战争可能一触即发。与毛泽东不同,邓小平认为战争有延缓的可能。1977年,邓小平在会议讲话中说道:“国防形势是好的。我们可能争取多一点时间不打仗。因为苏联的全球战略部署还没有准备好。”邓小平是以乐观态度来预测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他的立场有利于缓和两国局势,为和平解决争端创造条件。
(二)从邓小平以苏为鉴,创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归纳苏联观
邓小平对苏联模式弊端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体制僵化和片面发展重工业是苏联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还提到:“据说苏联是百分之二十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国防,为什么他翻不起身来,就是负担太沉重。”
回顾邓小平借鉴苏联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我们可以总结出邓小平在经济ฏ政治建设方面的苏联观:以苏为鉴、批判吸收。正因为邓小平运用辩证思维看待苏联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能更好地顺利进行。
三、结语
邓小平一生中八次出访苏联,与苏联结下不解之缘。在此期间,邓小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苏联观:外交上坚持和平路线,维护两国利益;政治上吸取苏联经验,立足实际改革;经济上批判僵化体制,摸索发展道路。总的来讲,邓小平一直用批判、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苏联,这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科学运用。
他的苏联观,包含灵活多变的外交智慧、高屋建瓴的政治判断和开拓进取的经济思维,值得后人不断学习、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