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构与主体

时间:2024-12-27 21:04:0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文章以功能主义在人类学传统上的批判与继承开始,分析马林诺斯基和布朗的ผ主要理论,探讨结构与主体关系。

【关键词】功能主义;社会;结构―主体

英国功能主义的人类学派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该学派的主要创始人马林诺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

一、功能主义对进化论的批判与继承

功能主义或者说结构―功能主义的兴起,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英国的人类学传统的彻底抛弃。功能主义对进化论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进行抨击。首先,功能主义认为进化论者在没有完全的证据之前做了大量的推演,他们ญ所构建的历史事实上是缺乏客观证据加以验证的。另外,进化论者仅选择一种纵向的历史分析方式来探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于单一,且缺乏可验证的证据。马林诺斯基认为,文化的产生不需要从历史上加以追述,完全可以从人们的现实经验中看到,也就是“需 Ü要”的分析。这种分析抛弃了历史构拟,而完全从现实经验出发。布朗的社会结构的分析基本算是对涂尔干的继承,同时也完全抛弃了社会进化论,而从横向上做比较社会学的研究。

但是,在选择研究对象方面却有着交错的继承关系。在进化论盛行的人类学时代,英国更加关注文化的视角,从泰勒对原始文化的理解到弗雷泽对巫术、宗教的理论,无不是从文化的角度来构建人类学的英国传统。所不同的是,美国的进化论人类学者摩尔根更关注社会关系层面的内容,其对人类社会类型的划分和阶段安排,确立了一种关注社会分析的人类学传统。但是,英国和美国的人类学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呈现了某种交错式的继承关系。如果说马林诺斯基还有某些文化的视角,那么在布朗那里,关注对象更多是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了。但是在美国,从博厄斯以后,人类学的关注点却越来越偏重对文化的解释。

二、功能主义的分析

功能主义者大致使用了三种不同的功能定义:第一种以准数学的观念。在一个社区内♫每个习俗与其他习俗存在内在的联系,彼此之间的状态也相互制约。这是文化整体观的见解,早在斯宾塞的时期就已经提及,那时就已经提倡一种有机类比的社会观或文化观。第二种以马林诺斯基为代表,从生理学借用而来,称习俗的功能是通过文化媒介满足个体的原初生物需要。马林诺斯基将文化视为一种工具,这种工具在于满足人类机体的需要,而“文化迫力”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对下一层文化进行补充的需要。第三种是由拉德克里夫―布朗从涂尔干的理论中取得的,认为每个习俗的功能都是维持社会体系完整性的一个部分。

(一)马林诺斯基的文化视角。马林诺斯基将文化理解为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创造的一切手段。马林诺斯基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两个部分,一种是机体的生物需要,另一种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其他需要。人的生物性本身具有多种层面的需要,人们创造了各种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不完全来源于人们生物需求的文化如何解释呢?马林诺斯基发挥一个概念来解释这一问题,那就是“文化迫力”。

文化迫力来源于文化的不完整性特征。人们根据他们的需要而创造了一些文化手段,可是这种文化手段在没有别的文化手段的约束下总是不完整的,没有哪一个人类群体能够创造一种完美的文化来全面满足他们自身的需要。这种不完整性不断地要求人们创造另一些手段来达到修补文化不完整性的效果,而这些新创造的文化本身依然具有不完整性,这又需要另一些文化手段对其进行修补。于是,每一个人类的文化群体都有一个文化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于各个层次的文化之间环环相扣的需要与功能。

(二)布朗的社会结构分析。布朗的眼界主要放在社会结构的分析上。布朗的社会结构就是通过个体所结成的关系网络。这个关系网络或者说社会结构,在布朗的分析中本身就是目的。布朗的理论模式大致是,文化用于满足社会结构的维系,文化的产生是社会结构维系的需要。假使我们进一步问道,社会结构维系的目的为何?布朗到此为止,并不告知我们进一步的目的,因为社会结构本身就是目的,这就是比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它无需在考虑社会结构之外的别的内容。

《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很好地体现了布朗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在本书的前五章,布朗论述了包括亲属关系、戏谑关系的社会结构形式,并将与之相关的各项文化事象与社会结构联系起来分析文化所存在的意义。例如,在扩展的亲属称谓的研究中,布朗认为这种亲属称谓是实际亲属关系在称谓上的扩展。布朗认为,不需从历史中去找寻这种扩展的亲属称谓的源头,而只需要在现实的背景中就能够观察出它所存在的意义。他认为,这种脱离实际的亲属称谓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在这一套称谓的背后存在一套潜 ت在的权利和义务。

在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布朗以禁忌、宗教和原始法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其在维系社会结构方面的功能。禁忌、宗教和原始法属于人类的不同的文化范畴,但是在社会结构的范畴下,它们对于社会结构的意义却在本质上颇为相似。它们都是维系社会结构的重要方式,也即是社会控制的各种方式。

三、结语

马林诺斯基与布朗的观点最明显不同便是结构与主体的差别。马林诺斯基更加强调主体的需要,而布朗所强调的则是社会结构实体的需要。我以为,人类学关注的是人,而活生生的人不可能在社会结构中毫无作为,结构与主体并不完全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当然,上述二者所关注的对象本身就不一样,前者关注文化的分析,而后者关注社会的解释。此外,马林诺斯基和布朗都在批判历时性研究中确立自己的理论,他们几乎不谈及社会的继承性问题。将历史横切一刀,然后观察这个横切面,基于此而对社会和文化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2]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潘蛟等译.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