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从目前我国主要的环境监测技术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监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加强环境保护监测的有效对策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环境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环境保护监测管理工作是实现环境保护的关键环节,对于净化环境、提升空气质量等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需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并且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提升管理效率,同时,还需要细化具体的管理工作,更好地提升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水平。
一、目前我国主要的环境监测技术
1、3S 技术
3S 技术是一种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GPS 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监测技术。该技术的信息获取、处理以及运用能力非常强大,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在水资源的管理中运用3S 技术,可以对水资源的调查、监测以及评价。主要包括流域水文模拟、水资源分析、生态环境变迁分析以及监测水体富营养化等。
2、生物技术
目前,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应用比较广泛,其主要包括生物学、细胞学及微生✄物学等。生物技术通过与化学、计算机及环境工程等技术结合起来,能够丰富各个学科的内涵,有利于促进生物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环境监测中主要应用的生物技术包括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技术及PCR 技术等,前者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与预警性,能分析相关的生态问题,能够更好地分析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PCR 技术则具有快速、准确以及简便的特点,对环境监ว测具有重要的作用。
3、信息技术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PLC 技术等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广泛的应用。前者可将监测到的数据传送到处理中心,监护人员可访问数据中心或向基站发出指令;PLC 技术具有防尘、耐热及抗震的性能,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进行监测;且能实现对雨水的远程监控,方便农作物做好抗旱或防洪工作;该技术还能对河水的水位、水质及流速等进♂行监测。
4、物理化学技术
随着物理科学、高分子化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理化学科学在目前的环境监测领域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如动态膜压法监测技术的应用,能实现对受污染水体的微表层进行监测与分析;而DOAS 技术则能有效监测出大气中各种气体的浓度。
二、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环境监测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不强,且综合水平较弱。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对于管理者的综合技能水平要求较高,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环境监测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常会出现思想松懈、管理放松的情况,认为当前环境监测站已经具有一定的承检能力,就忽视了环境监测的管理工作,造成实际管理流于形式,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加之管理者缺乏一定的技能水平,导致整个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低下,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2、缺乏系统完善的环境监测管理机制。在当前情况下,中国的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卫生部门等都有权力进行环境监测,这样一来,多部门监测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混乱局面,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需要建立起统一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够确保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在这一工作进行过程中并没有统一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和技术规范,也缺乏一定的评价标准,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不健全,检测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重复监测现象时有发生,这样将会造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浪费,在今后环境监测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给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证。
3、环境监测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质量问题。环境监测站主要承担了环境监测、监督性监测、环评监测等工作,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且有效的监测数据,将会影响到环境信息的准确发布,影响到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当前情况下,由ღ于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检测领域变化之间存在着不和谐因素,环境监测管理制度发展不够完善,这些都是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这也是当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1]。
三、加强环境保护监测的有效对策探究
2、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更好地发挥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作用,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使其能够在机制的规范下进行。具体说来,第一,需要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基础能力建设,为管理工作提供坚实保障;第二,要协调好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工作的开展。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统一环境监测分析的方法和技术规范,建立起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第三,要建立起环境监测管理数据的共享平台,实现数°据的开放性,这样能够使每个人都及时地了解环境的具体情况,为其它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第四,要明确责任机制,为了更好地提升管理效率,将具体的管理责任分配到每个人身上,各司其职;第五,要建立起全过程动态监督机制,对整个环境监测工作进行系统管理。 在环境监测之初,要制定好监测目标和监测计划,同时要求管理者广泛征求全体监测人员的意见,进一步优化监测管理的目标计划,切实提升计划的可行性,保证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在监测过程中,管理者需要派遣质量监督人员对采样前的准备工作、采样过程中的工作、样品保存和运输过程及样品的交接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控制,严格把关,确保监测数据的精确性。
3、要不断提升环境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能力。上文中已经分析到,当前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为此,在今后工作中一定要提升质量管理能力。为此,管理者需要根据环境监测的基础数据,对区域内的环境污染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并且深入研究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把握住潜在的环境风险因子。除此之外,还需要明确质量管理目标,紧抓管理职责,强化目标考核,为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各项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将改善环境质量作为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环境保护工作这一重点,不断提升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水平[3]。
4、引进技术手段,实现环境监测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要想提升环境监测管理水平,需要借助技术力量,实现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以计算机管理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不断完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和运行体系,在确保全过程监督管理基础上提升管理效率,实现自动化和网络化管理,保证环境监测全过程受控。同时,在管理工程中应用先进设备,也是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精确且真实的基础。具体说来,管理者需要明确环境监测管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并且结合实际技术条件,选择最佳监测设备和管理方法,保证监测数据的有效性。还可以通过直接采集监测数据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汇总,进而减少数据在采集和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为了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稳定性,保证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就需要管理者利用质控图观察数据的稳定性,并且分析数据的分布规律,显示出数据的有效性,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失控分布统计和整理,综合分析,进而得出区域环境质量和环境变化情况,达到环境监测管理目的。
结束语
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了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威胁,环境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并且加强对这一工作的管理。因此,对当前中国环境监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使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化管理,确保数据的精确性,有效保证区域的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