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邻近性与认知邻近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4-12-26 12:25:5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产业园区中,企业之间的地理邻近和认知接近,有利于企业获取知识,提升创新绩效。在邻近性与创新的关系上,地理邻近性与认知邻近性可以单独或者组合的方式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基于知识获取视角,以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提出假设,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地理邻近性与认知邻近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两者对创新绩效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效应,并对产业园区中企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地理邻近性;认知邻近性;知识获取;产业园区;创新绩效

作者简介:黎振强,男,经济学博士,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区域创新与产业发展研究;王英,女,湖南理工学院数学学院副教授,从事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规划项目“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框架、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JK013BGD013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5)06-0039-08

引 言

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首先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认为企业之间的空间地理邻近可以帮助企业获得外部经济优势,即有利于企业获取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有利于形成专业化的供应商队伍和产生技术溢出效应[1]。此后,国外学者对企业之间空间地理邻近所产生的优势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如产业区、产业集聚等概念阐述企业空间地理邻近的创新优势[2]。但是,企业存在能力、行为和动机等异质性差异,地理空间邻近的企业并不意味着都具有较高的创新优势。20世纪90年代,法国邻近动力学派提出了“邻近性”(Proximity)概念,为产业集聚中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提出了新的解释。他们认为地理邻近只是企业之间协调创新过程的维度之一。产业集聚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结构,企业等经济主体具有地理、认知、制度等多维邻近。邻近性概念的内涵丰富,除了地理空间邻近,还包括企业之间在认知、组织、社会和制度等维度的邻近性[3]。因此,企业之间地理、认知、制度等多维邻近性程度的不同、组合方式不同,导致创新绩效的差异性[4]。

在邻近性与创新的关系上,从知识获取的视角看,不同维度的邻近性对企业创新有积极的影响效应。比如,企业之间地理邻近性,有利于面对面交流,获取有价值的外部知识,提高创新效率;认知邻近性即企业之间文化、目标和价值观等的相似性程度,是企业沟通交流的前提,有助于企业避免误解,交互学习,获取知识等重要创新要素,提升创新绩效。目前,国外学者已从邻近性单一维度扩展到多维邻近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如Torre和Rallet(2005)[5]从知识获取的视角,分析了认知、制度和社会邻近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Wuyts等(2005)[5]研究了认知邻近性、知识获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Knoben和Oerlemans(2006)[7]在组织合作的框架下分析了地理、组织与技术邻近性对知识获取的影响关系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机理。但是,在邻近性与创新的关系上,过度邻近性对企业创新有负效应。比如,过度的地理邻近,即企业只关注集聚体中的内部联系,忽视加强外部联系和外部知识的获取,产生技术锁定,不利于企业创新。

创新具有本地化特征,知识是创新的关键投入要素,产业集聚作为一种企业、相关企业以及其他经济主体在特定的地理空间相互邻近的社会结构,有助于企业等经济主体交互学习,获取知识,促进区域创新发展,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极。本文基于知识获取视角,实证分析产业园区中企业之间的地理邻近性与认知邻近性对创新绩效影响,一方面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绩效,促进产业园区持续创新发展提供借鉴作用,另一方面能够丰富邻近性理论定量研究。

一、研究基础与研究假设

1. 地理邻近性、认知邻近性与知识获取的内涵

在区域经济、创新经济学等理论中,“邻近性”(Proximity)一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概念。邻近性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维性,但是,国外研究者在邻近性的维度上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学者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视角,划分不同维度的邻近性,如Boschma(2005)[8]将邻近性分为5个维度,即地理、认知、组织、制度和技术邻近性。Knoben和Oerlemans(2006)[7]在组织合作框架下将邻近性划分为地理、组织和技术邻近性三个维度。由于划分的视角不同,导致了不同维度的邻近性在内涵上出现了含糊、重叠现象,从而影响了邻近性的度量和实证研究的深入开展。

在多维邻近性的研究中,国外学者在地理邻近性的内涵上争议不大,指的是企业等经济主体在地理空间上的相互接近或靠近程度。如产业集聚中,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等经济主体在一定的区域中集聚,就是地理邻近性的具体体现。在实证研究中,地理邻近性的度量可以用企业等经济主体之间的空间地理距离来衡量,也可以根据企业的空间集聚状态,主观做出是否地理邻近的判断。在地理邻近性与创新的关系上,Ⓐ地理邻近性有利于企业之间面对面的交互作用,促进了知识、信息等要素在企业间的交换和传播,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概而言之,在不同维度的邻近性中,ผ国外学者对地理邻近性的概念、测度及其与创新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鉴于此,本文将地理邻近性作为一个实证研究的视角。

在国外学者研究知识获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认知邻近性是多维邻近性中另一个重要维度。企业等经济主体感知、理解、解释和评价经济社会存在差异性,正如人与人之间交流合作需要“共同语言”一样,企业之间要交互作用、相互学习也需要共同的交流合作前提。认知邻近性是指企业之间在文化、价值观、习俗、规范、愿景、目标和宗旨等方面的相似性。它是决定企业了解和进入经营环境,进行合作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获取知识和创新而言,由于创造知识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结合其他企业的不同的互补性知识,为了有效地获取知识,企业需要一个共同的参考框架来交流和传播知识。认知邻近性不仅有利于企业获取知识,还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来吸收和利用其他企业的知识。在组织合♡作创新的层面上,地理邻近性与认知邻近性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可以单独或者以组合的方式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企业之间地理邻近性与认知邻近性的结合,可以促进企业交互性学习。因此,这两种维度的邻近性在知识获取和创新过程中,存在相互补充和中介调节作用。 知识获取指企业获取知识的过程。企业通过外部和内部联系获取知识,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在本质上不同,内部知识主要是企业自身通过研发所开发的知识,外部知识的来源广泛,包括专利、许可证、战略联盟、外部企业研发和其他合作的模式中获取的知识。由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研发资金有限,创新的过程需要越来越多的外部知识,因此,获取外部知识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另外,知识的类型不同,知识流动的速度不同。显性知识能够编码,流动的速度快,但是,隐性知识难以编码,需要企业之间面对面交互作用,才能够传播。因此,加强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可以为知识获取提供机会,地理、认知邻近性有利于企业之间的交互学习,是企业分享、转移和获取知识的条件,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

2. 地理邻近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产业集聚理论表明企业等经济主体之间的地理邻近具有知识获取和提升创新绩效的优势。Feldman(1994)[9]研究指出地理邻近性能够提升创新绩效所要求的企业间直接交互作用。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带来了技术创新的压力,地理邻近性,一方面有利于企业节省运输等有形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之间知识溢出、扩散和交互学习,产业集聚中企业地理空间的邻近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积极的正效应。但是,过度的地理邻近性对企业的创新也有不利的消极影响,在产业集聚中,如果企业仅仅关注内部联系,而忽略对集群外部知识的获取,结果会造成技术锁定,不利于企业之间的交互学习和创新。因此,产业集聚中企业保持适度的地理邻近性,通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加强与外部网络的联系,是企业获取知识和实现持续创新的重要途径。总而言之,地理邻近性具有创新优势,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绩效。因此假设:

H1:地理邻近性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积极的正向影响效应。

3. 认知邻近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Krause等人(2007) [10]指出企业之间的认知邻近性,即价值观、文化、目标、宗旨、规范和愿景等的相似性,是影响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在企业的沟通过程中,共同的价值观可以缩小彼此的误解。相似的经营规范有利于企业相互交流沟通。相似的经营目标和宗旨,有利于企业理解什么是创新以及如何创新,导致创新绩效的提升。相似的企业发展愿景是企业整合知识和实现创新的动力机制。相反,当企业之间的文化和目标等不一致时,就会出现误解和冲突,影响知识获取,从而不利于企业创新。总之,企业之间在价值观、文化、规范和愿景等方面的相似性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因此假设:

H2:认知邻近性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积极的正向影响效应。

4. 地理邻近性对企业知识获取的影响

地理邻近性提高了企业合作的可能性,促进技术、信息和知识在企业之间的交换。企业之间地理空间邻近,企业家和员工能够自发地产生职业的相互联系,有利于企业获取隐性知识,降低研发成本。原因在于隐性知识是不能或难以编码的知识,很难实现跨长距离流动,它的传播需要企业面对面交互作用。集聚理论表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服务中介机构也是隐性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者。另外,产业集聚中技术人员和员工的流动也为企业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总之,地理邻近性有利于企业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交流,是知识获取的积极影响因素。因此假设:

H3:地理邻近性对企业的知识获取有积极的正向影响效应。

5. 认知邻近性对企业知识获取的影响

认知邻近性使得企业等相关经济主体产生相似的行为方式,也有利于企业高效率地获取知识。相反,企业之间的文化冲突和误解不利于企业交互作用和获取知识。因此,当企业等经济主体在价值观、文化、愿景和目标等方面相似时,就可以促进彼此理解,协调相互行动,增进知识的交流。概而言之,认知接近性有利于企业等经济主体的交互作用,是获取外部知识至关重要的基础。因此假设:

H4:认知邻近性对企业的知识获取有积极的正向影响效应。

6. 知识获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知识是重要的创新要素。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获取外部知识,外部知识ศ获取为企业整合现有的知识、创造新知识提供了机会。知识获取有利于企业识别和吸收新思想,特别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知识。因此,外部知识获取是企业提高竞争优势、抓住有利的创新机会、改善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假设:

H5:知识获取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积极的正向影响效应。

7. 知识获取在地理邻近性与创新绩效中的中介作用

产业集聚中企业之间的地理邻近具有较高的创新潜力,但是地理邻近性不是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充分条件。产业集聚中企业接近,吸收其他企业隐性知识的能力和程度存在差异性,外部知识获取需要企业等经济主体之间存在良好的交互作用,从其他地理邻❅近的企业中获取有价值的知识才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和创新绩效的决定性因素。可见,在地理邻近性和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地理邻近性通过知识获取对创新绩效具有间接影响效应。因此假设:

H6:知识获取在地理邻近性和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

8. 知识获取在认知邻近性与创新绩效中的中介作用

认知邻近性对创新绩效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效应。企业之间即使存在一定的空间距离,但是只要企业在价值观、文化、规范和目标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它们的交互作用将提升创新绩效。但是,企业从认知邻近的其他企业中获取和整合知识的能力和程度存在差异,可见,认知邻近性也不是提升创新绩效的充分条件。只有那些能够从认知邻近的其他企业中获取有价值知识的企业,才能提高创新绩效。认知邻近性通过知识获取对创新绩效具有间接影响效应。因此假设:

H7:知识获取在认知邻近性和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

上文中,笔者定性分析了地理邻近性、认知邻近性和知识获取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提出了7个理论假设,创新绩效影响研究模型见图1。 2. 本文引入知识获取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理邻近性与认知邻近性对产业园区中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不仅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且地理邻近性与认知邻近性还通过知识获取的中介调节作用,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施以显著的间接影响。因此,在产业区建设中,地理邻近性与认知邻近性在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方面,不仅通过规模经济、资源共享等影响创新,还可以通过获取外部知识提高创新绩效。

3. 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知识获取是企业创新发展重要影响因素。在产业园区建设上,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地理邻近性,一方面有利于降低运输等有形成本,而且有利于企业交互作用,获取外溢知识,从而提高创新绩效,另一方面,地理邻近可以促进产业园区中的企业等相关经济主体培养和提高文化、社会等认知程度即认知邻近性程度,从而有利于企业获取知识和提高创新绩效。

本文分析了地理邻近性、认知邻近性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的影响,可以得到如下政策启示:

1. 产业园区中,企业具有转移和获取知识的潜在优势,因此,地方政府应该通过激励政策引导,鼓励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园区,以获取集聚经济的优势。另一方面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创新绩效。为此,企业应该加强建立园区的内外部联系,培养和提高共同的文化价值目标,通过企业之间的交互作用,促进知识传播与获取,提高创新绩效。

2. 产业园区中,企业应该建立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的良好关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隐性知识的重要来源,中介服务机构作为重要的经济主体,可以帮助知识、经营规范和文化价值观在企业之间的传播。因此,一方面,产业园区应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等相关经济主体的联系,通过协同创新、人员培训、技术合作项目等活动来促进知识、信息和思想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培养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另一方面,为了避免过度邻近性的负面效应,中介服务机构应该加强与产业园区的外部联系,发挥企业与外部联系的桥梁作用,从而为企业知识获取和提高创新绩效提供服务支撑。

参 考 文 献

[1] 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1.

[2] Porter M E. “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in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0, 14

(1).

[3] Torre A, Gilly J P. “On the analytical dimension of proximity dynamics”.in Regional Studies, 2000, 34

(2).

[4] 黎振强:《多维邻近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分析》,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5] Torre A, Rallet A. “Proximity and localization”. in Regional Studies, 2005, 39

(1).

[6] Wuyts S, Colombo M G, Dutta S et al. “Empirical tests of optimal cognitive distance”. in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2005, 58

(2).

[7] Knoben J, Oerlemans L A G. “Proximit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06, 8

(2).

[8] Boschma R. “Proximity and innovation: a critical assessment”. in Regional Studies-Abingdon, 2005, 39

(1).

[9] Feldman, M.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4.

[10] Krause D R, Handfield R B, Tyler B B.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upplier development, commitment, social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n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7,

(25).

[11] 宁禄乔、于本海:《结构方程模型偏最小二乘法理论与应用:以软件项目绩效评价为例》.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12] Xavier M M, Pedro M G, Gloria P R. “Geographical and cognitive proximity effects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SMEs: a way through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 2014, 10

(2).

[13] James L R, Mulaik S A, Brett J M. “A tale of two methods”.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2006,

(9).

[14] Baron R, Kenny D.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i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

(51).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