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计算机类专业协同创新环境下的校企合作模型
摘 要: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企合作是帮助高等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的有效方法之一,更是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文章在肯定了校企ญ合作的重要意义之后,总结了现阶段计算机类专业常用的校企合作模型,分析了当前合作模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企业欠缺合作动力、专业自身实力不够、校企合作欠缺深度和内涵、政府配套政策尚未到位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四点改进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协同创新;校企合作;计算机类专业;合作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48.7 文献标志۵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2-0017-05
一、协同创新环境下校企合作的意义
为了应对世界的激烈竞争,促进国家的飞速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10月浦江创新论坛上强调了论坛的主题是“协同创新,共享机遇”。“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元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在国家倡导协同创新的大环境下,深化产学研合作是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重大举措。
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企合作是一种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重点,企业和高校双方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充分融合双方优质资源,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填补了“理论”与“实际”的缝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对口所造成的就业压力,是世界各国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校企合作已成为广大高校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的热点课题[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2]”。这一理念更加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大高等院校计算C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已逐渐向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转变。为了使其毕业生具有被市场认可的特色优势,计算机类专业坚持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实现学生学以致用和长远发展为目的,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其长期的发展规划中,计算机类专业往往积极采取与企业合作、实现共赢的办学模式,旨在促进就业需求与学生能力对口,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与工作满意度,进而获得自身发展。校企合作的实施对高校和企业双方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校企合作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3]。一方面,学生可以在高校向学识渊博的教师学习理论知识,查阅丰富的文献资料,奠定自己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一线的技术人员和最流行的专业技术,甚至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实习,了解专业领域的市场需求,共享企业先进的设施设备,将知识转换为技能,学到可实际应用的真本领,真正地做到从理论走向实践。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可以去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习,提升自己的实战水平,并将积累的经验融入到理论教学中,解决了课堂上容易出现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从高校的角度来说:第一,校企合作增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高校在合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第二,校企合作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而提高了高校的就业率;第三,校企合作能够促进高校在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帮助高校建立校企合作教学体系,在培养模式上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在教学方式上实现由传授型向参与型转变[4];第四,高校可以适当利用企业投入的资金、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如双方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训中心等,以弥补教学经费的不足。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校企合作给企业提供了合适的、对口的优质生源,缩短甚至取消了企业对毕业生的入职培训过程,使得企业有机会能够获得“毕业即精英”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对现有职工能力的提升与再造。企业可借助高校的理论平台和师资力量,充实职工的理论基础,提升现有职工的文化、技术水平。
总之,协同创新环境下的校企合作是双方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互补性合作。
二、现阶段计算机类专业常用的校企合作模型
自校企合作流行以来,很多国家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经典的合作模型,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型、日本的“产学结合”模型、澳大利亚的“培训包”制度、英国的“三明治”学习模式等。目前,计算机类专业重点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型如下。
1.订单培养模型
该模式是校企合作中最为流行的合作方式。在该合作模型中,企业提出人才培养需求,校企双方基于该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签订培养协议。计算机类专业按照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开展教学,企业可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可指派企业专业人才承担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可指派企业精英加入合作专业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合作企业就业。“订单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专业能力和岗位需求的匹配度,避免了毕业生找工作时的盲目搜索,也降低了企业在新进人才培训方面的成本。然而,该模式对高校的要求较高:合作专业必须全面了解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的具体要求,能科学预估出企业的人才需求类型与数量,正确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真正地做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统一。
目前,江苏省的独立学院大多采取“3+1”培养模式来完成校企合作。2008年4月,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成功申请并研究了“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的计算机类重点子课题“采用‘3+1’模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该课题提出了“3+1”培养模式的概念,所谓“3+1”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前3年在学校进行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第四年在有关企业或实训基地进行职♀业技能的实训和毕业设计。该模式充分利用社ห会资源,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着重培养更贴近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并让学生和企业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保证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践表明,“3+1”培养模式不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还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都是大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