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融合发展刍议
摘 要 作为信息资源集散地之一的高职院校,其档案、图书及情报融合发展势在必行。作者联系所在高职院校实际工作实践情况,分析我国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融合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现行成熟条件,最后总结出三者融合发展策略和方向路线图。
关键词 高职院校;档案;图书;情报;融合发展
0引言
1 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融合发展的客观要求及条件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也从战略高度注重加强信息化建设,已经形成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为主的服务中心、基站、客户端信息网络,无论是网络覆盖、技术水平均居世界领先水平。信息资源建设和受众用户信息需求愈来愈趋向网络化,为此,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1.1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融合发展是由信息管理最终发展方向所决定的
信息管理早已不是一个新鲜事物,自从人类社会形成后,便以结绳记事方法记载和管理社会各项信息,发展至今,已形成由国家、院校组成的各级档案馆、图书馆、情报机构进行信息管理。期间,信息管理由单一部门管理,发展到多门管理,将来必定发展到统一、一体化管理,这是由信息管理发展规律所✯决定的。现如今的现代化信息管理已显现出融合发展走势。我们大家都知道,近年来各项事业的发展已向融合、综合方向发展,即便是信息产业也毫不例外,在资源融合的基础上进行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档案、图书、情报均是信息资源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通常管理均应从“融合发展”目标出发,使三者融合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协调,最终实现互联互通,满足各类受众读者的需求,☂发挥各类信息资源最大价值。
♂前文已经分析了融合发展客观要求是由信息管理发展规律决定。由分析不难看出,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融合发展建设内因在于信息管理发展规律,那么外部是否具备条件呢?就以目前的计算机和网络发展水平来说,答案是肯定的。现如今的信息技术已发展到云计算和4G时代,标志着全球社会已进入真正的网络信息时代,最近央视记者报道英国正在研制5G,不久的将来,网络信息资源传输速度将是现如今的4G的60多倍。这些技术条件是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一体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和物质基础,另外加上现今的数据库技术等,以及高职院在提高自身办校水平的同时,已使档案室、图书馆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完备,专业人才配备完善,这些足以促成高职院档案、图书及情报融合发展。
2 媒体新常态环境下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融合发展策略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现今的媒体新常态环境下,无论是从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融合发展内在要求或内因,还是从现如今高职院档案室、图书馆规模、基础设施、专业人才等外部条件来讲,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融合发展时机ฬ已经成熟。那么在工作过程中,如何科学、规范、有所侧重建设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融合发展呢?在下文中,笔者结合本校档案、图书及情报融合发展实践情况,总结出以下策略,敬请斧正。
2.1敢于破旧立新,树立创新思维意识,思想要与时俱进
思想决定行动,正确、先进的思想是干事创业的先决条件。作为高职院校档案室、图书馆的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均应从自身专业技术能力提高和学校办学水平提高两方面出发,按照时代发展要求,努力做好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一体化建设,敢于破旧立新,树立创新思维意识,从思想上重视档案、图书及情报融合发展,不能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碌碌无为,要按照当前习总书记讲话中所说:“信息时代要思想与时俱进……”切实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努力钻研信息技术方面新知识,紧密结合本校实践工作,做到活学活用,真正发挥档案、图书情报专业技术特长,以服务为中心,以档案、图书及情报融合发展为载体高规格配合学校的发展和积淀。
2.2打破常规体制,确立与时俱进新机制、新体制
我们大家都知道,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融合发展之前,无论是档案,还是图书、情报等业务工作,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均有自己的领导和职工,即便业务工作有许多相通之处,但各部门仍从自身管辖权和利益出发,均为独立工作,极少联系。显而易见,这些工作中不乏有很多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譬如承载档案、图书、情报的专用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系统、加工过程等。为此,从学校层面来看,实施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融合发展,不仅是现今集约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学校长远发展大计的权宜之计;从受众层面来看,读者需求是服务的方向,只有实施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融合发展,方能满足信息时代用户的要求。为此,要破除以往ผ的陈旧管理理念,以一盘棋的思维,打破档案、图书、情报工作常规体制,确立与时俱进新机制、新体制,在档案、图书、情报三者求同存异环境下,科学实施高职院校档案、图书及情报融合发展,满足高职院校和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2]金娟.信息时代高校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构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