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中的美学思维分析
声乐表演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演活动,在我们的娱乐生活当中非常常见,而这种表演艺术和其他艺术都服从于一定的审美意识,讲究美学思维的运用。在声乐表演活动当中,为保证作品的精彩演绎,体现出二度创作的有效性,让整个作品有更强大ღ的内涵和生命力表现,就必须分析表演当中的ก美学思维,抓住美学原理,从审美角度出发进行综合感受。本文将着重就声乐表演当中的美学特点与美学思维进行分析,为声乐表演艺术的创新发展做好铺垫和提供一定依据,有效延伸与扩展声乐表演艺术价值。
【关键词】声乐表演;美学;思维
声乐表演艺术是国家传统文化艺术体系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除了体现出肢体和乐器组合美之外,也体现出了声乐和表演的结合美,最终让这门综合性艺术散发出魅力。为了保证声乐表演的效果,高质量地呈现声乐作品,体现其文化以及审美内涵,必须分析声乐表演当中的美学特点以及美学思维,从美的角度进行声乐表演的分析和优化,最终呈现出高质量的声乐表演效果。
一、声乐表演中的美学特点
声乐表演是将声乐艺术和表演者进行有机结合,彰显声乐作品艺术魅力的实践活动,而为了进一步深化对声乐表演艺术的认识,增强人们的重视和理解能力,首先就需要了解声乐表演当中的美学特点,具体体现在:一是整体美。在分析与品味声乐作品的过程中,必须基于审美角度进行感知,而且要将创新作为优化改进的一个措施,充分发挥表演者的演唱能力,形成对整部作品的把控与优化呈现。通过对这个过程进行研究,我们就能够了解到声乐表演,不是单纯的歌唱,而是一种带有鲜明综合性特点的艺术实践活动。声乐演唱者需要综合运用多元化的技术手段和艺术知识,将作品的情感和演唱者自身的情感统一起来,展现出声乐表演的审美特色,然后将整体美带给广大观众。二是个性美。不同的声乐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也各不相同,在二度创作当中选用的方法和最终的处理结果也有差异,所以最终体现出来的声乐表演是表演者自我以及个性的体现,彰显了鲜明的个性美,也让音乐作品拥有了差异化的演绎风格。三是和谐美。艺术当中的和谐美是人们一直追求并渴望充分实现的审美价值。对于声乐表演来说,这样的和谐美首先体现在声音和肢体动作的和谐美、声音和乐器伴奏的和谐美、声音和艺术情感的和谐美,只有做到了这几个和谐统一,才能够让声乐艺术的美感从内而外地迸发出来,给人以良好的审美享受。
二、声乐表演中的美学思维
(一)主观和客观协调声乐表演凭借其独特而又鲜明的艺术形式,具备了主观和客观的划分,而一个完整的表演应该是主客观协调统一的结果。从客观性上进行分析,就是要在声乐作品二度创作当中把作品的真实性展示出来。换句话说,就是在声乐演唱中要注意考量作✡品的时代背景、体裁特点、音乐内涵等诸多要素,保证二度创作契合作品的真☯实面貌,彰显出声乐表演的客观性。而主观性则要求表演者在二度创作过程当中融入自身的情感以及理解,凭借一定的主观经验和思考赋予音乐作品更加丰富的内涵,传达出自身的独特领悟,这正是声乐演唱者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声乐表演的美学思维就是把这样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思维,呈现给观众美好而又独特的声乐表演。
(二)历史和现实统一声乐表演的一个重要美学思维就是历史和现实统一,这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美学原则:体现出声乐作品的历史背景与风格特征,基于演唱者视角呈现声乐作品,但是又不能够脱离历史背景与时代背景;在对声乐作品进行表演过程当中不可以只是对作品开展个人的超乎现实♚的表演,而是要整合科学化的音乐要素,完成对作品的二度创作,以免对作品的原有意义和内涵进行全面更改;在音乐作品的表现当中,还必须关注时代性的展现,考虑到作品的风格,品味作品当中体现出来的情感内涵,既尊重作品的历史个性,又尊重其在时代变迁当中所生成的时代意义,保证声乐作品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得到综合体现。
(三)技巧和表现兼顾对声乐作品进行高质量演绎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就是掌握并且高超运用多元化的表演技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声乐演唱技巧的掌握和运用上,甚至把声乐演唱当做了一种单纯的炫技,虽然技巧运用能够凸显出演唱的魅力,但是过度强调技巧会让声乐作品丧失其应有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所以还需要充分挖掘声乐作品和表演的艺术性,实现技巧和艺术的结合,带给人精神与情感层面的愉悦享受,优化声乐表演,美学思维。
三、结语
借助声乐表演这一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表演者能够充分检验与锻炼自己的音乐理解能力和音乐综合素质,并在演唱过程当中把声乐作品的诸多美学特点展现出来。在具体的声乐表演当中,表演者要通过一系列的二度创作方法,改进和优化美学思维,以便彰显出声乐表演的审美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声乐表演的传承和进步,助推声乐艺术与民族文化交融和谐,并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郑月圆.声乐表演中的美学思维问题[J].北方音乐,2018,38
:50-51.
[2]陆晶.声乐艺术表演中的美学效果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
: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