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语言刍议
歌词语言刍议 歌词语言刍议
语言是文学创作的工具,歌词做为音乐文学的代表,自然也是一门语言艺术。歌词做为一种可以演唱ツ的文学载体,它既有口语化的生活语言特征,又具有文学化的书面语言特点,因此在歌词创作中,对于语言的要求较高,不仅在音韵上要符合歌词的要求,并且在语法上也要比较集中地来表现主题。因此,对于歌词语言的要求,不仅要做到素材集中,内容连贯,同时还要做到通俗易懂、精炼、准确、形象、生动。
通俗性——所谓“通俗”,就是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尤其是商业歌词写作,一定避免深奥、晦涩的写法,要以通俗易懂为原则。我们提倡的大众化语言,并不是大白话,实际上它具有朴实美、朴素美的特征,它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并经过加工的艺术语言。
精炼性——歌词的体裁短小精悍,一般都是通过数百个字来表达一个完整的中心思想,它所能包含的语言素材容量非常有限,因此,歌词创作必须做到语言精炼、简洁,要具有概括性。实际上,写歌词和写文章别无二致,都需要做到语言简练和集中,也就是在写作中一定要把可有可无,用处不大的文字尽量省去。尤其是歌词,它不仅是一种文学艺术,同时它更是一种听觉艺术,所以歌词要写得让人一听就懂,切莫啰嗦、冗长。
准确性——所谓用词的准确性是指用词要恰当,要在合乎语言逻辑的范围内选择词句。如果在用词上超出了正常的逻辑范围,或者自己随意地造词,或随意地搭配词语,不仅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使读者产生歧义。因此,在写作中一定要选择那些最贴近并能够表达内容的词语。在当今流行歌词作品中,有一些作品在用词上缺乏推敲,从而导致词不达意,让人读起来很是费解。
形象性——歌词形象实际上就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生活画面,它是通过艺术语言,描述出看得见,摸的着的生活画面。因此,歌词的形象性是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窗口,歌词语言越具形象性,它的艺术性也就越强。通俗地讲,歌词的形象性就是要让读者在读你的歌词时,能够产生画面感。因此,在创作一首歌词时,自己头脑中首先要有一个画面,然后再通过语言和脑海中的画面相结合,将其转化成一种艺术语言,这就ย形成了一首形象的歌词作品。
生动性——歌词语言的生动性,是指语言要灵活,要有生气,能够采用独特而新颖的角度描绘出作品的艺术形象,要具有独创性。如果说语言的形象性是给读者的一幅画面,那么语言的生动性就像一个特写的镜头,不但要清晰而且还要新鲜。在写作中,语言的生动性主要体现在字和词的选用上,也就是所谓的“炼字”。一般情况☮下,在一首歌词中,生动的字和词并不需要太多,只要能够在恰当之处恰如其分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足够了。
上述所谈的通俗性、精炼性、准确性、形象性、生动性,应是歌词创作的普遍法则。我们知道,形象性、生动性和准确性是任何文艺创作必备的,然而精炼、通俗是歌词等演唱作品所特别需要强调的。
歌词的语言运用有别于诗等其他文体,更不可能像现代人写的古怪的赋一样,附上一篇比正文还多的注释。相ห比于其他文体,歌词的语言尤其需要精炼。“歌词最不容易写好,也是由于它简短,不足百字却要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而构建这个完美世界的基本建材就是特别精炼的文字。文学的精炼需要深厚的文字功底,同时还要善于取舍。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是要忍痛割爱,果断地把一切与主题无关的自以为精彩的语句删掉,把一切可以省略的字删掉。语言精炼过程是一个推敲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ฟ。
歌词需要用最明了的语言让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一听就懂,起码要让观众听完后知道唱的是什么。这一点对于歌词和歌曲的传播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歌词作品“必须寓深刻于浅显,寓隐约于明朗,寓曲折于直白,寓文于野,寓雅于俗”。如果把歌词写得像朦胧诗一般,即使曲子再美,留下来的也不可能是歌词。我们在写歌词时要在准确表达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并通而不俗地完美表现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