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科学内涵论析
【摘 要】毛泽东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学说同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党建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总结,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科学指南。
【关键词】毛泽东;执政党建设;科学内涵
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½想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大国,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以后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它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执政党建设必须加强思想建设,把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全党放在首要地位
列宁曾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毛泽东根据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党内的思想实际,把思想建设摆到了首要的、突出的地位。毛泽东认为,坚持马列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用马列主义教育全党,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这是执政党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指出:“我们的任务,是领导一个几万万人口的大民族,进行空前的伟大的斗争。所以,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如果我们党有一百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号召全党特别是党的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他说,马克民主义哲学“这个东西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许多皮,还扯不清楚。有了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就省得许多事,也少犯许多错误。”50年代初期,他号召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并带头认真研读,宣传辩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1956年,他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提出,一定要继续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抵制和批判资产阶级的一切腐朽制度和思想作风。1957年初,他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号召全党都要学习唯物辩证法,注意思想理论工作,并提出要建立一支宏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我们要作出计划,组成这么一支强大的理论队伍,有几百万人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即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反对各种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1957年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他再次要求☪党员和干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强调要“下苦功”。在总结社会主义革命特别是1958年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毛泽东向全党同志建议读两本书,一本是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本是《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每人每本用心读三遍,随读随想,加以分析,哪些是正确的(我以为这是主要的);哪些说得不正确,或者不大正确,或者模糊影响,作者对于所要说的问题,在某些点上,自己并不甚清楚。”“要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革命和经济建设去读这两本书,使自己获得一个清醒的头脑,以利指导我们伟大的经济工作。现在很多人有一大堆混乱思想,读这两本书就有可能给予澄清。”1963年他又提出,“我们的干部中,自以为是的很不少。其原因之一,是不懂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因此,不厌其烦地宣传这种认识论,是非常必要的。”以后,毛泽东还反复强调,要认真读马列的书,弄通马克思主义。在我们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以后,坚持继续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党、武装全党的头脑,指导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使我党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更加巩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这是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毛泽东关于加强执政党思想建设的重要理论贡献。
二、执政党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主要任务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认为,党的领导作用最终必须体现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他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他清楚地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民主胜利后,生产建设将成为全党的中心工作,党的建设要“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如果不能使生产尽快恢复和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生活获得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即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初步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路。党的八大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正确路线。以此为出发点,毛泽东多次提出,党不但要善于领导政治、军事、文化、外交,还要善于领导经济建设,要努力改善党的知识结构,要建立“科学中央委员会”,改变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由此可见,在建国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毛泽东始终把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作为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但是后来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干扰,党没有能够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实行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重大损失。
三、执政党建设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原则,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实现其组织统一的一种科学的组织制度,是党在组织建设中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和制度。建国以后,他十分重视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从而加强执政党建设的组织基础。第一从能不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能不能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这样的战略高度,论述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指出,在我国,没有高度的民主,就不可能有高度的集中,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就会变成修正主义的国家,变成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就会转化为资产阶级专政,而且会是反动的,法西斯式的专政。”第二,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要以高度的民主为基础。毛泽东指出:“我们的集中制,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制。无产阶级的集中,是在广泛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第三,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要以高度的集中作指导。毛泽东在强调充分发扬民主的同时,又非常重视高度的集中。因为,没有集中,就没有统一的认识,统一的政策,统一的计划,统一的指挥,统一的行动,一句话,就没有集中统一的党,革命和建设任务就不可能完成。第四,民主集中ข制是调动全党积极性的组织原则。毛泽东认为,民主集中制不单是党的组织活动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是调动全党同志积极性的有力武器。“我们充分地发扬了民主,就能把党内、党外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能使占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大众团结起来。”他说:“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化工业和现유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
四、执政党建设必须坚决反对和防止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建国以后,毛泽东根据执政党的特点和肩负的重任以及党内存在的问题,一直把反对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执政党党风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亲自抓,反复抓,并坚持同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了长期不懈的斗争。首先,毛泽东阐明了克服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在20世纪50年代初,他就强调指出:“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的国家建设,就必须克服官僚主义。”1956年11月,他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又一次提醒全党:“县委以上的干部有几十万,国家的命运说掌握在他们手里。如果不搞好,脱离群众,不是艰苦奋斗,那么工人、农民、学生就有理由不赞成他们。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我说革掉很好,应当革掉。”其次,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牢固地树立群众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减少,闹地位,闹名誉,争名夺利的倾向,毛泽东在党员干部会议上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强调指出,“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再次,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必须改进领导方法,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他提出要改进领导方法:要精简机构,在一不死人二不废事的前提下,大量精简党政机关;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建立和实行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制度;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等等。在毛泽东的提议下,中央成立了以朱德为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随后全国县级以上各级党委成立了纪律检查组织;高、饶事件后,毛泽东又决定成立各级监察委员会,加强党内监督;他还亲自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制定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五、执政党建设必须坚决防止和反对腐败现象,保持自身的纯洁性
在抗战后期,毛泽东就开始考虑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如何防止腐败,避免重蹈历代封建王朝的覆辙,从而跳出“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律”。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告诫全党要防止滋长骄傲自满、不求进步、贪图享受的情绪,防止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进一步发展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并把拒腐防变的方针付诸反腐败斗争的实践,领导全党成功地进行了“三反”和整党整风运动。首先,他从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高度来强调反腐败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他说:“自从我们占领城市两年至三年以来,严重的贪污案件不断发生,证明一九四九年春季党的二中全会严重地指出资产阶级对党的侵蚀的必然性和为防止及克服此种危险的必要性,是完全正确的,现在是全党动员和切实执行这项决议的紧要时机了。再不切实执行这项决议,我们就会犯大错误。现在必须向全党提出警告:一切从事国家工作、党务工作和人民团体工作的党员,利用职权实行贪污和实行浪费,都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不进行这样一场正义的斗争我们就会失败。”其次,反腐败要广泛发动群众,实行首长负责制。他认为应该把“三反”斗争“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一样的重要,一样的发动广大群众包括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人士去进行,一样的大张旗鼓去进行,一样的首长负责,亲自动手,号召坦白和检举,轻者批评教育,重者撤职、惩办、判处徒刑(劳动改造),直至枪毙一批最严重的贪污犯,才能解决问题”。第三,反腐败斗争要从严治党,从高级干部抓起。他亲自决定查处了新中国第一大案,对刘青山、张子善处以死刑。毛泽东认为: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这样,才可能挽救二十个,二百个,二千个,二万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这充分表明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对清除党的肌体上发生的腐败现象,表现了高度的自觉性和巨大的决心和魄力,真正做到了从高级干部抓起,敢于®碰硬,从严治党。”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1.
[2] 毛泽东文集[M].人民出版社,1999.
[3]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M].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