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 着力打造##源头第一城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县立足自身特色,审视全局,把握县情,提出并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创建打造生态品牌积极连接内陆腹地,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融入全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全市“两带一圈”建设。 实施“生态立县”带动战略,##县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县地处闽赣交界处,是省定边贸重点县之一,自古以来,就是“闽盐赣米”的集散地,具有连接沿海和江西等内陆腹地的区位优势,土地、生物、旅游、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与外部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产业和开放优势形成互补,相互促进,联动发展。
二是环境优势。##县境内气候温和湿润,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年日照时数1720.7小时,年降雨量1830mm。
是第二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省生态农业示范县,南方重点林区县之一,林地面积203万亩,森林覆盖率79.2%,天然草场面积4万多亩。为闽江正源头,境内的闽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已申报国家级)面积有19.5万亩,植被茂密,生物多样性高,水土保持完好,河水含沙量少,整个生态环境十分优越。
三是资源优势。以“三子”为主的特色农业初具规模,是“中国建莲之乡”、“中国黄花梨之乡”和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
农村工业原料充足,活立木蓄积量达1000万立方米。同时,##又是革命老区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莲乡文化底蕴。
作为一个欠发达县,##加快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既不能为了发展而牺牲环境,又不能为了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既要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质量,又要确保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县委在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围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城镇建设等方面做文章,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着力打造闽江源头第一城。
发展生态农业。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绿色农产品作为农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方向,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着力打造莲子、水果、烟叶、种子、笋竹、林业、畜禽等七大特色农业基地;优化农牧渔结构、稻田“轮、间、套种”结构、莲田立体生态结构、水域立体生态结构、果山种养生态结构、山地生态结构、丘陵生态结构等农业生态结构模式;大力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生态示范村建设、生态果业建设、生态莲业建设、农牧结合型生态建设、生物防治、农业节能与新能源开发等生态农业重点工程;按照农产品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走小规模大群体之路,按“一乡一重点、一村一特色”的发展思路,实施“基地+规模”工程,驱动新兴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在农业中的比重,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创建更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突破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和农产品出口的“绿ต色壁垒”。
发展生态工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立足现有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资本扩张为纽带,发展低消耗、无污染或少污染、高科技、循环型的生态น工业产业。
抓发展后劲,培育新增长点:立足资源和比较
优势,以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纸业、特色食品加工业、竹木加工业、电力(发、供)业和劳动密集型来料加工业等五个支柱产业;抓项目建设,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用生态的理念建园区,用生态的理念经营园区。进一步扩大薄型造纸产业在全国同行业中领先优势,发展造纸产业集群,带动木制品包装、热电联产等配套项目的发展。
立足农副产品优势,抓龙头带基地,以闽江源绿田、文鑫、孟宗、兴辉、翠源、裕芳等企业为依托,发展壮大建莲、黄花梨、猕猴桃、水蜜桃、笋制品、粮食深加工等食品产业集群,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抓质量提升,大力打造名牌产品:加强对获省名牌产品称号的6家企业9个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1个国家质量免检产品、6个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产品和1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识使用权产品等一批名优品牌的宣传与保护。指导帮助企业继续做好质量体系和环境认证等基础工作,做好名牌产品的申报工作,积极促进“铙山”牌拷贝纸薄页纸申报中国名牌产品,“铙山”牌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力促“闽江源”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新创一批省名牌产品和国家绿色食品标志、原产地标志产品;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运作,鼓励兼并重组、强强联合,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中,把特色产业规模做大做强,提高工业品的附加值、科技含金量和市场竞争力。
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形成各行协调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的生态型工业体系。 发展生态旅游。
把生态理念融入到旅游开发开放等各个环节。将“闽江源”、莲乡、老区等特色品牌优势转变为旅游优势,以金铙山风景区为重点,以闽江源、石燕岩、报国寺、城区两个纪念馆(革命纪念馆、周恩来旧居)、规模果园以及相应的荷塘为支撑,对接大金湖,发展适于休闲、健身、观光和陶冶情操的生态旅游。
拓宽和深化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民俗风情、民间工艺、历史传统,大力开发莲子系列、闽笋系列、菇类系列、工艺品系列等绿色旅游商品。努力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使具有启智和引资作用的旅游业在##得到长足发展。
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新的先进的文化观和发展观,是对传统观念的扬弃和升华。
把生态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目标、思路及政策、技术、措施、行动中去,将生态文化渗透和体现到现代教育上、观念认识上、政策导向上。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牢固树立“环境是资源、环境是资本、环境是资产”的绿色价值观,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营造生态舆论环境: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环境特色和生态理念,在全社会树立“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将生态文化的理念渗透到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建☢立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观;弘扬特色文化:不断挖掘、丰富和完善莲乡文化底蕴和红色苏区革命传统,赋予特色文化新内涵,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号召力;开发生态文化力:充分发挥文化力对经济的巨大推动力,将生态文化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促进文化、科技、经济运作一体化,与资源重复利用相结合,推行循环经济,与生产过程相结合,开展清洁生产,与人口生育观相结合,提高社会发展质量。
建设生态城镇。按照“科学规划、优化建设、法制管理”的要求,着眼长远发展,实施生态城镇建设。
做大做优中心县城,全力打造好闽江源头第一城:围绕“新城要新、古城要古”的生态旅游县城目标定位,明确城建主基
调和建筑风格,对县城标志性建筑、景观规划、城区风景点等事关县城长远发展的问题进行全面优化,促进城区建筑景观上档次成特色;完善配套设施,美化绿化环⌘境:在完善城建各项基础设施的同时,完善街道、江滨绿带、街心花园、江滨公园、桂园公园、青云岭烈士陵园等地的绿化、香化和美化建设,发挥绿地在城镇中的综合效益;抓好生态村镇建设:认真开展“部分示范、百村行动”活动,以沼气、太阳能等科技成果的开发利用为纽带,以村庄整治、发展种养殖业等为抓手,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以及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使村庄生态系统结构合理,改善村容村貌,实现良性循环。以坚持道路建设为突破口,实现乡村道路的硬化、亮化,以村庄绿化、美化、净化为目标,实现村落周围有林带,庭院内外有花草。
引导和教育农民不断强化环保意识,努力学习和掌握农村先进适用技术,拓展“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内涵;强化监管力度,促进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对工业和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作者为中共##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