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画最大同心圆心得体会 凝聚最大公约数,绘就最大同心圆心得

时间:2024-11-13 14:11:1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秉承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谋在一起,寻求“最大公约数”,绘就“最大同心圆。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共画最大同心圆心得体会 凝聚最大公约数,绘就最大同心圆心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共画最大同心圆心得体会1

“作为海外艺术工作❣者,我们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天然使者。近几年,受英国多家知名剧院邀请,我曾担任多部西方戏剧的音乐总监,我会把中国戏曲舞台的一些元素巧妙融入其中,将中国发展成就融入自己的舞台,受到了英国同行和观众的高度认可。”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海外华侨华人艺术家,中英戏曲协会会长邱增慧如是说。

画出最大同心圆,海外文艺工作者要主动作为。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新时代的中国和中华民族,如何向世界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增强民族自豪感,海外的文艺工作者要主动当好桥梁,当好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讲人,这样,才会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感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发展成就。就如邱增慧,因为自幼学习京剧,从中央戏曲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专业京剧演员。虽然旅居英国20多年来,她一直致ร力于在海外传播中国戏曲文化。通过自己的舞台,让更多国外的观众了解中国的文化艺术,感知中国振奋人心的伟大使命伟大成就。

画出最大同心圆,海外文艺工作者更要寻求最大公约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已经开启,要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海外的华侨华人,就要当好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纽带,用自己的方式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增进海外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增进中外各方面交流、交往,这样,才能凝心聚力“最大公约数”,共同为祖国发展献计献策,让世界了解更美丽的中国。

画出最大同心圆,需海外文艺工作者秉承自信挥毫。作为身居海外的文艺工作者,大家都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天然使者。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其自身的独特光彩,我们在向国外观众讲好中国故事时,先要保持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这样画出的同心圆才会更大更圆。再如邱增慧,近几年,她受英国多家知名剧院邀请,曾担任多部西方戏剧的音乐总监,经常走进当地学校、社区、剧院等,开办化妆、声乐、表演等课程,让感兴趣的外国友人亲身体验中华文化艺术的各种魅力,帮助更多国外同行和观众高度认可中国文化艺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如何增强中华故事在海外民众中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在多元文明交流中了解中国,旅居海外的文艺工作者,要当好桥梁,用文艺自信画好“同心圆”,这样才能为民族复兴凝聚最大公约数。让世界人民进一步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更好认识中国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对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展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当代中国人的精彩生活,为国外民众呈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全面、更加丰富的中国!

共画最大同心圆心得体会2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传家宝与生命线,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行动才会自觉。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我们一定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以高水平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知之深、信之笃、行之实。一段时间以来,坚持不懈的思想理论武装开阔思路,指点迷津,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保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应当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时不我待、巧占先机、系统谋划,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力求改得迅速、改得综合、改得彻底。越是这样的关头,越考验领导干部的决心和勇气,越需要上下一心凝聚最大共识。既拿出好点子、好声音,又在做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在“推动改”“怎样改”“谁来改”这些问题上,共产党员应当以实际行动树标杆、打样板。

基础牢,则稳扎稳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们应当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打扫思想灰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我们一定要理解把握一些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在深学细悟中筑牢忠诚品格,把稳思想之舵,铸就信仰之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致力找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努力提升“把握规律的能力、科学思维的能力、担当落实的能力、破难解困的能力”,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坚持实践,真正做到“练就一身好本领、成就一番大事业”。

共画最大同心圆心得体会3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

21世纪初期,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选择变得纷繁多样,如何构建一个凝聚全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重要且紧迫。

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

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到党的十八웃大作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安排,中国持续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越走越坚定。

立心铸魂: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

时间倒回到2006年,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近30个年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四。伴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融、多元观念,人们的精神世界极大丰富和活跃。

空前的社会变革既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产生了一些社会矛盾和价值失落:“毒奶粉”“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等丑闻频繁发生,拷问着社会良知的底线。如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凝聚起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时代课题。

2006年10月11日下午3时05分。北京。人民大会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立心铸魂的重大战略命题正式开启。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任务。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致力于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作了具体部署。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新要求,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

2018年3月,“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写入宪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确立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一系列战略部署,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在一个个历史节点上,我们党通过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培育践行:在生动实践中谱写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凯歌

中国五千年文明浩浩汤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润泽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持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中华民族共同践行的道德依归。

——延续根脉,以文化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坚守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而不变的守望。从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到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观,到“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的友爱观……都是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

延续根脉,家庭为基。中央文明办积极开展“文明家庭祝福祖国”等活动,研究起草全国文明家庭动态管理办法等工作,家教家风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

立德树人,教育先行。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学的各个阶段,全国的教育领域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崇德向善,久久为功。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ข引领。在世界互联互通、文明交流互鉴的今天,在多样价值选择竞相涌流的今天,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的先进事迹依然能让人热泪盈眶。

张富清、王继才、杜富国、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每个名字和集体都是闪光的名片,在新时代彰显着榜样引领的力量;黄大年、袁隆平、黄旭华、叶培建、黄文秀……他们为国家、民族、人民,奉献青春、热血,甚至生命,诠释着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道德建设。2007年以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评选表彰了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各地也广泛开展了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自2002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已陪伴我们走过了19个年头,百余位楷模汇成了“中国人的精神史诗”。

截至2021年4月9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已举办107场,从天津滨海到湘江两畔,从解读“良法善治”到弘扬“雷锋精神”,从实地讲座到“云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种子”在全国播撒,形成了人人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时代新人的生动局面。

——在爱国担当中诠释中国当代精神。

从载人航天精神到新时代北斗精神,从抗震救灾精神到伟大抗疫精神……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和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政治坚定、表现突出、贡献重大、精神感人的杰出典型。这些杰出典型用自己的爱国担当为时代发展进步鞠躬尽瘁,高扬起一面面镌刻历史光辉印记的精神旗帜!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2020年的中国适逢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孕育的脱贫攻坚精神,在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英勇行动中诞生的伟大抗疫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折射出当代中国的精神气度。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文明新风得到广泛弘扬,中华儿女团结奋进、一往无前的思想基础不断筑牢,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凯歌一路高唱。

时代强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我国的文化建设百花竞放、硕果累累,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文化遗产焕发活力。“十三五”期间,我国已有42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居世界前列。为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更多新型文化业态被发掘出来,“云展览”“云游博物馆”等新科技充分赋能,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生机。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现中国文艺的繁荣发展。广大文艺工作者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中,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创作出一大批文艺精品力作。电视剧《山海情》《跨过鸭绿江》《大江大河》等文艺作品,创造了中国文艺的新景观;与此同时,中国文艺也在不断寻求中国风格和国际表达的融通,中华文化的标识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做强文化内核,让品类丰富的优质文化服务“百花争妍”。近年来,全民阅读活动在各大博物馆、图书馆亮相,建设书香中国的步履扎实推进;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的精神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新蓝图。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我国文化建设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实现新的跨越。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