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入党积极分子读书感想

时间:2024-12-26 23:20:3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老教授的人生课

庞嘉卉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有太多人喜欢对人生哲学高谈阔论,或悔恨、或抱怨、或欣喜,但这多少听起来有些矫情,似乎不是用智慧的眼光去评论人生。于是这样一位老人出现了,他不太重要,不必在临终之时承担太多的外界使命;他很明智,有能力在生命的绝壁上居高临下来俯视众生;他很了解世俗社会,可以使自己的最终评判产生广泛的针对性。这样的一个人不早不晚的出现了,他就是莫里·施瓦茨,一位年迈了的患了绝症的社会学教授。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四个星期,给一位曾经的学生讲授了十四堂人生课,而最后一堂则是葬礼。老师谢世后,这位学生把听课笔记整理了一下交付出版,题目就叫《相约星期二》。

在整个课程中,即使离死亡已经越来越近,老人还是乐观、幽默、睿智的与时间赛跑,并且时时刻刻都在讲述人生的真理。学生向老师抱怨他们这一代人的困惑:我分不清什么是我自己想做的,什么是别人希望你做的。好吧,我承认这句话其实也是我现在困惑的。我记得£在一部电影《午夜巴塞罗那》里面,女主角讲过一句话:Ijust know what I don’t want,Idon’t know what I want.其实我觉得这不仅道出了我的困惑,更是现在社会的困惑。现在我们社会文化的急功近利,在某种程度上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甚至出现了扭曲。人们不再认识自己,搞不清楚需要和想要。就像你明明口渴,需要的是白开水,可是这个社会却诱惑你去选择可口可乐,其实这时给你白开水你就会觉℃得很幸福,但是你想要的却是可乐,如果你没有得到,你就会变อ得很失落,不是吗?而莫里则告诉我们:“生活是持续不断的前进和后退,你想做某一件事,可逆又注定要去做另一件事。你收到了伤害,可逆知道你不该受伤害。你把某些事情视作理所当然,尽管你知道不该这么做。”他说这是反向力,就像是橡皮筋上的移动,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他的中间,又有点像摔跤比赛。学生问最后谁会赢,莫里的回答是:“爱会赢。爱永远是胜者。”的确,爱才是永恒的,即使你离开了人世,你也活在了人们的心里。但是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大家不再坚持自己的原则,可以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背叛爱。

我们要爱自▲己,像爱自己一样爱他人,爱周围的事物,这样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然而,我们现在有多少人是真的这样做了的呢?人们无限的追逐名利、财富,用来填补自己不断扩大的欲望沟壑,过着冷冰冰的生活,也许他们自己觉得这样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即使这些是以亲情、爱情、友情等等为代价的。但是莫里却一针见血的指出:“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ฒ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的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这是多么精准的一句话呀,只有真实的做自己,不随波逐流,亦不特立独行,只要一颗坦诚的心,便能便能悠闲自得的面对人生。因为你是无法用物质的东西去代替爱、善良、温柔或朋友间的亲情。

社会的文化趋向在我看来似乎已经有些偏离轨道,大家都不知道生活的意义所在。即使当他们在忙于一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时,他们也显得昏昏庸庸的。这是因为他们在追求一种错误的东西。你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就从药家鑫、那个杀死自己母亲的留学生、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社会上出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便能看出这个社会缺少爱、心理扭曲,没有健全的价值观。这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时半会儿也改变不了现状。不说大家要投身于社会建设,但至少我们也应该终于自己,建立一个自己的小文化,当然并不是去呼市这个社会上的每一条准则,而是在小事情上能遵纪守法。但是在大问题上(如何思想,如何评判)你必须自己选择。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或任何一个社会来替你做出决定。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