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加快畜牧业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加快畜牧业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畜牧业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只有促进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协调、有序的发展,才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需切实解决发展观念相对落后、发展思路不清、发展信心不足、发展方式落后、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强等问题,把发展畜牧业演化为综合性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着力加强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着力解决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不高,动物产品精深加工、转化增值不够等问题。要增强全局意识,妥善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关系,实现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市畜牧业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广泛统筹、多方协调,才能加以解决。
一、**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畜牧业一直以来是我市的传统产业,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和饲料饲草丰富的资源优势。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把畜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来抓,大力推动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实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20xx年底全市生猪存栏394.49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2.75万头)、出栏商品猪408.00万头,大牲畜存栏98.33万头、出栏15.52万头,羊存栏70.41万只、出栏49.77万只,禽存栏1392.27万羽、出栏1400.02万羽。肉类总产量达40.11万吨、禽蛋产量3.19万吨、奶产量6500吨,实现畜牧业产值91.64亿元(现价),畜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3.12%,农民人均来自畜牧业收入1136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34.42%,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然而在成绩的背后,我们要清醒的看到**市畜牧业发展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是动物疫情形势严峻,公共卫生安全任重道远。动物防疫基础设施落后,设备手段不完备、不配套,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全市动物疫病的监测和防控效果,导致全市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增大。省际间公路运输检查站建设滞后,活畜调运频繁,使我市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的风险依然存在。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十分敏感,虽说近年来全面开展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但一些人畜共患病又有抬头趋势,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市已有发生,狂犬病也频频发生,严重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引起社会对畜牧渔业公共安全的高度关注,而动物产品的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设施落后、手段缺乏,投入品使用难以得到有效监管,给食品安全留下隐患。
二是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还不健全,良种覆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市没有一家专门生产纯种畜禽的种畜禽场,我市所有纯种畜禽均需从外调入,极大地增加了扩繁场的生产成本和引种的疫病风险,难以提高种畜禽群体质量和调整我市畜禽良种结构的主动性,同时种畜禽的管理工作滞后,没有形成优质优价、良种畅销的良性循环。
三是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尚不健全,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尽管我市现已有一批畜牧渔业龙头企业,但基本都限于生产环节,涉及畜牧渔业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太少,动物产品主要以出售胴体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加之我市现在的畜牧渔业生产还是以分散饲养为主,标准化生产能力和水平低,没有叫得响、有份量的品牌,市场竞争能力弱。同时生产、加工、销售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结合,各养殖户、基地、市场、龙头之间自行发展,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联心联利、共兴共衰的机制,各环节盲目发展、重复建设的问题仍然存在,“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现象时有发生,缺乏市场导向作用。
二、运用科学的发展观,全力推进畜牧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市畜牧渔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告诉我们,要想促使畜牧业持续、快速、有序、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统筹发展的观念,实行养殖与市场ร统筹,发展与环境相协调。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重大动疫病防控水平
动物疫病是限制畜产品流通和国际贸易的制约因素,它的发生和流行对当地畜牧业的打击往往是致命性的。因此,搞好动物防疫工作,营造畜牧业健康顺利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要加快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服务网络。目前我市已完成141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剩下的92个未建乡镇将在20xx年力争全部建完,进一步完善免疫冷链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村级防疫员报酬,力争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专业技术队伍,提高基层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对动物疫病的诊断和处置能力。二要坚持以防为主、以检促防的方针,坚持春秋集中免疫与常年补免相结合,全面推广“动物防疫日”制度,对漏免、新补栏和需加强免疫的畜禽及时免疫,杜绝出现免疫空白点,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到100%,免疫标识佩戴率达到100%。三要强化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执行“防检结合,以检促防”,做到检疫工作开展面、动物受检率、无害化处理率及出证率4个100%。四要建立完善动物疫病和动物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从规模养殖企业开始,建立完善畜禽养殖档案,坚持畜禽标识佩戴,利用县、乡兽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套的设施设备完成我市畜禽追溯体系建设。
2、搭建良种推广平台,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
要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坚持地方品种选育与杂交改良相结合。目前,我市猪的良繁体系发展迅速,我们要在政策、项目上给予继续扶持,要搞好服务,让他们站住脚跟,经受得起市场风浪的考验,成为良种生产推广的主体。今年要对全市获得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加强指导,做好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要有计划、持久地建立牛改点、猪改点和羊改点,深入实际调查品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完善冷冻精液利用档案记录,跟踪调查改良效果,有计划地推广三元杂交和实施区域定向改良,生产出品种特征基本一致、生产性能稳定的改良品种,努力提高畜禽的出栏率、商品率、个体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要结合畜牧渔业产业化、标准化、品种资源保护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做好竹乡乌骨鸡、黔北麻羊和务川黑牛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立足特色和质量,打造一批上规模、竞争力强的动物产品品牌。
3、从饲草饲料推广上下功夫,努力做到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盈
围绕发展生态畜牧业,搞好培训和示范带动,以冬季农闲田土种草工作为重点,大力推广种草养畜和农作物秸秆处理利用等技术,做好“三个结合”:一是做到与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建设相结合,为他们提供种子、技术和信息等服务;二是与项目示范相结合,整合国家和省的草地生态、石漠化治理、科技扶 ッ贫和退耕还草等项目,搞好试验、示范和推广;三是与生态畜牧业发展相结合,认真研究推广牛羊舍饲、半舍饲饲养与饲料技术,推广人工草地分区围栏轮牧,提高畜禽养殖经济效益,逐步实现饲草饲料均衡供应,实现种养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4、切实抓好技术组装推广,确保动物产品质量逐步提升
面对新时期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我们要转换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加强学习,加强培训,加强对外交流,加快知识的更新,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指导我们的生产实际,发挥我们的生产潜力。制定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支持乡镇畜牧兽医站围绕“三农”开展技术服务,鼓励广大畜牧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有偿技术服务,逐步由单项服务向多项服务、系列服务乃至综合配套服务发展。要认真总结多年来取得的成功经验,把牧草种植、疫病防治、品种改良以及稻鱼共生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组装成不同的模型在适宜的区域示范推广,使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降低养殖风险,增强畜牧渔业产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5、加快畜禽养殖方式转变,提高组织化和规模化养殖水平
坚持以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支撑畜产品基地,以基地
带动产业带,以产业带促进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推行畜禽良种化、饲养科学化、防疫程序化、饲料工业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一体化,结合“四在农家”创建,开展深坑圈改造,推广“猪—沼—粮”等生态养殖模式,加快推进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实现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扶持力度,积极探索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支持龙头企业与各类规模场、养殖小区和专业村联合,€发展规模养殖,创新管理模式,各县(区、市)重点扶持1~2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专业协会,组织分散经营的养殖企业和大户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发展优势畜产品,减少生产流通环节,努力扩大养殖生产的利润空间,实现合作组织与成员利益双赢,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
6、加大投入品监管力度,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按照“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动物产品及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台账制,促进生产经营诚信体系建设,逐步实行动物产品及养殖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探索建立农资监管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把规模养殖场、屠宰企业、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作为监测的重点,加强对兽药、饲料、奶制品等畜产品的检测监管,继续加大“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违禁添加剂和兽药检测力度,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抽检。全面推行农资监管目标责任制,着力抓好兽药gsp认证工作,加快兽药饲料经营诚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经营备案和台账制度,深入开展农资打假集中行动,严厉打击生产和经营假冒伪劣产品行为。以发展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和规模养殖场、户为载体,加快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步伐,抓好养殖场、养殖小区无公害产品生产监控,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创建**特色的畜产品品牌。
7、完善市场机制,切实抓好市场销路
畜牧业要发展必须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必须进一步充分用运科学发展观,统筹发展ฝ,要“眼睛朝着市场看,脑子围着市场算”,抓好市场监督,完善市场规划,规范市场秩序,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积极调动多方力量,广泛吸引业主,积极筹措资金,开发和参与市场竞争,搞好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个能够汇集人流、物流、信息流,高效、迅速、便捷的畜产品集散中心。要积极在南方发达城市开辟销售窗口,努力打造畜产品的优质品牌,全力推动和提高畜产品的销售能力和销售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