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作出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批示要求,是广东未来改革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广东今后工作的总纲。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聆听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聆听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范文1:高校5月31日下午,在省委党校大礼堂举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报告会。我有幸聆听了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杨汉卿同志传达的省委书记胡春华代表中共广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和省第十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精神,了解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鲜明特点。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我省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报告中谈到很多关于教育、高等教育的内容,为高校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要求为统领,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省党代会的精神实质,认真研究胡春华书记所作报告的深刻内涵,融合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规律,结合工作实际,科学谋划和积极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立德树人等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建设和谐幸福校园。
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广东省教育厅对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教育系统要全力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要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做好广东教育争先进、当标兵、建高地各项工作。二要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督办,确保落实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的进度和质量。三要提高政治敏锐性、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四要振奋精神、破解难题、大胆改革、大胆创新,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作为一名高校中层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好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五年内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个人认为在高校中做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工作应该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升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水平;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确保校园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保障。二是要坚持依法治校,不断深化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管事,努力提升现代大学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三是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与转型发展,不断激发教职工队伍的创新活力,大力推进各高校的特色建设,努力开创高校各项工作新局面!
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最好的贯彻,就是对党和国家、人民最好的回报。处级干部是高校事业的中坚力量,要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学深做实,真学、真研、真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带领师生员工遵规守法,开拓进取,在工作中快乐,在快乐中工作,争取在人才培养中作出更好更大的成绩!
聆听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2:人社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本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是创新的根基,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总书记在近期对广东工作的批示中也再次提出明确要求,希望广东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刚刚闭幕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就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进行了传达♋回应,并将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作为重点内容,展开精辟论述。会议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必须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根本;要优化实施各类人才培养计划,面向创新发展需要,突出培养一线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要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抓住全球人才流动加速和大量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机遇,引进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的领军人才,力争五年内实现研发人员中博士数量翻番;加大人才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入户、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实际问题,为各类人才安居乐业创造条件;加快建设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健全评价、流动、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间双向流动,直接投身发展一线创新创业。这些部署安排,与中央大政方针是高度吻合、一脉相承的,为我省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指明了路径与方向,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近年来,全省人社系统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取得积极成效。全省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总量,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数量,每年来粤工作的境外专家人数,均居全国前列;两院院士、南粤百杰、领军人才、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政府特贴人员呈现规模。
一、以四个聚焦构筑人才高地
聚焦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推出系列人才新政。出台完善博士后制度11条意见,提出加强平台建设、支持创新创业和强化服务保障等3方面11项举措。制定《广东省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经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可享受多项出入境和居留便利。出台科技人员职称评价改革意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专利等创新要素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打破职称外语、计算机、论文等条件限制。出台高水平大学建设人事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向试点高校下放岗位设置权、公开招聘权、职称评审权、薪酬分配权、人员调配权等人事管理权限。此外,还研究制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省级优秀创业项目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
聚焦构建人才聚集优势,打造招才引智项目品牌。打造人才奖励品牌,开展南粤突出贡献奖和南粤创新奖评选。擦亮人才引进培养品牌,遴选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웃才,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以及扬帆计划急需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在珠江人才计划增设海外青年人才引进计划、海外专家来粤短期工作资助计划,每年引进海外博士后,资助海外专家来粤短期交流合作。
聚焦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全省技工院校每年培养高技能人才超过10万人,居全国第一。对接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建设技工院校50个重点专业和10个特色专业,促进全省38所技工院校与150家国内外知名大型骨干企业对接合作,促进校企联盟建设,积极推动校企双制办学模式。发挥世界技能大赛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辐射带动作用,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上,我省选手取得了12个项目的第一名,有86名选手进入39个项目的国家集训队。
聚焦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率先搭建省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高层次人才不出户即可办理各项业务。实施《外国专家来华邀请函》新政,明确短期来粤的外国专家,免办工作许可手续。将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和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整合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统一由外专部门实施。推动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孵化企业,促进创业,发放各项创业类补贴,为人才创业提供良好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
人才区域梯次不均衡。珠三角集聚全省人才总量超过70%,粤东西北人才总量和高级职称人才数量均不足全省的1/3。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人才梯次不尽合理,我省硕士以上学历人才占比,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的比重,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重不高。
人才评价机制有待完善。职称评价仍存在过于强调学历、资历、论文、课题的问题,评价标准单一,针对性不强,影响了专技人才职业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还没有有效建立,用人主体在人才评价方面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职称评审的行政色彩过浓,需要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分配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未能有效契合高校和科研院所行业特点,绩效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尚未建立,对高层次人才的特殊倾斜政策未全面建立,用人单位的薪酬分配权有待进一步扩大。
人才综合服务环境有待优化。人力资源服务业不强不优,缺少国际性的人才服务网络和知名的猎头公司,还没有国家级的人力资源产业园。人才住房、入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后顾之忧问题还比较突出,缺乏有力的一揽子解决办法。
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体制机制不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程度不高,碎片化问题突出,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不强,影响我省人才集聚。二是一些政策措施落地难。落实人才政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比较突出,许多好的政策因为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没有及时跟上以及宣传引导不够,导致政策未能及时落地。
三、今后的工作方向
下一步,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为总揽,认真贯彻落实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继续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为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智力支撑。我认为,今后需要重点在以下七个方面狠下功夫:
加大面向全球引进高端人才的力度。一是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引入国际猎头公司,探索实施政府+中介+企业引才模式,面向海内外加大引才力度。探索在海外设立创业孵化基地,促进海外留学生创新创业。二是完善外国人才引进政策。研究制定新形势下引进外国人才的政策措施,构建来去自由、出入便利的政策环境,切实解决在粤外国专家参加社保、就医、子女入学等问题。三是深入实施博士后人才培养工程。落实省政府博士后11条政策措施,适当提高资助标准,加大培养力度,大力推进珠江人才计划海外青年人才引进计划,不断提升我省博士后国际化水平。
加强海外人才工作站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海外人才工作站布局,切实完善工作站管理、激励和保障机制,鼓励企业、社团在海外探索设立人才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其在海外一线招才引智的作用。探索在海外设立创业孵化基地,促进海外留学生在当地创新创业,努力打造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的桥头堡。
推进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人才一体化发展。服务省委确定的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粤东西北地区人才发展帮扶计划,加大珠江人才计划、特支计划、海外专家来粤短期工作资助计划等项目对粤东西北的倾斜力度。出台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构建大人才市场格局,为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提供有效载体和支撑。出台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人才向粤东西北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
加强技能人才有效供给服务振兴实体经济。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对振兴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一是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制定出台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推进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积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探索实施首席技师制。全面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积极做好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备战和参赛工作,力争实现金牌新突破。二是实施技工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服务产业、高端引领、强师领航等专项计划,着力构建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共建相衔接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三是大力提升技能人才社会地位。探索开展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试点。加ห大对优秀技能人才的表彰和奖励力度。
进一步健全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建立符合高校和科研院所行业特点的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制度,允许在调控政策范围内根据规定自主调整绩效工资 ツ总量、自主调整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自主确定高层次人才分配方式,进一步激活用人单位和高层次人才创新活力。
切实优化服务环境解决人才后顾之忧。着力解决高层次人才在落户、出入境、长期居留、永久居留、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社会保险、入住公寓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实施好人才安居工程工作。积极探索海外人才社保政策,引导海外人才及其配偶、子女按规定分类参加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和城乡居民医保。构建智慧人社大数据平台,建成覆盖全省、联通城乡的人才信息网络,利用平台开展人才信息情报收集、分析、预测,为制定人才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为人才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服务。
充分发挥自贸区人才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以南沙、前海、横琴自贸区为平台,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推进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政策先行先试,探索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政策制度,为我省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突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开展粤港澳人才常态化合作交流,推动港澳地区具有相关执业资格的专业人才在自贸区提供专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