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奠基者》观后感

时间:2024-12-27 01:06:4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今晚偶尔看了两集央视一套的《奠基者》,心中感慨万千,剧中的情景仿佛一下子把我带到了那个艰苦奋斗、激情燃烧的年代。为支援大庆油田大会战,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如潮涌、似洪流浩浩荡荡汇集松辽平原,他们不论是工人、解放军,还是知识分子,个个都激情满怀、豪情万丈、干劲冲天。当时的条件极其艰苦,气候环境恶劣,冰天雪地零下几十度,物资也十分匮乏,吃住都难以解决。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那些志愿都凭着为祖国找石油的忠诚、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忘我地工作在开采石油的最前线,为共和国献出了滚滚石油。回过头来看现在,各方面的条件不可同日而语了,可就是在这优越的环境条件下,有的人腐化堕落、贪图享乐,有的人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有的不思进取、遇难而退。这些人一个共同点就是:怕吃苦、怕受累,因而缺少闯劲、干劲。这样的人于事业无补、对社会无益。本剧就是要唤醒人们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激起人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谱写新的篇章。

1958年初,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唯有石油部没有完成计划。西方国家妄图用石油“窒息红色中国”,年轻的新中国石油告急,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一筹莫展。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独臂将军余秋里于危难之秋出任石油部长。余秋里上任后,按照邓小平关于将石油勘探的重点由西部转移到东部的指示,积极在东部寻找油田。在八大二次会议上,余秋里带领石油部在事先定下的“成绩软,嘴上不能软”的调子,打了各部局一个突然袭击。 1958年4☯月,余秋里在四川南充视察✡时,把解放军“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带到了石油战线,要求每个钻井队都要建立党支部,配备一名政治指导员,宁肯少打两口井,也要把基层党支部建设好。

中苏关系恶化,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专家。年轻的新中国周边局势日趋紧张。毛泽东、周恩来和国防部长彭德怀等都非常关心石油状况。四川龙女寺2号井、南充3井等喜喷原油,石油部上下一片欢腾。在成都开会的毛泽东,没有和余秋里打招呼,突然现身四川隆昌气矿,并题词“四川大有希望”。不久,川中会战败退,余秋里压力重重。党中央在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后,在党内掀起了一场“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波及到了石油厂矿的一些领导干部。余秋里冒政治风险,力排众议,据理力争,保护下属。

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喜喷原油。石油部副部长康世恩指挥松基三井试油工作,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亲自视察松基三井,改大同♒镇为“大庆区”。余秋里召集干部、专家进行座谈,最终决定采用打破常规,甩开勘探,集中石油系统的一切力量,以大同镇附近为会战中心,在松辽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石油大会战。并要求大家克服本位主义,树立全局观念,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水平,把这个大油田勘探、开发建设好。 在邓小平的一路敦促下,石油部党委关于开展石油大会战的报告很快就得到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批准。王进喜等一大批优秀钻井队积极率队奔赴大庆参加会战。面对少数人的畏难情绪,余秋里提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战斗口号。

1960年3月10日,萨66井喷出高产油流。余秋ป里连续主持召开党组会议,提出挥师北上,把主战场从大同镇附近转移到萨尔图地区。全国有关系♋统支援大庆建设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萨尔图火车站,大批的转业军人作为石油工业的新生力量抵达大庆。王进喜率领井队人拉肩扛连夜把钻机和设备运到井场,并率先破冰端水保开钻。 康洪雷新近执导的全面反映我国冲破石油封锁搞石油会战的30集电视连续剧《奠基者》,正在北京中南海热拍。这是康洪雷为建国60周年拍摄的一部献礼片。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