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电力真相-综合新能源论文(1)
近些天来,“电荒”、“拉闸限电”“电煤告急”充斥了所有媒体的头条。这一切有人说源自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
但事实上,“电荒”一直是中国经济每年的固定节目。除了自然气候之外,中国电力的体制问题究竟在电荒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电究竟经过了哪些环节才最终到消费者手里,这其中有哪些企业参与,有多高的成本,多高的利润,会怎样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从发电、配送电,到最终的销售环节,为♡您揭开电力行业的真相。
发电环节:发电企业天天哭穷发电可以分为火力、水力、新能源等不同的方式,其中火力占了全国发电量的70%以上,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煤都是用来发电的,煤、电这对冤家的争斗就从来没有消停过。92%以上的电力来自国有电厂2002年2月,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是此次改革的第一目标。
到了年底,原来的巨无霸——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重组成了11家公司,包括5家发电集团公司、2家电网公司和4家辅业集团公司。这次拆分最大的意义就是迈出了“厂网分开”的第一步。
5大发电集团依次是: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电力投资集团,虽然都是大型国企,但是每一家的发电份额都没有超过9%,彼此之间实力差距并不大。除了5大集团而外,还有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神华集团、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等央企力量日渐崛起。
除此之外,地方国企也不容忽视,广东省粤电集团、浙江省能源集团都是位居发电集团前十之列。2007年,5大集团占总装机量的38.79%,其它的央企占10%,地方国企占45%,剩下的民营和外资企业则占6.21%。
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从源头上来说,☏我们所用的电92%以上都是由国有企业来生产的。煤电之争年年有,今年煤企占上风目前在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为火力、水力、风电、核能等,火力发电占到了整个发电量的70%,可是电煤之争就从来没有消停过。
一方面,煤炭企业强烈要求涨价,另一方面发电企业则大喊降价才能活。实际上,目前煤的产能绰绰有余,但是煤企为了保证卖方市场的地位一直都保持“限产保价”的措施,长期的限价使得电煤始终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
发电企业买不到煤,就顺势喊要提高电价,这样的大戏几乎是年年上演。虽然大煤企和电厂都是国企,但这样的“内斗”并不奇怪,只因国资委对国企的考核模式中,利润是一个重要指标。
2010年以前,每年都会召开一个由发改委主导的“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会”,在这个会上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之间的博弈尤为引人注目。发电企业的用煤量占了全国煤炭产量的50%。
以五大集团为首的发电企业在09年的会议上联手要求降低煤价。另一边厢,09年开始的“国进民退”也使得煤炭行业全面进入“大矿时代”,谈判的底气越发地足了。
于是煤企要求每吨的合同价在08年的基础上涨80-100元,电企则要求降价50元。最终在会上一单未签。
然而,在保供暖和保“两会”用电的压力之下,电企和煤企会后达成了某种妥协。煤企取得“胜利”,兖州煤业与五大电力集团签订了在山东省内的重点煤合同,单价上涨4%。
煤价上涨,必然逼迫电价上调到了2009年12月15日,发改委宣布“合同汇总大会”今后不再举行,各个发电企业也改变了往日❤的联合状态,各自为营与煤商进行谈判。而在目前已经签订的合同中,重点煤合同的最高涨幅达到25%,可以说涨价是定局。
而电煤的涨价,必然会通过销售电价的上涨,最终由用户买单。如今,各个发电企业都眼巴巴地望着发改委的政策留个口子,实施“煤ญ电联动”。
煤电联动政策始于2011年年底。当时国家规定,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将相应调整电价。
第一次煤电联动在2005年的5月,当时每度电价上调了2.52分钱。2006年,第二轮煤电价格联动又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度提高2.52分钱。
配售环节:电网的日子很幸福发电企业和最终的消费者是不会面对面的,而要通过电网这个中间人,这其中常常 ت会造成供求的信息失真等状况,而比起发电企业来说,电网的日子要过得“幸福”很多。两大电网:权力惊人的总买家、总卖家2002年的那场“厂网分离”的改革,还诞生了两个超级巨无霸的企业——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
电网公司负责从事电力购销业务,负责所辖各区域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