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自由与必然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
论文关键词:自由与必然;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论文摘要:科学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以利于进一步正确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质和价值,自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自觉地以培养、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的活动,它明确地体现并指示着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和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观因素来自于客观存在和社会实践活动,总是同一定的客观条件相伴随而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客观存在发生作用和影响,改变客观存在和人们的行为。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有其客观必然性,同时也存在自由的一面。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对自由与必然有着全面的论述,科学地理解把握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对于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正确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质和价值,自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追求自由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的历史就是追求自由的历史。通常所说的自由,是指一个人有权和有可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和意愿选择各种行为方式,而不受外在力量的强制和约束。人摆脱外在的强制和约束而获得自由,并不是意味着没有任何强制和约束就有绝对的自由。必然性或约束、规律性,作为事物运动和发展过程中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力量和趋势,对人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必然和必然性的存在,对人永远是一种强制的约束力量。可见,不能把自由理解为不受任何限制、约束的任性。歌德说,“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也是要受限制的。如果他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那他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放任自流的行为都不是真正的自由行为,而是一种缺乏思想修养的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表现。“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能力”;“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这里的“必然性”即客观规律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是,“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无论对外部自然的规律,或对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来说,都是一样☢的。”就是说,自由仅仅是也只能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运用。只有当人们正确地认识了必然并把这种认识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只能存在于由必然性所构筑的时空之中,以必然性为前提条件。认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是人们获得自由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对必然性认识的越深刻、越广泛,人们获得自由的基础就越雄厚,也就越能获得更多的自由。自由不能脱离必然而存在,没有必然就无所谓自由。自由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的;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自由与必然是揭示人的自觉活动与客观规律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从认识论的实践观出发,探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自从人类出现以后,就产生了自由与必然的对立。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不能不通过实践活动,去摆脱盲目必然性的奴役,并用以改造整个客观世界。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无论从过程看还是从结果看,都是客观实在的,本质上是自由的。主体的能动性受客观必然性所制约,同时又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前提条件。人们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程度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成正比,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又同人们获得自由的手段成正比。只有在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人们获得了改变客观现实的直接结果,实现了预期目的,℃才标志着人们获得了自由。恩格斯认为自由不仅仅在于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于依据这种认识去支配外部世界,即有效地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恩格斯关于自由的定义表明着必然向自由的转化;本质上自由的实践活动体现着自愿与自觉、客体与主体的统一,从而使“自由中包含着必然”。本质上自由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客观实在性,使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构成了必然性得以形成和展开的内在环节。人类社会及其历史规律把本质上自由的实践活动作为内在环节,表明着自由向必然的转化,从而使“必然中包含着自由”。黑格尔指出:“这种不包含必然性的自由或者一种没有自由的单纯必然性,只是一种抽象而不真实的观点”。实践活动的自由本性或能动性,使必然不断地向自由转化;而实践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客观实在性,又使转化为自由的必然再度转化为外在于主体的必然。这个循环不断地往复和发展,从而使自由和必然相互包含。所以说,自由与必然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
全面科学地把握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对于深刻理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根源于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对塑造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主客体虽然都有各自的思想、观念,教育活动朝向的目标、运用的内容和方法虽具有主观形式,但这些主观的因素并不是人们头脑中纯粹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来自于客观存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观因素的内容是客观的,要遵循客观规律才能产生和发展。这正说明了“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运用”。自由与必然的辩证统一,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实质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特点的认识和运用,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地包含着自由与必然的辩证统一。
2.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根源于自由的特性——客观性、相对性、具体性、积极性、历史性。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而认识和实践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那么,自由当然也就一定是历史发展产物。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所获得的自由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它还要随着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而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完善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它明确地体现并指示着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和价值取向。由于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的素质在提高,反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要不断地发展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是在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的辩证统一中发展的。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充实和更新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才能得到进一步发挥。这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也为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这就是具体意义上的自由。 "
3.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根源于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同人的实际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基本矛盾,就是把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一过程不是随意的,而要遵循一定规律,即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这一基本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进行并取得成效的根本依据,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人的本质属性内在地决定了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决定人对思想、精神的绝对需要。人对思想的需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客观基础。人对思想、精神的需要,人对目标、理想的追求,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人的正确思想不可能自发产生,是在实际生活中,以正确理论为指导,通过学习、教育、实践而自觉形成,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因此,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运用规定了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基本原则。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基本规律。这一基本规律,既由思想政治教育的上层建筑性质所决定,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中赖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根本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促进人的发展,也要促进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不可能脱离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然而只有人的发展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一定的客观条件,服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而且还必须超越一定社会的客观条件,服务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就是一个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过程。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运用观是相统一的。
4.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根源于自由与必然的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认识和创造其价值的目的,它既是一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活动的终点,同时也是另一次价值活动的起点。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客体来说,其价值只有在实现中才能成为真正的价值,对于社会和人这一主体®来说,只有在价值实现中才能真正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亦即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的思想、认识、政治、道德等内容,被教育对象所接受,内化为他们各自的意识和动机,外化为良好的行为和品德,从而得到进步和发展,并且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即价值创造、实现和再创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挖潜”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自由与必然相互包含,相互转化,往复循环的过程。
三
现代社会是一个空前开放的社会。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多变、自主、多样、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社会。人们的发展既面临复杂、多样的选择,又面临风险的干扰,适应性、发展性都面临挑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发展趋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社会,发展迅速、全面,改革与竞争成为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动力,主体自主性、选择性的增强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在竞争中不断改革,在改革中不断发展,既要以社会的全面迅速发展作为发展的条件,更要担负促进社会全面、迅速改革发展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顺应时代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就是要在广泛的时空纬度上,确立一种动态的、立体的辐射的教育观念,一种创造的、高效的教育观念。必须改变传统的、封闭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打破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理论的界限,不能只注重传达、解释、认识、理解,不能搞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要用富有时代特征的先进的精神文化,用人类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塑造人、开发人、发掘人的内在潜能,紧密结合现代社会和本系统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和积极培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促进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现代化,就是教育决策、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民主化要擅于把思想政治教育同人们的全面发展与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满足人们发展提高的需要。满足人们的发展欲望和追求期望,正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主要根据。它反映了人的自由,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逻辑起点。科学化要求按照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办事,改变过去凭经验办事的传统方式,克服主观性和盲目性。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全面、深刻的变革过程,也是一个系统整合运行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就是必然的认识和运用过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自由不是对必然的挣脱,也不是纯粹的偶然性,而是对必然的认识。只有在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人们获得了改变客观☯现实的直接结果,实现了预期目的,才标志着人们获得了自由。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就是一个获取自€由、实现自由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一方面适应现代经济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一方面适应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教育对象,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就是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努力避免理论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倾向,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性、平等性,避免教育的强制性;克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探索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方法,建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平等的、双向的教育方式;不断增强教育的自主性,减少教育的依赖性,发展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方式;还要研究教育的具体措施,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人们共同关心和参与的活动,而不是只依靠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和思想教育工作者。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不仅仅在于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更重要的还在于依据这种认识去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只有当人们正确地认识了必然并把这种认识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体现与自由的实现是相统一的。全面深刻理解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2]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陈冲.恩格思关于自由与必然的思想[J].韶关大学学报,1996,
:4-6.
[5]毛素琴,姜国平.从自由的本质浅论自由与必然的关系[J].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1995,
:
7
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