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化(1)论文
以经济全球化为参照坐标研究城市化发展趋势,是近年来国际城市学界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城市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继发达国家城市化之后,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大城市继续占据支配地位,城市间的合作将跨越区域界限,形成崭新的有机联系的世界城市网络。
经济全球化将形成多极多层次的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使城市化过程空前加速,涌现出更多的城市。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城市 唐子来在研究了城市化的一般过程和发展规律后发现,新世纪里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趋势仍然是城市化。与城市化的各个历史阶段不同,当今世界还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趋势。
城市化、信息化和全球化交织一体,使城市(特别是大都会地区)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表现为以下特征:第一,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管理/控制-研究/开发-生产/装配三个基本层面的空间配置已经不再受到国界的局限。
第二,各国的经济体系越来越开放,国际贸易额占各国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上升。第三,各种发展资源(如信息、技术、资金和人力)的跨国流动规模不断扩大。
第四,信息、通讯和交通的技术革命使资源跨国流动的成本日益降低,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第五,在全球化进程中,空间经济结构重组导致城市和区域体系的演化(城市规划原理,2000)。
受经济全球化影响,城市从工业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第三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后续动力。随着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开始崛起,并逐渐取代工业而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并由它继续推动下去。
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生产性服务的增加和消费性服务的增加。《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表明,在1960-1980年期间,发达国家在制造业中就业的人数比重一直徘徊在30%左右,制造业产值比重则从40%降为37%;但同期城市化✔水平却从68%上升到78%。
其原因正是第三产业的拉动所致,这段时期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从44%提高到56%,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也从54%提高到60%。
二、城市发展突破了传统的等级体系框架,正在形成新的城市网络体系 伴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主要城市的金融服务和专门化服务水平迅速增长,由银行、投资公司、法律机构、保险公司和证券交易所共同组成的金融综合体已经成为各部门的决策中心。这些大都市金融综合体正在成为日益增长的全球一体化系统的节点。传统的城市体系基于国家的框架,分为首都、区域中心等级别,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下的生产、流通、交换系统的机制的形成,传统城市体系的框架立论基础正在改变。
城市作为城市系统的一部分,不是按照传统理论的领土的连续性,而是建构在功能节点(中心城市)以及节点间的轴(商品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之上。 Castells进一步指出,这种空间的逻辑“以流的空间”为主宰,建立在把生产和管理的战略节点全球性地联系在一起的电子线路上。不过这并非这个社会唯一的空间形式,相反,人们见到“地方的空间”一如既往地作为绝大多数人日常生活领域的组织形式。
应当说,主宰当今世界的重要机制是基于“地方的空间”之上的“流的空间”。并且,我们的社会已经演化成为基于“流的空间”的网络社会。
Borja和Castells在½《地方与全球》一书中阐述:全球化最为直接和最为突出的地方影响是城市的空间和社会结构。全球经济网络的控制性节点是商务产业和研究开发活动最为发达的城市。
在全球竞争中,城市必须提供这些产业所需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应的人力资源所需要的生活环境。同时,信息技术使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可以分散在全球范围的不同地域,同时仍保持了生产过程的整体性。
正如Batten所指出的,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潜力将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否把所有有形的实体网络(即基础设施)的节点、密度和效率连接到世界各地; 第二,能否在世界无形的网络体系中发挥人口、知识、资金、货物和服务的全球性交换作用; 第三,能否创新性和适应性地不断发挥网络中固有的协同作用,并起到超前示范导向作用。
三、城市化的主流转向东亚地区,给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随着经济活动的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从全球范畴而不是国家、地区的范畴认识城市化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客观认识“经济全球化”背景,对研究我国城市化政策、制定城市化战略步骤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发达国家的经济重构产生了所谓的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一方面是生产性服务业向大都市集聚,产生所谓的“世界城市”,因而有了“功能以世界城市体系”的提法;另一方面,制造业的转移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机会,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凭借这个机遇迅速崛起,如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相应地城市化进程也大大加快(陈振光,2001)。
根据阿锐基对20世纪社会、经济根源的研究,资本积累的世界性过程的中心从美国逐渐转移到东亚地区。东亚的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大跃进程度,可以从(图1)中描绘的趋向来测定。
该图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明显的赶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核心组织”的人均收入水平的例子。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只有日本的成就非同一般,优先于并带领地区腾飞。
到了20世纪70年代,尤其是80年代,韩国和台湾地区离开低收入群体,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而香港和新加坡地区加上西班牙则离开了低收入群体,稳步进入中等偏上收入的群体。 附图 资料来源:Woytinsky and Woytinsky;World Bank;Economic Planning Council. 图1 从比较的角度看东亚的兴起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组织核心=100) 联合国根据1990年世界各国最新人口普查数据,对全球未来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详见(表1)。 表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未来年平均城市人口增长率 地区 1970-1975 1986-1990 1995-2000 2020-2050 发达国家 1.5 0.8 0.8 0.5 发展中国家 3.7 4.5 3.8 2.2 资料来源:“全球城市化展望”,联合国,1990年。
由此可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人口都将经历一个持续高速的发展期£,从而使世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其结果是全球特大城市聚集区的数量和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的数量近几十年大大地增加了。
1950年全球800万人口及以上城市集聚区只有2个,全部分布在发达国家;1970年有10个,5个分布在发达国家,5个分布在发展中国家;1990年,增加到20个,其中6个分布在发达国家,14个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联合国分析2000年将会进一步增加到28个,其中6个分布在发达国家,22个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웃四、中国城市化进入加速期,具有后发优势 1998年底,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30%,城市化进入了中期阶段,这是一个城市化快速增长的阶段。根据诺瑟姆的"S"型城市化发展轨迹,城市化发展速度在30%-70%之间呈加速状态。
在50%时加速度达到最高点。可以预测,2010年之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会以每年至少1个百分点的递增速度上升,至2020年达到60%左右的水平。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长期以来较工业化的发展处于滞后状况,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力将越来越大,因此,中国出现加速城市化的过程已属必然。 赵宝江指出,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将存在着较大的发展梯度,这种发展梯度已经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态势。
东部沿海地区有可能出现普遍的繁荣,并带动一部分城市率先进入信息城市的行列。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的城市化提供了新的机遇,使中国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进而抢占若干技术制高点,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构造新的城市网络体系。
未来中国的城市化将出现难以避免的快速发展过程,导致更多设市城市的诞生。中国有必要建立世界城市和自己的创新中心城市,使之尽快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新节点,并把中国各级各类城市融合到新的城市网络体系之中(顾朝林,1999)。
【参考文献】 1 Friedmann J.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Development and Change,17:69-83,1986 2 Castells M.The informational City,London:Blackwell,1989 3 唐子来.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城市管理的新议题.城市规划汇刊,1999
:75-76 4 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 Green M.B.A Geography of Institutional Stock Ownership inthe United States.Annals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Geographers,Vol.83,pp.66-89,1993 6 Mitchelson R.L.and J.O.Wheeler,The Flow of Information in aGlobal Economy:the Role of the American Geographers,Vol.84,pp.87-107,1994 7 Castells M.The Space of Flows:Elements for an Urban Theory ofthe InformationAge,New Media:Technlogy Science and Culture,No 2,1996 8 Borja Jordi and Manuel castells,Local and Global:Management ofCities in The Information Age,Earthscan Publications,London,1996 9 Batten D.F.Network Cities Versus Central Place Cities:Buildinga Cosmocreative Constellation.In Anderson A.E.,Batten D.F.,KobayashiK.and Yoshikawa K.:The Cosmocreative Society,Heidelberg;Springer,pp.137-150,1993 10 陈振光.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城市体系发展趋势.城市规划汇刊,2001
11 杰奥瓦尼·阿锐基著,姚乃强,严维明,韩振荣译.漫长的20世纪——金钱、权利与我们社会的根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2 顾朝林,张勤,蔡建明.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