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理论视角下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研究

时间:2025-01-14 03:52:0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现阶段,我国公共资源分布不均、救助保障体制不健全、就业歧视加重等影响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问题仍然存在。面对这些问题,党的群众路线给予我们解决问题的新高度、新思维,给予我们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党在艰难环境下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是党在新时期做好各项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路线。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当站在党的群众路线的高度,关注群众的就业问题,给予群众真正的“公平”,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给予群众安身立命之法,营造均等的就业环境。

一、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动体现

(一)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社会在城乡居民收入、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各行业门槛不均等多方面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而且差距扩大的趋势愈演愈烈。促进就业,保障民生,是我党的重要执政理念和执政目标,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是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在保障民生方面的生动体现,是切入最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根本利益问题,是解决人民群众安身立命的问题。

(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是重要保障

1、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打通前进道路

发展和改善民生,投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似乎像是无底洞,需要政府不断投入,而且没有立即回馈,但是对于民生的改善是一项具有长期回馈的伟大工程。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的生活品质越来越好,幸福感越来越高,就会迸发出更强的创造欲望和劳动欲望,从而大大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只有以民为本,走民生发展的大路,才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解放、发展生产力,改善民生,仍然是我党现在以及未来的主要任务。要从根本上提高群众的收入,就要解决群众的就业问题,就要提供一个公平均等的就业环境,给群众提供均等的就业机会,自食其力,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民生,激发社会的活力,给予一个家庭源源不竭的生产力。

2、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高的民生目标。从建党之初,实现共同富裕便成为我党最根本的目标,所有制定的计划、方针、政策都仅仅围绕这一目标。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指导下,社会的发展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实践证明,共同富裕和发展民生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想要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发展民生。

二、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要将群众路线思想和共同富裕的目标贯穿始终

(一)落实群众路线、实现共同富裕,就业是重要途径

就业对民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对个人而言,就业是谋生的手段,是安身立命的根基,是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阶梯,是进一步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身边人的尊重的路径。每一个劳动者都在工作中凭借自己的双手获得回报,不仅维系生存,同时也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另一方面对国家而言,中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质量水平不高,就业供需不平衡等问题尤为突出。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当前我们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残酷的提醒着我们,保障民生是重中之重,促进就业是关键。就业问题有效解决,失业率随之降低,提高了人民收入水平从而提升消费能力,就能有力的拉动内需,提供经 ﭢ济长足发展的动力,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的长久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二)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要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

通过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公共管理等措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给予群众安身立命之法,营造均等化的环境。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对社ถ会的发展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一是稳定复杂就业局势,二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三是保障改善民生,四是推进公平就业。

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有其重要意义:首先,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是党在新时期执政任务的重要目标。其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是促进就业法理精神的重要体现。再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是市场经济科学运行的必然要求。

三、当前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问题所在:以山东为例

当前我省的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就业资源分配不均衡,是影响就业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根本要素。二是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是影响就业服务均等化发展的重要问题。三是就业信息分享不兼容,是影响就业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直接原因。四是社会力量的作用发挥不够,是影响均等化服务发展的环境要素。

主要原因是:

1、地区之间公共就业服务投入不均衡

公共就业服务主要由各地区的当地政府予以财政支持的。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水平不同,各自公共就业服务的供给水平也就有层次不齐的差别。因此,为了推动各地公共就业服务的均等化,我国应加强中央政府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2、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公共就业服务投入不足

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城市进入工业化阶段、农村农业发展落后的悬殊格局。这种发展差距,使城市公共就业服务的资金投入远远多于农村。由于资金投入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相关人才随之向城市聚集,致使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在“硬件”上设施简陋的情况下,“软件”也相对滞后。

3、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

我国最新的《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在实际运行中,反映出部分条款有所欠缺的问题,如劳动力市场没能把握目前的就业发展趋势,从而难以满足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两大就业群体的服务需求,严重地制约着不同群体之间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四、当前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改善措施与发展趋势

(一)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给予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法制保障

人人享受普惠共享的就业政策与就业服务是法律平等思想的应有之ม义,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必须有坚强的法制保障。从法理层面来看,由于我国还没有出台全国统一的、专门针对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法律法规,便造成有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共就业服务不均等,用以对均等化的范围、标准、运行过程等多项事宜进行调整和规范。

(二)增强政府部门管理能力,给予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责任保障

增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供给能力,就是要使公共服务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服务效能发挥到最大,劳动者只要在一个地区,就算在不同的服务机构和窗口也能够享受到统一便捷的规范化服务。人社部门应发挥主要指导作用,建立稳定高效的就业环境,建设好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服务平台,统筹安排,保持平衡发展。

(三)改革公共财政分配方式,给予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资金保障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与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关的转移支付相关的,有一般性和部分专项转移支付两种。不同地区,根据政府财政水平和支出优先次序的差异取,决定了公共就业服务的投入水平。因此,要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分配方式,建立科学合理ษ的向民生倾斜的财政体制。

(四)加强数字化社区筹建,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信息保障

就业服务信息化,就是要以信息“真实、完整、有效、方便”为目标做好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信息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就业服务数字化,就是在业务经办过程中全程使用计算机操作。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