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论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现代企业来说,会计核算全面实行电算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给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了深化的变化和影响,企业普遍应用会计电算化来处理账务大大提高了核算的效率和准确率。同时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改变了审计环境、审计线索、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等,给企业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传统的手工审计方法已不再满足当前情况下的审计要求。因此为适应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新特点,进一步做好审计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企业积极作用,本文就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审计工作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对会计电算化新形势下的企业审计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电算化概述会计电算化是一种融合了电子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会计科学的实用技 ヅ术,它是指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会计信息实施管理的人工和电子计算机结合的控制系统,这个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服务于会计业务一体化的全新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包括:数据处理一体化,相对于传统手工工作,会计电算化实现了数据处理的一体化,大大降低了记账、对账、汇总编制会计报表等出错的可能性;查询高速化,手工方式下会计工作人员要查询或汇总数据信息时往往较为耗时,而会计电算化大大缩短了对数据的查阅、归类等的操作时间;内部控制程序化,过去企业大多采用职能分割、人员分工的方式形成内部控制体系,以确保对会计信息的正确、安全性的控制,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处理具有集中性和连贯性,使原本行之有效的控制制度失去作用,因此需要形成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将内部控制方法嵌入程序中;会计人员业务知识的多面化,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对企业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应具备财会专业业务知识,还应熟悉计算机的工作环境,如此方可胜任现代化的会计工作,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下企业会计人员应具备全面的会计、计算机、审计等方面知识。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p> 1、对审计线索的影响在手工会计处理的条件下,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报表等都是以纸张形式进行存储,会计人员大多都可以从相应的纸质资料中获得所需的审计线索,获取所需的会计信息。而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企业的审计线索可以分为可见线索和不可见线索两类,审计线索也变得更加难以把握,一方面是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纸质资料的可见审计线索,另一方面是将相关会计信息变成存储的数据信息,如由计算按预算程序自动生成的会计报表等不可见审计线索,这两种审计线索相互交叉,比较难以把握。同时,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者与操作者并不知道审计人员的需求,实际中相关的程序设计或会计处ฅ理工作可能无法满足审计人员的要求,加大审计难度。从另一方面来看,审计工作往往是依据审计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进行的,其目的是查漏补缺、查错防弊、获取证据等,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的查账方式已不再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2、对审计内容的影响在传统手工会计处理的条件下,审计工作主要是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报表、总账、明细账等纸质信息进行核对和检查,并归咎相关责任,由于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人员签字确认,其责任也较为容易确定,结果也比较直观。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虽然先进的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效率,但同时也扩大了审计的内容,即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工作的内容不仅包括原始数据、打印出的会计数据,同时也要对存储在计算机上的信息数据和计算机系统程序进行审计。这是因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程序决定了会计信息的处理质量,如果系统出错或被非法篡改,则计算机只会按错误的方法处理相关会计事项,可能造成舞弊行为,这就决定了审计的内容需要增加对计算机系统和控制功能的审查,以保证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改变首先,内部控制的措施和方式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在手工会计系统下的内控措施已没有必要存在了,实施会计电算化后诸如科目汇总表的制作、试算平衡、总账和明细账的核对等工作完全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获得,且一般不会出现差错;二是一些手工内部控制措施转移到计算机内部,各类会计处理平衡的检查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如借贷平衡、余额平衡等。其次,内部控制的重点发生了转移,相对于传统手工会计信息处理,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重点已由原来的财务部门转移到电子数据处理部门,控制内容记账程序控制、会计凭证管理控制、会计人员责任控制、账实核对控制等转变为对原始数据输入、会计信息输出、人机交互处理以及系统安全的控制。
4、审计技术发生改变传统手工会计处理条件下,审计大多是以人น工的方式,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等方法,通过对原始凭证到报表的顺查或逆查来完成。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传统的手工审计技术已无法适应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需求,目前主要的审计技术主要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各种会计软件进行审计,包括绕过计算机审计、穿过计算机审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等技术。
5、会计电算化带来的审计风险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其也为独立审计工作带来了审计风险。包括,系统控制风险,即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有缺陷造成的风险;软件系统风险,指计算机审计软件本身缺陷造成的风险,如审计软件跟不上会计软件的升级进步,导致数据提取、操作困难,降低审计效率;人员操作风险,会计电算化系统相关操作人员由于主客观原因导致的风险,如系统操作人员不充分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处理程序、✌原理等而造成的操作失误,遗漏审计证据,出现审计风险;计算机舞弊风险,即相关人员利用计算机数据、程序等掩盖真相而进行的舞弊行为,又称“计算机犯罪”,如利用计算机贪污资金、窃取商业情报等。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下审计的对策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标准与准则
目前我国对会计电算化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仍相对滞后,对会计电算化的独立审计起不到保障作用,如无纸化电子信息是否作为审计和税务检查的有效证据以使会计信息审计有法可依等问题,因此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借助法律的力量塑造一个良好的会计电算化审计环境。同时,会计电算化使纸质审计转变为信息化数据,一方面减少了可见的审计线索,另一方面加速了审计证据的消逝,过去手工审计的标准和准则已不再适应新环境的要求,大大增加了审计的风险和难度,因此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顺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完善与电算化审计相适应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制定对会计核算系统进行科学衡量的标准等,以使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审计工作有章可循。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应建立在完善电算化相关硬件和软件管理制度、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和人机操作管理制度等基础上,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通过建立完善的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实现对企业职能分离的控制,并建立相应的职责分工,规范会计数据处理程序,如会计数据应遵循经过输入审核、记账和结账的流程,并通过打印输出留下凭证、账簿、报表等的审计线索。同时,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还应做到:加强风险意识,各级领导和财会部门人员都应树立电算化风险意识,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既可以减少计算机犯罪,又能减少系统差错的产生;加强机构与人员的管理控制,机构调整应体现职权分离,将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分离开来,以补救不相容职能集中化的不足;加强控制操作,制定完整的操作规程来规范审计人员的操作控制,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从源头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提高计算机舞弊的审计力度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推广,审查计算机舞弊行为成为企业审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基本思路是:首先评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根据企业自身电算化系统的实际情况,结合计算机舞弊的手段和特征确定可能存在的舞弊手段,并寻找突破口。其次,进行深入的技术性审查,获取审计证据。最后进行审计报告和建议。针对计算机的舞弊行为,企业可以采用的审计方法包括:利用审计抽样技术核对审查系统输入数据的真实性;测试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审查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分析输出的报告,检查是否有异常现象。而针对软件或程序方面的审计,主要方法有:检查程序源编码、程序比较法、测试数据法以及计算机辅助追踪等。4、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加强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审计工作更依赖于对计算机系统的了解和运用,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业务处理的准确性、系统运行效率等都决定了企业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企业审计人员一方面依靠原来的手工审计对原始单据、简单业务和非程序控制制度进行审查,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工具对信息化数据、复杂处理流程以及程序化控制措施等进行审查。从这方面来看,审计人员也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审计、财会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充分了解审计系统的硬件、软件和处理程序,因此需要加强对企业审计人员的审计知识、财会知识、计算机知识,特别是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培训工作。总之,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改变了审计环境、审计线索、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等,给企业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我国企业应正视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以确保企业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