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的皇皇文治
中国有一句老话,马上能够得天下,马上不能够治天下。什么叫马上得天下呢?就是夺取政权要靠武力;而治理国家,不能够单纯地靠武力,要凭文治。也就是说,在一个政权建立以后,它需要从“打天下”向“治理天下”转移。朱元璋是明代夺取天下的一代帝王,朱允勺魑明代第二位帝王,他应该从打天下向治理天下转变,这种转变叫作“文治”。但是,历史没有给他机遇,他本来想转变,而且做了很多事情要转变,但是他被朱棣推翻了。朱棣登基以后,仍然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治理天下,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朱棣登上皇位的方式跟别人是不一样的。建文帝朱允傻幕饰皇谴铀的祖父朱元璋那儿合法继承来的,政权属于平稳过渡。而朱棣的皇位却是靠使用武力,从他的侄子朱允墒种卸峁来的,人心不稳。如果朱棣光是靠使用武力 ﭢ,靠残暴杀戮等手段,显然无法治理好整个国家。那么,雄心勃勃想大干一番的朱棣会选择什么地方来作为突破口,从而开始进行从武功到文治的转变呢?
朱元璋的谥号是“高皇帝”。明成祖,也就是最早庙号叫“明太宗”的这位皇帝,他的谥号叫作“文皇帝”。为什么是“文皇帝”呢?实际上,这里就隐含了明成祖所处时代的特点,也就是从武功―夺取天下,到文治―治理天下的一个转折,所以明成祖既是以武力夺取天下的一位君主,也是以文治来治国的一位著名帝王。
明成祖的文治功绩可以说非常显赫,他的文治都做了哪些事情呢?第一件事情,就是对文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从隋唐以来开始逐渐形成的文官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是中国古代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王朝盛衰的主要因素之一。自隋唐以来,虽然朝代更替难以避免,但从政治稳定的角度来说却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而且国家统一真正成了历史发展的主旋律。这种格局的出现与逐渐趋于完善的文官制度关系密不可分。
朱元璋建国以后,大体上继承了元朝的制度,但是又有所改变。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发动了一次“胡惟庸之狱”,对明朝的制度做了一次大的改变,中国实行了很长时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了,由皇帝直接来统率六部。皇帝统率六部,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处理,公务繁忙,怎么办?朱元璋曾经设立春、夏、秋、冬四辅官帮助他处理日常事务。但是这四辅官并没有进行决策的权力,他们不过是帮助皇帝处理一些日常公务、公文。朱允杉涛灰院螅对朱元璋的制度有所调整。他嫌文臣的地位太低,把文臣的地位从正三品提高到正二品。所以在“靖难之役”中,明成祖的谋士就写有一通檄文,说,祖宗不许立丞相,你们现在不是一个丞相,反倒有六个丞相了。为什么呢?六个部的尚书都登了二品了,都和丞相差不多,你们不是在败坏祖宗的制度吗?
朱棣登基后同样没有足够的精力亲自处理六部的繁忙工作,于是他设立了殿阁大学士,当时叫作“备顾问”,帮他起草文书,处理皇帝交办的一些事情。这些殿阁大学士没有办公的衙门,也没有下边的属员,就是在皇帝身边办事。这些官员就是后来内阁的雏形。所以,内阁在明成祖时期初具规模。内阁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历史上文官制度的一大完善。这个制度被明朝沿用了200多年,后被清朝继承下来。内阁制度的完善,是明成祖推进中国政治制度向前发展的一大建树。
朱棣重视文官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接下来他就开始进行人才的选拔了。明成祖的文治采取的第二个措施,就是完善科举制度,广泛招揽人才。
洪武时期,全国各地都已建有学校,学校在府、州、县,包括中央都建立得很完备。朱元璋开国之初有一句话叫“首重农桑学校”,要发展农业,要重视教育,一个是经济,一个是精神。朱棣继承了朱元璋的事业,同样重视学校的建设。永乐四年(1406年)三月初一,朱棣亲自来到孔庙参加祭祀仪式。他在亲自撰写的碑文中说:“朕惟帝王之兴,首举学校之政,以崇道德,弘教化,正人心,成天下之才。”古代不把能力的教育作为唯一的教育,而是把道德教育、教化放在首位,其次才是能力。目的就是“致天下之治”,也就是达到天下的治理和太平要靠学校。他说“孔子不可一日无”,因为孔子之道是至高无上的、最大的道。
洪武年间实行科举,在很长时期内并没有形成完备的制度,到了洪武十八年(1385年)之后,明朝的科举制度才完善起来。朱棣重视科举,把科举制度制度化、完善化。从永乐年间开始,三年一次乡试、会试从未间断。朱棣认为,从举人当中选拔这些进士,数量远远不够,也有些举人没有考上进士怎么办呢?他就选了一些人继续在太学当中进行培☏养,类似现在的复读生。这些复读的举人确实出了很多人才,当时有些大学士就出身于这些落第举人。
朱棣不拘一格用人才。在朱棣的朝廷里面,不仅有在靖难之役当中帮他夺取天下的人,还有以前建文帝朝臣中归顺过来的人,这些人都受到其信任。有些未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他也加以重用,比如内阁大学士杨士齐,就没有经过科举,最后杨士齐不仅做了大学士,而且担任了《太祖实录》的总裁官。
明成祖还有一个特点:用人不疑。所以在明成祖在位期间,有很多官员均为久任。比如上文提及的杨士齐,他作为内阁大学士先后在朝43年,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金幼孜,内阁大学士,在朝30年;杨荣,在朝37年,也是内阁大学士。六卿,即所谓六部Ⓐ尚书也都是久任,如吏部尚书蹇义,在朝34年;户部尚书夏严及,在朝29年;礼部尚书胡酰在朝32年。这说明明成祖能够推诚待人,善于识别人才,一旦认可某人就不怀疑,给他权力,让他做事情,这反映出成祖的非凡胸襟和知人之明。
经成祖之手完善起来的文官制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亮点,与西方同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比较,也有其独特的进步意义。我们不妨来看一下,17世纪初的西方人当时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文官制度与中国文化的。
编纂《永乐大典》一共动用了3000多人,花了3年多时间。自《永乐大典》成书之日起,其巨大的文化价值一直被世人重视,它不仅收罗宏富,堪称空前,而且从编纂体例看,《永乐大典》凡所抄原书,均直录原文,或整段移录,甚至整部书移录,不曾删削片语。这一做法,保存了所抄文献的完整性。而且既有事目又按韵检索,改变了类书单纯分类、不易检索的弊端,是对传统类书编纂方法的一个突破。所抄原书的书名、作者标示也非常醒目,便于查考。
只可惜正本在明末不知去向,多半是毁于兵火。副本到了乾隆时期只有9000余册,少了数千册。后来又被儒臣们私自盗去了不少,剩下的在清末时不是被烧了就是被掠往国外,以致今日只能在一些拍卖会上偶尔得见《永乐大典》的踪影。据估计,存世的《永乐大典》约800册,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华书局曾将《永乐大典》存世残本影印出版。
《永乐大典》今虽不全,但因为是类书,各门类相对独立,现存于世的各个分册,其史料价值并未受影响。尽可能完整地影印出版《永乐大典》是学界的夙愿。除零星影印外,上世纪60至80年代中期海峡两岸的出版机构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几度影印出版《永乐大典》残卷,但是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各版本都有不少遗憾之处,例如采用缩印方式,难以保存原书的全部信息,根据缩微胶卷或影本复制,使文字漫漶不清。
重视人才、完善文官制度、修《永乐大典》,这就是为什么明ค成祖死后,他的继任者予其的谥号叫作“文”,“文皇帝”的原因。他确实在文治上有非常多的建树,他实现了从武力开国到文化、文教治国的一个转变。 朱元璋是夺取天下的一代帝王,朱允勺魑明代第二位帝王,他应该从打天下向治理天下转变,这种转变叫作“文治”。但是,历史没有给他机遇,他本来想转变,而且做了很多事情要转变,但是他被朱棣推翻了。朱棣登基以后,他仍然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治理天下,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明蜀庄王朱悦R陵
蜀庄王陵是目前已发现的四川明代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其墓室宏大、建造考究、装饰华丽,规制比之同时代亲王的陵寝更为奢华。此陵墓本为蜀献王朱椿的陵寝,但世子朱悦R早他而逝,便以己之墓葬之。
/
内阁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历史上文官制度的一大完善。这个制度被明朝沿用了200多年,后被清朝继承下来。内阁制度的完善,是明成祖推进中国政治制度向前发展的一大建树。
ข /宦官佣
高32cm
蜀庄王朱悦R墓出土
四川省博物馆藏
随葬车模
高70cm
蜀庄王朱悦R墓出土
四川省博物馆藏
金凤簪
长24cm、重95g 梁庄王朱瞻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此金凤簪为一对,除凤头用金片外,全身都采用累丝法制成。梁庄王墓是朱瞻与王妃魏氏的合葬墓,位于今湖北省钟祥市。墓内随葬品十分丰富,出土有金、银、玉、宝石、瓷器等共计5100余件,其中金、银、玉器有1400余件,仅金器的重量就达10余千克。这些器物制作精美,保存完好,至今仍璀璨生辉、雍容华贵,令人惊叹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