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规模化养鸭主要疫病流行情况调查

时间:2025-01-14 04:54:1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湖北省规模化养鸭主要疫病流行情况调查

摘要:对2006~2009年湖北省规模化养鸭主要疫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实验室诊断。共调查7个地(市)79个养鸭户和养鸭场182 850只鸭的主要疾病流行情况。成年鸭主要疾病有禽流感、鸭瘟、副粘病毒病、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等,调查36群成年鸭共83 200只,其中发病26 890只,发病率32.3%;死亡6 737只,病死率25.1%;对产蛋鸭生产性能均有不同程度影响。雏鸭的主要疾病有鸭病毒性肝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等,调查43群雏鸭共99 650只,其中发病19 720只,发病率19.8%;死亡5 541只,病死率28.1%。从采集的病料中分别分离到7株禽流感病毒、3株副粘病毒和3株鸭肝炎病毒;分离到17株鸭疫里默氏杆菌、36株大肠杆菌、9株巴氏杆菌等病原菌。

关键词:鸭;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湖北省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on the Main Disease of Ducks in Hubei Province

YANG Jun,LUO Qing-ping,AI Di-yun,LUO Ling,WANG Hong-lin,WEN Guo-yuan,

ZHANG Rong-rong,SHAO Hua-bin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ciences,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Hubei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Embryo and Molecular Breeding,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main diseases in scale duck-breeding farms from 2006 to 2009 was analyzed by on-site investigation and laboratory diagnosis. 182 850 ducklings and ducks from 79 duck farms in 7 districts of Hubei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and dete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ucks were mainly mix-infected with avian influenza virus, Duck plague virus,avian Paramyxoviridae virus, avian Pasteurella multocida, Escherichia coli and avian salmonellosis. In the investigated 83 200 ducks from 36 flocks, 26 890 ducks were infected, and 6 737 ducks died, the morbility and mortility was 32.3% and 25.1%, respectively. The ducklings were mainly infected by Duck viral hepatitis, 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E. coli and avian salmonellosis. In the investigated 99 650 ducklings from 43 flocks,19 720 ducklings were infected and 5 541 ducklings died, the morbility and mortility was 19.8% and 28.1%, respectively. From these samples, 7 AIV strains, 3 Paramyxoviridae virus strains and 3 DHV strains, 17 R. anatipestifer strains, 36 E. coli strains and 9 avian P. multocida strains were isolated.

Key words: duck;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y; HubEi province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养殖规模扩大、市场交流频繁和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近几年鸭病出现了一些新的流行动态,即对水禽不致病的禽流感病毒成为主要病原,强毒株的感染能导致不同年龄鸭的大批死亡;副粘病毒感染能致鸭死亡,成为一种新的病原[1-3];新型肝炎病毒给疫病防控带来困难[4];细菌病原的耐药性、病毒病原的变异与新的病毒出现[5-7]、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等因素给鸭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障碍。为了给规模化养鸭疾病防控提供依据,对本实验室2006~2009年湖北省规模化养鸭主要疫病流行情况的调查资料和实验室诊断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对主要鸭病的流行特点进行了描述,供临床防控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流行病学调查与病料取样

根据湖北省近几年规模化养鸭发展情况,重点调查5 000只以上的种鸭场和2 000以上的商品肉鸭、蛋鸭养殖户,实地调查记录发病鸭日龄、精神、食欲、发病率、死亡率、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变化、免疫情况和蛋鸭的产蛋状况。对当日死亡的鸭解剖取样,主要取肺、脑、脾、肝等实质器官组织,冷藏保存送实验室检测。对主要传染病发病鸭群跟踪调查,检测自然感染鸭的抗体消长情况,评价疾病对生产造成的损失。送检病料需记录病料来源及发病情况,跟踪疾病造成的损失和康复过程。

1.2 病毒病的检测

根据发病鸭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特点作出初步判断,实验室首先进行PCR检测,提出病毒分离方案,然后进行病原分离鉴定[8]。

1.2.1 引物设计 在参考美国国家生物信息数据库(NCBI)中已发表的病毒核酸序列的基础上,寻找病毒的保守区域,共设计合成了4对PCR引物,分别用于检测禽流感病毒、禽副粘病毒、鸭瘟病毒和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物序列如下:禽流感病毒扩增引物(跨度541 bp):PP3:5′-TGG CAG GGA ATG GTA GAT G-3′,PP4:5′-TAG GGA ACT CGC CAC TGT TG-3′;禽副粘病毒PCR检测引物(跨度250 bp):N1:5′-GCT CGG TTC GTC GAC AAT CT-3′,N2:5′-GGG ATC GCG CTT GTT TCA A-3′;鸭瘟病毒PCR检测引物(跨度498 bp):D1: 5′-GGA CAG CGT ACC ACA GAT AA-3′,D2: 5′-ACA AAT CCC AAG CGT AG-3′;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 Ⅰ型)PCR检测引物(跨度440 bp):F440:ACA ATG ACC CAG CCT TAG,R440:CCA CTG TAT CTT CCC TTC。 1.2.2 用于检测鸭瘟病毒病料的DNA提取 将病料进行充分研磨(病料1 g加4 mL PBS),反复冻融3次,4 ℃ 12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500 μL,加入蛋白酶K至终浓度为500 μg/mL,SDS至终浓度为1%,充分混匀后,置55 ℃水浴作用30 min。然后用Tirs饱和酚抽提1次,吸取水相,加1/10体积3 mol/L NaAc及2.5倍体积无水乙醇沉淀,离心弃上清。沉淀用75%乙醇洗涤,自然凉干后溶解于一定量的灭菌去离子水中,作为PCR扩增模板。

1.2.3 鸭瘟病毒PCR反应体系 组成为:10×PCR Buffer 5 μL,dNTPs(2.5 mmol/L)4 μL,MgCl2(25 mmol/L)3 μL,PCR上、下游引物各1 μL,模板DNA 2 μL,rTaq酶(5 U/μL)0.5 μL,加灭菌超纯水至50 μL。反应条件为:95 ℃预变性10 min;按94 ℃变性1 min,54 ℃退火1 min,72 ℃延伸1.5 min,共进行33个循环;最后72 ℃延伸10 min。PCR产物用2%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紫外灯下观察其扩增片段大小。以出现特异且大小相符条带的样品为阳性。

1.2.4 用于检测禽流感病毒、禽副粘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病料的RNA提取 取步骤1.2.2 制备的200 μL组织病料悬浮液上清,加入800 μL Trizol RNA裂解液混匀,室温放置10 min;加入200 μL 氯仿,混匀,4 ℃ 12 000 r/min 离心10 min,吸取水相,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冰浴放置10 min 后,4 ℃ 12 000 r/min 离心10 min;沉淀用75%乙醇洗涤,在超净台中通风晾干;RNA 沉淀溶解于20 μL 用DEPC 处理过的灭菌去离子水中,作为RT-PCR检测模板。

1.2.5 RT-PCR检测 禽流感、副粘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扩增条件基本一致。RT反应总体积为25 μL,组成如下:5×RT Buffer 5 μL,dNTPs(10 mmol/L) 2 μL, MgCl2 (25 mmol/L)1 μL, RNasin(40 U/μL)1 μL,RT引物1 μL,RNA 模板13 μL,混匀离心。65 ℃作用15 min,待稍微冷却后,加入M-MLV(200 U/μL)✪1 μL,42 ℃ 1 h;95 ℃作用5 min,冷却后即可进行PCR。

PCR反应总体积为50 μL,包括:10×PCR Buffer 5 μL,MgCl2 (25 mmol/L)1.4 μL,dNTPs(2.5 mmol/L)4 μL,两条PCR引物各1 μL,RT 产物2 μL,rTaq 酶(5 U/μL)0.5 μL,加去离子水至50 μL,混合均匀。将混合物95 ℃变性5 min 后进入PCR 循环。参数设置为94 ℃ 1 min,51 ℃ 1 min,72 ℃ 1 min。30个循环。待PCR结束,取PCR 产物进行1.5%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扩增片段大小。以PCR 产物中出现目的条带的样品为阳性。

1.2.6 病毒分离鉴定 经PCR测定禽流感病毒(AIV)为阳性的病料,用含双抗的Hank’s液洗涤3次,磨碎(1 g病料加8 mL Hank’s液)乳剂,然后反复冻融3次,3 000 r/min离心20 min,取上清液杂检无菌后保存于-10 ℃备用,按殷震等[ฟ8]介绍的方法,分别接种SPF鸡胚、鸭胚或细胞,对分离物按照鸭瘟病毒、禽流感病毒、禽副粘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鉴定方法分别进行鉴定。

1.3 细菌病的检测

无菌取发病鸭的肝脏、心脏等组织,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和STA平板,分别置二氧化碳培养箱和普通培养箱37 ℃培养18~24 h,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将生长的菌落接种于麦康凯(M.C)琼脂、伊红美蓝(EMB)琼脂、SS琼脂、三糖铁(TSI)琼脂进行纯化培养及鉴别鉴定。

涂片镜检:将生长的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菌落形态。

生化试验:分离菌株进行糖发酵试验、M.R、VP、靛基质、硝酸盐还原、枸橼酸盐利用试验、H2S试验、尿素酶试验[9]。

致病性试验:取分离菌株接种于普通肉汤,置37 ℃培养18~24 h后,按0.2 mL/只(2×109⌛个菌/mL)的剂量分别腹腔接种小鼠和2周龄雏鸭,对照组腹腔注射普通肉汤0.2 mL/只,观察小鼠和雏鸭1周内发病与死亡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共调查7个地(市)79个养鸭户和养鸭场

182 850只鸭的主要疾病流行情况(表1、表2)。其中调查成年鸭83 200只,主要疾病有禽流感、鸭瘟、副粘病毒病、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等,发病26 890只,发病率32.3%;死亡6 737只,病死率25.1%;对产蛋鸭生产性能均有不同程度影响。调查育雏鸭99 650只,其主要疾病有里默氏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鸭病毒性肝炎、沙门氏菌病和曲霉菌病等,发病19 720只,发病率19.8%;死亡5 541只,病死率28.1%。

2.2 病原的分离鉴定

从采集的病料中分别分离到7株禽流感病毒、3株副粘病毒和3株鸭肝炎病毒;分离到17株鸭疫里默氏菌、36株大肠杆菌、9株巴氏杆菌等病原菌。

2.3 主要疾病流行特点

1)鸭瘟虽然是对养鸭业危害很大的传染病,但由于养殖户高度重视,加强防疫,4年内只发现1例,且是临床诊断与PCR检测结果,没有分离到鸭瘟病毒。

2)禽流感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近几年呈蔓延趋势,虽然分离到的病毒多为弱毒株(临床症状疑为强毒的病例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但对成年鸭的危害是很大的,特别是产蛋鸭,死淘率达30%~100%。但近几年雏鸭未发现禽流感流行的病例。

3)副粘病毒的感染是养鸭业潜在的危险,成年鸭主要引起产蛋下降和腹泻,对一些未作副粘病毒免疫的鸭群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副粘病毒的HI抗体水平达到5~7 log2,说明自然感染比较普遍。

4)病毒性肝炎仍然是雏鸭的主要传染病,其发病快,死亡率高,发病日龄越来越小。在调查的12个病例中,病死率达37.8%。另一个特点是部分免疫鸭肝炎疫苗的雏鸭仍发生病毒性肝炎流行,是否是病毒发生变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5)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是本次调查的细菌病流行特点,也是对育雏鸭危害较大的疾病,在19个病例中其病死率达23.1%,由于细菌病原易产生抗药性,临床用药效果不好,耐过的鸭生长缓慢。

6)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感染成年鸭大部分是因为环境污染所致,临床以常年散发为主,多表现为败血症,一些鸭场常年靠投药维持鸭的生长,一旦停药,鸭群即出现死亡,成年鸭病死率可达9.0%,是养鸭业中的难点。

7)曲霉菌病是冬春季雏鸭易发的疾病,是由曲霉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气囊炎,其死亡率很高,在4个病例中病死率达27.9%。其主要发病原因是垫料和空气中霉菌污染所致。该病症状明显,易于诊断,但由于初养农户缺乏相关知识和处理方法,易造成较大损失。

8)禽巴氏杆菌病(霍乱)是常见病,农村田间放养的蛋鸭群发生较多,以秋冬季散发为主,病死率可达22.7%,可引起产蛋下降10%~20%,但易于恢复。

9)成年鸭感染病毒后大部分引起产蛋下降,有些混合感染病例在临床上很难判定,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3 小结与讨论

1)通过对2006~2009年湖北省规模化养鸭主要疫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结合实验室诊断资料分析,对湖北省内主要鸭病流行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为鸭病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2)近几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养殖规模扩大、市场交流频繁和环境的污染等因素的影响,鸭病出现了一些新的流行动态,老病依然,新病不断出现。据不完全统计,水ฝ禽大约每2~3年增加一种新疫病,表明新疫病的病原微生物和老疫病的病原微生物的变异株不断出现[5]。此次调查结果表明,禽流感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副粘病毒的感染是潜在的危险。特别是商品肉鸭,由于生长周期短,灭活疫苗免疫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是鸭病防控中的难点。

3)多病原的混合感染已是一个普遍现象,增加了疾病防控的难度,一些病毒病的流行导致了细菌病的继发感染,使病禽的发病死亡率大大提高。细菌病原普遍存在耐药性,也是疾病防控的难点。

4)免疫失败也是生产实际中存在的较普遍现象,其因素较多。根据相关资料介绍,病毒病原和某些免疫抑制疾病的感染是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5]。本次调查中发现部分雏鸭免疫鸭肝炎疫苗后发生鸭肝炎,说明可能有新的病毒出现。

5)此次调查结果表明,规模化养鸭疾病防控难点多,难度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在环境的控制、病原的快速检测、新型疫苗的研究等方面坚持不断创新,以保障养鸭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SSIF Y M. 禽病学[M]. 第十一版.苏敬良,高 福,索 勋,译.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于圣青,丁 铲, KISHIDA N,等. 新城疫病毒某水禽分离株经鸡体传代后由非致病型转变为速发型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3,25(1):59-64.

[3] 甘孟侯.全球禽流感的流行形势[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12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贵阳: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2004.1-4.

[4] 张大丙.鸭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14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扬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2008.26-29.

[5] 王永坤.水禽疫病防控制剂的探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14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扬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 2008.19-21 .

[6] 蒋丽香,苏文良,刘兴利,等.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对SPF鸡的致病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14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扬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2008.39-40.

[7] 区德庆,陈瑞爱,唐秀英,等.鸭疫里墨氏菌耐药检测及耐药谱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14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扬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2008.227-228.

[8] 殷 震,刘景华.动物病毒学[M]. 第二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9] 韩文瑜,何昭阳,刘玉斌. 病原细菌检验技术[M]. 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76-84,270-282.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