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朗读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
摘 要:语文教学中,要把朗读贯穿于实践,以读为本是语文课堂的精髓。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也是一种切实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为语文教学注入新鲜血液,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朗读;语文;课堂教学
一、尊重个性,轻松朗读
首先,在朗读过程中,不能以一种模式来要求学生,要根据学生的意愿,或指名读,或自由读,或同桌互读,或小组朗读,或集体齐读,喜欢哪句读哪句,喜欢哪段读哪段;其次,读完以后要集体评议,对读得好的学生加以肯定和鼓励,对读错的字音要及时纠正,对语言的轻重、感情的色彩强弱要加以指导,或低沉婉转或昂扬奔放,或唱吟做势✡,或以声传情。充分发挥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明确目标,指导朗读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出不同的目标,也就是朗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如,为读准字音、初知内容,一读课文为解决某一疑问,二读课文为寻求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归纳中心再读课文,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朗读去认识文章中的人物,了解文章中的事物,体会作者喜怒哀乐的思想感情,加深对语文内容的理解。
三、采用“导疑―讨论―释疑”的方法,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学贵有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疑问是思维动力和发现钥匙。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说明他们在积极的思考。
例如,我在教学《要下雨了》时,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说说他们想知道什么。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读了课文我想知道谁在喊要下雨了,它怎么知道要下雨了?”这时,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提问,而是告诉他们答案就ฑ在课文中。学生读读课文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后,再启发兴趣:“第二个问题,自读语文第一自然段即可解读,有什么困难请告诉老师和同学。”于是,学生又提出这样的问题:“天气很闷的‘闷’是什么意思?”“小白兔为什么要割草?”还有一个学生更有趣地提出:“兔子会伸腰吗?”我又让学生读第一段,分组讨论,选代表汇报,学生回答:“闷是气压低,人感到不好受。”“因为小白兔喜欢吃草,所以要割草。”第三个问题难一些,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伸腰是人的动作,兔子会伸腰,是作者把兔子当作人来写的,并且请一个学生上前做一做这个¡动作,从而解决了第三个问题。实践表明: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自己提出和通过讨论解决一个问题,比老师讲十个、百个更容易记忆。ห在教学中做到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充满着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李强.谈朗读教学[J].科学大众,2007(05).